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中考历史复习研讨会讲座课件(共53张PPT)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主要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体现,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它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统编教材对传统文化之要求——(明确“考什么”)
【安徽 2018 】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1)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撰写的《_____》,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2)“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毕昇发明的_____的称赞。
(3)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________》,对医药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农学 科技发明(印刷术) 医药学
示例(科技)
【安徽 2019 】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造纸术与传播
示例(科技)
1.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增强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文化认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主义。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国家对传统文化命题之相关要求
高考对中考的影响是明显的
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文科增大阅读量,注重考查传统文化部分,从改革内容来看,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以德
树人
核心价值
传统文化
以法治国
创新精神
1.民族认同
如人文初祖炎黄 民族交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2.爱国主义(家国天下→振兴中华)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武将不惜死”“精忠报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郑成功收复台湾……
“家国天下是一种情怀,是对家国和天下的认同。”
——许纪霖教授
统编教材强调民族认同与家国情怀
示例:(2017·安徽)11.走进遗迹,触摸历史,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l)中华民族同根同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_____。
(2)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凝聚了_____父子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智慧。
(2017·安徽)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捍卫领土和主权完整是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l)明末,_____收复台湾,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者,巩固了我国的东南海防。
(2)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公车上书”轰动全国,揭开了________运动的序幕。
中考凸显对民族认同与家国情怀的考查
二、安徽近七年来传统文化的命题特点
{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年份
专题
考点
分值
2013
文学
杜甫、苏轼、《红楼梦》
3
2014
医学
张仲景、华佗、李时珍
3
2015
民族认同、宗教、教育(儒家)
黄帝、玄奘、太学
5
2016
家国天下、农学、思想
家天下、《齐民要术》、百家争鸣、求同存异
12
2017
民族认同、工程、科技、制度创新
黄帝、都江堰、指南针、科举制
5
2018
思想、科技、民族交融
百家争鸣、《齐民要术》、活字印刷术、《本草纲目》、北魏孝文帝
6
2019
思想、科技
儒家、造纸术与传播
14
备注:原安徽历史与“民族英雄”相关联的内容考查未予统计。
近7年安徽中考对传统文化的考查一览表
{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年份
专题
考点
分值
2013
文学
杜甫、苏轼、《红楼梦》
3
2014
医学
张仲景、华佗、李时珍
3
2015
民族认同、宗教、教育(儒家)
黄帝、玄奘、太学
5
2016
家国天下、农学、思想
家天下、《齐民要术》、百家争鸣、求同存异
12
2017
民族认同、工程、科技、制度创新
黄帝、都江堰、指南针、科举制
5
2018
思想、科技、民族交融
百家争鸣、《齐民要术》、活字印刷术、《本草纲目》、北魏孝文帝
6
2019
思想、科技
儒家、造纸术与传播
14
从右列分值看,近年来,安徽历史中考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在着力加强。其中,2019年达到峰值。
近年来安徽中考传统文化专题命题特点
——考查在强化
{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年份
专题
考点
分值
2013
文学
杜甫、苏轼、《红楼梦》
3
2014
医学
张仲景、华佗、李时珍
3
2015
民族认同、宗教、教育(儒家)
黄帝、玄奘、太学
5
2016
家国天下、农学、思想
