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电阻 学案(知识梳理+典例追踪+高分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4.4.2 电阻 学案(知识梳理+典例追踪+高分探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2 09:48: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时 电 阻(二)
变阻器是指能改变__
大小的一种电学仪器。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是滑
动变阻器,利用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丝_
来改变电阻。
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流时,应把变阻器
联在电路中。
导电性能介于

之间的一种导电物质叫做半导体。半导体的电阻可在某一范围内随_
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可制成热敏电阻;半导体材料还可制成集成电路等。
导体在某种状态时,电阻突然
,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处于超导状态的物体叫做
体。
1、考查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和使用。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等。
2、滑动变阻器的实际应用,如判断灯的亮暗、电流大小的变化、油量的多少、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考法1 滑动变阻器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亮,应选择下列哪种接法(  )
M接A,N接B
B.M接A,N接D
C.M接C,N接B
D.M接C,N接D
[题组冲关]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材料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的
C.因为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任一因素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的
D.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考法2
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超导现象
(2021?河南三模)
(?http:?/??/?www.m?/?physics?/?report?/?detail?/?7b763f02-7f36-492e-bb46-0418b44c1df9"
\t
"_blank?)下列关于导体,半导体和超导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导体的导电性能非常好,可以用作白炽灯的灯丝
B.油罐车的尾部拖着的链条必须是导体
C.发光二极管的核心材料是半导体
D.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c-n-j-y
[题组冲关](2020秋?扎兰屯市期末)一款5G手机的折叠屏由柔性发光二极管制成,其中制成发光二极管的材料是  ;我国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  (均选填“绝缘体”、“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育名师】
1.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阻,是由于改变了(  )
A.导线的长度
B.导线的横截面积
C.导线的材料
D.导线的温度
2.如图所示,为一电阻箱结构示意图,下面关于此电阻箱接入电路电阻值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拔出铜塞a、b,接入电路电阻为7欧姆
B.只拔出铜塞c、d,接入电路电阻为7欧姆
C.要使接入电路电阻为7欧姆,只有拔出铜塞c、d才行
D.将铜塞a、b、c、d全拔出,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
3.(2020秋?福田区期末)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在电学实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除保护电路外,它还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下列试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多次测量,得出普遍规律
B.在“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C.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改变电压,便于多次测量,得出普遍规律
D.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便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4.(2020秋?黄埔区期末)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
A.
B.
C.
D.
5.(2019秋?白云区期末)判断一个电阻是否能等效替代另外两个串联的电阻,主要看(  )
A.电路中的电流是否相同
B.电路两端电压是否相等
C.在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否相同
D.在导体横截面积都相等时,导体的长度是否相同
6.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线 
 来改变电阻,从而 
 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滑动变阻器 能 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但不能表示 
 , 
 是一种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7.(2020秋?青县期末)我国家庭电路正常供电的电压为 
 V,如图甲所示,是收音机上用以调节音量的一种电位器,图乙为其说明书中的结构示意图。与滑动变阻器相比虽外形不同,但原理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导体的 
 来改变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了使滑动片P顺时针转动时音量增大(通过该元件的电流增大),应该将该元件的铜片B和铜片 
 接入电路。
8.康康进行“改变小灯泡的亮度”的实验时,他已连接好了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的正常发光电压为2.5V,请你接着完成下列步骤:
(1)电路中只缺少一根导线,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
(2)实验前,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当处于 
 状态,应将滑片P置于电阻 
 的位置;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灯泡两端电压是 
 ,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应将滑片P向 
 端移动(选填“左”或“右”);
(3)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小为 
 A.实验中小灯泡突然不亮了,但两表仍然有示数,原因是 
 。
9.(2020秋?嘉定区期末)某组同学在学习完串联电路的特点后,继续用图中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R1的阻值为10欧,R2分别为5欧、10欧、20欧、30欧和40欧的电阻。
(1)他们先将R1与5欧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观察到V1表无示数,V2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为了进一步检测出具体的故障,他们用另一个完好的10欧电阻替换R1,写出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的电表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
序号
R1(Ω)
R2(Ω)
V1表(V)
V2表(V)
1
10
5
4
2
2
10
10
3
3
3
10
20
2
4
4
10
30
1.5
4.5
5
10
40
1.2
4.8
(2)排除故障后,他们重新实验,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上表中。
①分析比较上表中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另一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
②分析比较上表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五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电阻不变, 
 。
10.某班同学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闭开关前应移动滑片P,使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闭合开关后,要想让灯更亮些,则应将滑片P向 
 移动
(2)若实验中电流不超过0.6A,请用笔画线将实物图连接起来。
(3)开始实验后,甲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的亮度都不发生变化,而且一直很暗,这可能是 
 ;乙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一直很亮,这可能是 
 ;丙同学缓慢移动滑片P时,看到灯忽亮又忽灭,这可能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时 电 阻(二)
变阻器是指能改变__电阻__大小的一种电学仪器。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是滑
