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正确的拼音或字,打上“√”。(4分)
一艘
(shōu
sōu)
吓唬
(xià
xiá
)
龇牙
(zī
cī)
模样(mó
mú)
(饥
讥)
笑
诡
桅)木
(噔
瞪)眼
(馅
陷)饼
二、读拼音,写字词。(9分)
1.他轻轻地把纸条sī
suì(
),
xīn
jīng
d?n
zhàn(
)地ni?
tóu
(
)看了同桌一眼,心虚地说:“你再瞪眼,我也不怕!
2.浪花dòu
nòng
(
)着沙滩,
h?i
ōu
(
)在天空中飞翔,
yì
sōu(
)háng
chuan(
)在狂风sì(
)虐的海面上漂荡,所有的乘客都躲进了chuán
cāng(
)里。
三、汉字魔术师。(6分)
1.给下列字减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矛—( )( ) 钩—( )( ) 失—( )( )
2.给下列字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伍—( )( )
刺—( )( )
呕—( )( )
四、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4分)
1.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
(
)
2.这一天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
3.田忌输了,但他在语言和神情上都和平时一样,没有变化,非常镇静,一点儿都不着急。
(
)
4.孩子非常害怕以至于发抖了,站在横木上播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8分)
1.按要求写句子。(4分)
(1)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仿写含连续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都有语病,请依次改正。(4分)
①一个民族应该值得回顾的辉煌历史,②它会稳定和提升现在的现实生活。③人们通过对先人所经历的艰苦磨炼和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忆,来升华和照亮现在的生活。民族的生活和个人的生活一样,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经验财富。④这种经验财富,如果得到巧妙的运用,就会导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反,如果滥用或误用,就会导致空想、迷惑和失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4分)
1.《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大将________的门客__________帮助他赛马,胜________输________,赢了____________的故事。
2.《跳水》的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船长急中生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孩子转危为安。充分表现了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王嫣今年十三岁,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她的年龄。她的姐姐年满十五岁,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来形容她姐姐的年龄。
4.俗话说,三十____________,四十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25分)
(一)跳水(节选)(12分)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上是为了
。(1分)?
2.用“ ”画出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2分)?
?
? ?
3.文中画“ ”的句子用
来比喻
。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4.“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句子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
四十秒钟是很短的,为什么“大家觉得太长”?(2分)
?
? ?
?
? ?
5.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你认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3分)
?
? ?
?
? ?
(二)马陵之战(13分)
公元前341年,魏国举兵攻打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率兵前往救韩。魏惠王得知这一消息后,即派太子申、大将庞涓率兵10万阻击齐军。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了。
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田忌说:“魏军素以剽悍著称,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正好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田忌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
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撤,诱敌深入。庞涓在追赶齐军的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灶足够10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惴惴不安。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减去了一半,他又振作精神,命令士兵加速追赶。
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3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入,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地丢在路上,只留其中最大的一株,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部队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被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株剥了皮的大树上写有数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知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成全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于是,他手持佩剑,自刎而死。魏军失去主帅,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
1.下面哪一项是马陵之战的敌对双方?( )(2分)
A.孙膑、庞涓——太子申
B.田忌、孙膑——魏太子申、庞涓
C.庞涓、孙膑——齐威王
D.齐威王、庞涓——魏惠王
2.关于孙膑的思维过程,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减灶示弱——利用弱点——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B.减灶示弱——诱敌追赶——利用弱点——伺机伏击
C.利用弱点——诱敌追赶——减灶示弱——伺机伏击
D.利用弱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3.庞涓在追赶齐军时心里惴惴不安的原因是什么?( )(2分)
A.认为双方势均力敌。
B.认为对方足智多谋。
C.认为双方兵力悬殊。
D.己方已显疲态。
4.庞涓追敌过程中,随着所见灶量的变化,其心理的变化是: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性格特点。(3分)
5.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孙膑最有可能与下面哪个典故有关?( )(1分)
A.围魏救赵
B.赤壁之战
C.完璧归赵
D.四面楚歌
6.你认为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请根据短文内容简要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训练(30分)
同学们都爱看历险记,让我们一起编个探险故事吧。这个故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想象的,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和曲折的过程写具体。题目自拟,字数400以上。
参考答案:
一、1.sōu
xià
zī
mú
讥
桅
瞪
馅
二、1.撕碎
心惊胆战
扭头
2.逗弄
海鸥
一艘
航船
肆
船舱
三、1.予 给予 钓 钓鱼 夫 丈夫
2.示例:吾 吾辈 策 策划 鸥 海鸥
四、1.哭笑不得
2.风平浪静
3.不动声色
4.心惊胆战
五、1.(1)那没有赢的把握。
2.①在“应该”后加“有”。
②去掉“现实”。
③将“升华”和“照亮”对调。
④将“导致”改为“促进”。
六、1.田忌 孙膑 两场 一场 齐威王
2.俄 列夫?托尔斯泰 事情发展
逼着孩子向海里跳 沉着、机智、果断
3.豆蔻年华 及笄
4.而立 不惑
七、(一)1.取回帽子
2.句子: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突出孩子境况的危险,为后文的发展做铺垫。
3.炮弹 孩子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落水的速度快
4.表示语意的转折 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是,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所以,大家觉得时间太长。这种感觉,突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于孩子的担心和不安。
5.孩子跳入海中,水手们可以救他,还有一线生机。若是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船长是个机智、沉着、果断、勇敢的人。
(二)1.B 2.D 3.C
4.振作 骄傲 武断 5.A
6.示例:孙膑是一个智谋过人、心思缜密、深谋远虑的人。从
“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可以看出孙膑心思缜密,从“减灶示弱,诱敌追赶”可以看出孙膑智谋过人,深谋远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