家天下、《齐民要术》、百家争鸣、求同存异
12
2017
民族认同、工程、科技、制度创新
黄帝、都江堰、指南针、科举制
5
2018
思想、科技、民族交融
百家争鸣、《齐民要术》、活字印刷术、《本草纲目》、北魏孝文帝
6
2019
思想、科技
儒家、造纸术与传播
14
考查视野开阔,涵盖思想、科技、文学、医学等诸多领域。
分值
近年来安徽中考传统文化专题命题特点
——视野不偏狭
{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年份
专题
考点
分值
2013
文学
杜甫、苏轼、《红楼梦》
3
2014
医学
张仲景、华佗、李时珍
3
2015
民族认同、宗教、教育(儒家)
黄帝、玄奘、太学
5
2016
家国天下、农学、思想
家天下、《齐民要术》、百家争鸣、求同存异
12
2017
民族认同、工程、科技、制度创新
黄帝、都江堰、指南针、科举制
5
2018
思想、科技、民族交融
百家争鸣、《齐民要术》、活字印刷术、《本草纲目》、北魏孝文帝
6
2019
思想、科技
儒家、造纸术与传播
14
重要专题会常考,如科技、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在常考,如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甚至存在隔年再考的现象,如“黄帝”、“百家争鸣”、科技著作之《齐民要术》。
分值
近年来安徽中考传统文化专题命题特点
——领域有侧重
{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年份
专题
考点
分值
2013
文学
杜甫、苏轼、《红楼梦》
3
2014
医学
张仲景、华佗、李时珍
3
2015
民族认同、宗教、教育(儒家)
黄帝、玄奘、太学
5
2016
家国天下、农学、思想
家天下、《齐民要术》、百家争鸣、求同存异
12
2017
民族认同、工程、科技、制度创新
黄帝、都江堰、指南针、科举制
5
2018
思想、科技、民族交融
百家争鸣、《齐民要术》、活字印刷术、《本草纲目》、北魏孝文帝
6
2019
思想、科技
儒家、造纸术与传播
14
考查点背后有隐性热点。
“中华一家亲”,但一些分裂势力忘宗弃祖
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普世价值(文化自信)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
近年来安徽中考传统文化专题命题特点
——联系有热点
{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年份
专题
考点
价值观
2013
文学
杜甫、苏轼、《红楼梦》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富有独特魅力)
2014
医学
张仲景、华佗、李时珍
2016
农学、思想
《齐民要术》、百家争鸣、求同存异
2019
思想
儒家
近年来安徽中考传统文化专题命题特点
——立意趋高远
{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年份
专题
考点
价值观
2015
民族认同
黄帝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民族认同感 中华文化中炎黄子孙浓浓的血脉亲情)
2017
民族认同
黄帝
2018
民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年份
专题
考点
价值观
2016
思想
百家争鸣、求同存异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伟大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2017
工程、制度创新
都江堰、科举制
2018
思想
百家争鸣
2019
思想
儒家
{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年份
专题
考点
价值观
2017
科技
指南针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灿烂(领先于世界,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
2018
科技
活字印刷术
2019
科技
造纸术
示例:(2017·安徽)11.走进遗迹,触摸历史,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l)中华民族同根同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_____。(踏上寻根之旅,感受同根同源)
(2)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凝聚了_____父子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智慧。 (拜水问道,体会道家精神——顺势而为,天人合一)
(2019·安徽)19.(3)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说明了什么?(4分)
近年来安徽中考传统文化专题命题特点
——无声润情怀
如生活情境:
(2017·安徽)11.走进遗迹,触摸历史,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l)中华民族同根同源,每年清明众多海外华侨踏上寻根之旅,共同祭拜人文初祖_____。
探寻历史遗迹
近年来安徽中考传统文化专题命题特点
——情境激思维
(2019·安徽)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读图4,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呈现地图,识图解图
如学习情境:
(2019·安徽)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2)从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个传播方向中
任选一个,提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读。
探究性 开放性
如学术情境:
思索:倘若组合列举题、辨析改错题全部退出安徽历史中考舞台,我们应如何应对传统文化的素养考查?
(设置什么题型?考查哪些素养?)