动变阻器,利用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丝_长度_来改变电阻。
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流时,应把变阻器串
联在电路中。
导电性能介于金属
和绝缘体
之间的一种导电物质叫做半导体。半导体的电阻可在某一范围内随_温度
_的变化而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可制成热敏电阻;半导体材料还可制成集成电路等。
导体在某种状态时,电阻突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处于超导状态的物体叫做超导
体。
1、考查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和使用。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等。
2、滑动变阻器的实际应用,如判断灯的亮暗、电流大小的变化、油量的多少、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考法1 滑动变阻器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亮,应选择下列哪种接法(  )
A.M接A,N接B
B.M接A,N接D
C.M接C,N接B
D.M接C,N接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灯泡变亮,功率变大,根据P=I2R,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大,电阻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M应该接A或B,N接D。
故选:B。
[题组冲关]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材料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的
C.因为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任一因素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的
D.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的材料、横截面积、温度都不变,改变电阻大小的方法是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
故选:D。
考法2
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超导现象
(2021?河南三模)
(?http:?/??/?www.m?/?physics?/?report?/?detail?/?7b763f02-7f36-492e-bb46-0418b44c1df9"
\t
"_blank?)下列关于导体,半导体和超导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导体的导电性能非常好,可以用作白炽灯的灯丝
B.油罐车的尾部拖着的链条必须是导体
C.发光二极管的核心材料是半导体
D.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A、白炽灯发光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通电后白炽灯灯丝发热发光,由P=I2R可知,当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时,功率也为零,所以不会发光,故A错误;
B、在运输过程中油与罐体之间摩擦会带电,所以要借助于铁链把产生的静电导走,所以油罐车的尾部拖着的链条必须是导体,故B正确;
C、常用的各种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C正确;
D、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如金属导体,其内部存在的自由电荷就是自由电子,对于酸碱盐水溶液,其内部的自由电荷是一些正负离子,故D正确。
故选:A。
-1-c-n-j-y
[题组冲关](2020秋?扎兰屯市期末)一款5G手机的折叠屏由柔性发光二极管制成,其中制成发光二极管的材料是  ;我国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  (均选填“绝缘体”、“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
二极管是由硅和锗等材料制作成,而硅和锗是半导体材料,所以发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现象中石墨烯是超导体。
故答案为:半导体;超导体。教育名师】
1.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阻,是由于改变了(  )
A.导线的长度
B.导线的横截面积
C.导线的材料
D.导线的温度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时改变了电阻线的长度,而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没有改变。
故选:A。
2.如图所示,为一电阻箱结构示意图,下面关于此电阻箱接入电路电阻值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拔出铜塞a、b,接入电路电阻为7欧姆
B.只拔出铜塞c、d,接入电路电阻为7欧姆
C.要使接入电路电阻为7欧姆,只有拔出铜塞c、d才行
D.将铜塞a、b、c、d全拔出,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
【解答】解:A、只拔出铜塞a、b,即a、b两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接入电路,故接入电路电阻为3欧,故该选项错误;
B、只拔出铜塞c、d,即c、d两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接入电路,接入电路电阻为7欧,故该选项正确;
C、要使接入电路电阻为7欧姆,拔出铜塞c、d或同时拔出铜塞a、b、d也可以,故该选项错误;
D、将铜塞a、b、c、d全拔出,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即最大为10欧,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B。
3.(2020秋?福田区期末)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在电学实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除保护电路外,它还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下列试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多次测量,得出普遍规律
B.在“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C.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改变电压,便于多次测量,得出普遍规律
D.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便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解答】解:
A、在“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故A错误;
B、在“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测量不同情况下灯泡的电功率,得出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不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B错误;
C、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改变电压,便于多次测量,得出普遍规律,故C正确;
D、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其主要作用是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便于多次测量,得出普遍规律,故D错误。
故选:C。
4.(2020秋?黄埔区期末)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A正确;
B、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导线,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故B错误;
C、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被结成定值电阻,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故C错误;
D、向右移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故D错误;
故选:A。
5.(2019秋?白云区期末)判断一个电阻是否能等效替代另外两个串联的电阻,主要看(  )
A.电路中的电流是否相同
B.电路两端电压是否相等
C.在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否相同
D.在导体横截面积都相等时,导体的长度是否相同
【解答】解:
一个电阻要有效替代另外两个串联的电阻,在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时,必须使这一个电阻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与另外两个电阻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同,也就是产生的效果或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相同。
故选:C。
6.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线 
 来改变电阻,从而 
 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滑动变阻器 能 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但不能表示 
 , 