近年来安徽中考传统文化专题命题特点
——着力考素养
单项选择
材料解析
活动探究
单项选择(2019·安徽)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历史解释
前车之辙(安徽已考 示例)
材料解析(2016·安徽)
15.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材料二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孔子开办的私学与京师大学堂在教学内容上有什么不同?(4分)
史料实证(文字史料、机构图)
历史解释
前车之辙(安徽已考 示例)
活动与探究(2019·安徽)
19.读图4,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2)从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个传播方向中任选一个,
提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读。(5分)
时空观念(地图)
史料实证(地图、史实)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说明了什么?(4分) 家国情怀(含国际视野 大家国情怀)
前车之辙(安徽已考 示例)
汉字
(2019)1.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观察如图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D.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汉字、书法
(2017)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有( )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 ②历史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 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民族交融
(2015)1.(3分)山西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北方多民族交融的重要区域。以下历史事件与山西有关的是 (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北宋与辽的战和 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民族交融
(2019)3.(2分)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D.吐蕃、契丹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诗词里的历史
(文学)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民族交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2017)19.(15分)“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某班同学以“和谐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二 【赏析名画﹣﹣见证民族团结】
(2)如图名画分别反映出中央政府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了什么方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绘画里的历史
(艺术)
《步辇图》反映的是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史实,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的是和亲方式.《顺治会晤达赖图》反映的是顺治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的史实,在处理与西藏地区民族关系时采取的是册封的方式.元朝时,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理,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民族认同 传统节日
(2017)1.(2分)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历史解释
血缘关系与地域关系 节日与制度的关联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科技
(2018)1.(2分)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提取信息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科技
(2016)18.(10分)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四大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对比16~18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成就的不同特点。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四大发明 科技专著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思想
(2017)17.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立法治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
(1)材料一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韩非子的思想主张被秦始皇采纳,成为秦朝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志的理论武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思想
(2015)18.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体著作。“泛爱众,而亲(接近)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等,意蕴深刻。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概括材料二中孔子的思想主张。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在这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各学派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学、讲学,并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的共同问题是如何治理国家.
(2)从材料二中可以摘取到孔子的思想主张,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仁者爱人;二是为政以德;三是以礼治国;四是有教无类。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思想 “和”文化
(2017)4.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2015)2.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
A.唐朝的经济繁荣 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思想 “和”文化
(2018)16.(10分)正确处理民族、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和平稳定。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请在下面方框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并简述图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唐蕃会盟 宋辽澶渊之盟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思想 “和”文化
(2017)19.“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愿景。某班同学以“和谐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 【搜集名言﹣﹣汲取思想智慧】