 是一种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都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滑动变阻器不能准确表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变阻箱能准确表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故答案为:长度;改变;能;阻值;变阻箱。
7.(2020秋?青县期末)我国家庭电路正常供电的电压为 
 V,如图甲所示,是收音机上用以调节音量的一种电位器,图乙为其说明书中的结构示意图。与滑动变阻器相比虽外形不同,但原理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导体的 
 来改变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了使滑动片P顺时针转动时音量增大(通过该元件的电流增大),应该将该元件的铜片B和铜片 
 接入电路。
【解答】解: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在图中,弧形电阻片R相当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其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其连入电路的电阻,要使滑片P顺时针转动时通过音量增大,即通过该元件的电流增大,就要使弧形电阻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长度减小,所以应该将B和C铜片接入电路。
故答案为:220;长度;C。
8.康康进行“改变小灯泡的亮度”的实验时,他已连接好了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的正常发光电压为2.5V,请你接着完成下列步骤:
(1)电路中只缺少一根导线,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
(2)实验前,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当处于 
 状态,应将滑片P置于电阻 
 的位置;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灯泡两端电压是 
 ,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应将滑片P向 
 端移动(选填“左”或“右”);
(3)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小为 
 A.实验中小灯泡突然不亮了,但两表仍然有示数,原因是 
 。
【解答】解:
(1)由图知,电压表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了灯泡右侧和开关右侧,所以不可能与灯泡并联,因此是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根据“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的要求,需要将滑动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连接灯泡的右接线柱。如下图所示;
(2)在实验前,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当处于断开状态;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即滑片处于最左端;
已知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示数为1.7V,故灯泡的电压是3V﹣1.7V=1.3V,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所以要使得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的电压应该变大,变阻器的电压应该变小,即变阻器的电阻变小,所以滑片应该向右移动;
(3)此时电流表选择的是小量程,所以分度值是0.02A,故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知,此时小灯泡的电流是0.2A;
实验中小灯泡突然不亮了,但两表仍然有示数,即此时电路中有电流,一定不是断路;此时电压表测量的变阻器的电压,即通过变阻器有电流,而灯泡不亮,即说明通过灯泡没有电流,故可能是
由于小灯泡短路造成的。
故答案为:(1)见上图;(2)断开;最左端;
1.3V;
右;(3)0.2;
小灯泡短路。
9.(2020秋?嘉定区期末)某组同学在学习完串联电路的特点后,继续用图中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R1的阻值为10欧,R2分别为5欧、10欧、20欧、30欧和40欧的电阻。
(1)他们先将R1与5欧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观察到V1表无示数,V2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为了进一步检测出具体的故障,他们用另一个完好的10欧电阻替换R1,写出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的电表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
序号
R1(Ω)
R2(Ω)
V1表(V)
V2表(V)
1
10
5
4
2
2
10
10
3
3
3
10
20
2
4
4
10
30
1.5
4.5
5
10
40
1.2
4.8
(2)排除故障后,他们重新实验,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上表中。
①分析比较上表中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另一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
②分析比较上表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五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电阻不变, 
 。
【解答】解:(1)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电压,更换R1前闭合开关S,观察到V1表无示数,V2表有示数,可能是R1短路或者是R2断路;更换R1后若两个电压表均有示数,则原故障为R1短路,若两个电压表示数情况不变,则原电路故障为R2断路;
(2)①表中定值电阻R1阻值保持不变,R2的阻值逐渐增大,电压表V1示数测R1的电压,
研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另一电阻值的变化关系,要控制电源电压不变和R1阻值不变,研究V1示数的变化随另一电阻即R2的变化关系,
故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中的第二列、第三列与第四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另一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
②原电路中,两电阻串联,R1的电阻保持不变,R2的电阻逐渐增大,电压表V1测R1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的电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纵向分析比较表一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五列的数据发现:电阻R1不变,R2逐渐增大,电压表V2示数即R2的电压逐渐增大,即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电阻不变,另一个电阻增大,则增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增大。
故答案为:(1)若两个电压表均有示数,则原故障为R1短路,若两个电压表示数情况不变,则原电路故障为R2断路;
(2)①第二列、第三列与第四列;②另一个电阻增大,则增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增大。
10.某班同学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闭开关前应移动滑片P,使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闭合开关后,要想让灯更亮些,则应将滑片P向 
 移动
(2)若实验中电流不超过0.6A,请用笔画线将实物图连接起来。
(3)开始实验后,甲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的亮度都不发生变化,而且一直很暗,这可能是 
 ;乙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一直很亮,这可能是 
 ;丙同学缓慢移动滑片P时,看到灯忽亮又忽灭,这可能是 
 。
【解答】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于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前滑片应该处于最大阻值处;据电路图可知,要想让灯更亮些,即有效阻值变小,所以滑片应该向左移动;
(2)按电流流向法连接实物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串联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开关回到电源的负极,且电流表选择小量程,如下图所示:
(3)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甲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的亮度都不发生变化,而且一直很暗,这可能是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导致的;乙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一直很亮,这可能是变阻器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导致的;丙同学缓慢移动滑片P时,看到灯忽亮又忽灭,这可能是变阻器滑片接触不良导致的。
故答案为:(1)最大;左;(2)见上面的分析;(3)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变阻器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变阻器滑片接触不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