(1)阅读同学们搜集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请你任选其中两位,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它山之石(开阔视野 以山西省近五年为例)
例:(2019)19.任务四【协和万邦﹣﹣推动文明互鉴】
(5)根据下面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以“河?和?合”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创设生活情境
简述选择理由
例:(2018)19.任务一【设计方案﹣﹣体会中国精神】
(1)下面是以“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两条游学线路,请你选择中一条,并简述理由。
线路一:山西大同云冈→陕西西安秦始皇陵→四川都江堰
线路二:广州虎门海滩→香港紫荆花广场→台湾赤嵌楼
结合史实 融入热点
河:大河哺育文明,如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中国创造了甲骨文、青铜器等。
和:和平交往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中外相关史实)。
纵跨横联 视野宏大
它山之石
——传统文化考查的创新探索
近五年安徽与山西传统文化专题考查比较反思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年份
皖
晋
2015
黄帝、玄奘、太学
和文化(民族交融、中外友好交往)
科技(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百家争鸣、孔子
2016
家天下、《齐民要术》、百家争鸣、求同存异
文学(唐诗)、教育(儒学)
科技(中西比较)
2017
黄帝、都江堰、指南针、科举制
传统节日(中秋)、书法
和文化(中外友好交往、汉藏民族团结)
思想(法家、名言与主张)
2018
百家争鸣、《齐民要术》、活字印刷术、《本草纲目》、北魏孝文帝
科技(青铜器)、唐诗、会盟(唐蕃、宋辽)
和文化(郑和下西洋)、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游学世界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9
儒家、造纸术与传播
汉字(甲骨文)、民族交融、弘扬传统文化和重温民族精神(历史遗址的历史价值)、“河?和?合”
侧重:思想、科技、民族认同与民族交融等 和文化、科技、思想等
题量更大 覆盖领域更广
均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创新力度更大 (角度、形式等)
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备考策略
汉字演变
书法
绘画(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徐渭、郑板桥)
雕塑(秦始皇陵兵马俑、石窟等世界文化遗产)
文学
戏曲
史学
思想
科技
建筑(都江堰、长城、灵渠、大运河、赵州桥、故宫)
宗教
艺术
青铜器、瓷器、陶器(如唐三彩)
数学
农学
医学
科技专著(《九章算术》《本草纲目》《梦溪笔谈》《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四大发明
(一)专题分类,细致梳理,构建知识体系
史学“两司马”比较
→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史家
朝代
名著
史实起止
史书地位
重要备注
司马迁
西汉
《史记》
黄帝→汉武帝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
战国→五代
最大的编年体通史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济南“二安”比较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词家
朝代
字号
词派
代表词作
名句搜集
李清照
两宋之交
易安居士
婉约
辛弃疾
南宋
幼安
豪放
梳理有方法 形式多元化(如表格式)
备注:战国时出现“百家争鸣”
背景(原因):
共同点:如何“治国理政”
→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思想家
时代
主要主张
思想与现实的相接
老子
春秋
顺应自然 对立与转化(辩证) 无为而治
孔子
春秋
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德治国 礼
墨子
春秋末战国初
“兼爱”“非攻” 选贤任能 节俭
孟子
战国
仁政 民贵君轻 得民心者得天下 反对不义战争
荀子
战国
礼治
庄子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韩非子
战国
以法治国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诸子思想比较表式(按统编教材整理)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李斯 程邈 钟繇
形式多元化(如线索式)
再如:构建思维导图
“发散思维、回忆再现式”
(略)
如:文学作品(诗词)里的历史信息
绘画作品里的历史信息
诸子思想在治国理政中的运用
工程、建筑里的世界文化遗产
石窟艺术里的佛教元素
……
→
梳理与思考相结合
识记是基础
理解很关键
运用是目的
“四大发明”的考查取舍——
(二)“西瓜”“芝麻”当有所取舍
火药——
唐末应用于军事
宋元广泛用于战争
南宋的突火枪
元朝的火铳
传播:
影响:14世纪传入欧洲后,
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
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
社会的变革。
药
神农(炎帝)尝百草的传说
东汉张仲景 “医圣”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伤寒杂病论》
“治未病”理论
东汉华佗 擅长针灸与外开手术 “麻沸散” “五禽戏”
唐代“药王”孙思邈 《千金方》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华国粹”之“中医”
拓展——
中医的魅力与神奇
抗疫里的民族精神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爱
情怀……
→
“四大徽班进京” 为乾隆祝寿
京剧鼻祖程长庚
京剧:徽调+昆曲+秦腔+京调+汉调……
生旦净末丑
唱念做打
“中华国粹”之“京剧”(国剧)
→
重点整理:楷书的创立者钟繇、书圣王羲之、“颜柳欧赵”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1、物质基础 2、尚美驱动
“中华国粹”之“书法”
如“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炎黄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大量增补“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与表述
(三)关注统编教材内容的新变化(更改与增补)
→
(2019·湖北恩施)14.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下列选项中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相似的是( )D
A.“兼爱”“非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2019·湖南益阳)2.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文
(四)放宽视界,洞悉各地创新中考的素养趋向
备考安徽,不仅仅放眼山西……(示例)
诸子思想与当代相接
(2019·山东泰安)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C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政”治国 D.依法治国
(2019·山东滨州)2.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如右表所示)。这表明( )C
A.孔子是春秋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B.孔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
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
(2019·湖北荆州)14.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在民族心理上,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见孝文帝改革( )C
A.实现了南北统一 B.提升了洛阳的地位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单项选择:尤其重视历史理解基础上的历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