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我国的地理差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我国的地理差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3-16 21:3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复习目标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 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明确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一、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首先,我们看看下列几幅图各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西北荒漠
江南水乡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C
A
B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那么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这四大地理区域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呢?
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是依据气候和地形的差异,同时兼顾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的不同来划分的。
我们仔细观察下面几组图片,思考、回答图片后面的问题。
A
B
C
区地方北
区地方南
区地北西
区地藏青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A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1、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2、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即季风因素的影响。
A
B
C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分布最接近?
0
界线B大致与多少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800
比较上面的几幅图片,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
A
B
C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界线C与图中哪两级阶梯的分界线基本吻合?
观察分析
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是如何确定的?
地理区域的内部具有 性,地理界线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 性。
相似
差异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秦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横亘在东部季风区的中部,
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冬季阻挡减弱了寒冷干燥的西北风
南下,夏季阻挡减弱了温暖湿润的东南方北上,对东部
季风区南北的气候产生了巨大影响。
观察下面所示红色分界线,说明其地理意义?
这些分界线大致都经过哪里?
一、气温
1、1月份0℃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降水
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三、气候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四、河流
6、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
7、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五、其他
8、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9、水田与旱田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封冻情况
年降水量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耕作制度
主要经济林木
传统运输方式
<0℃
>0℃
结冰
不结冰
<800毫米
>800毫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小麦、玉米
水稻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苹果、柿、枣
柑橘、柚、茶

马拉大车
比较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然差异 主要地形区
气候
河流
植被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流量大
流量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资源少
水资源丰富
秦岭---淮河一线
比较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度 耕地
类型
作物
熟制
主要
农作

传统运
输方式
传统民居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小麦、甜菜、
花生、棉花等
水稻、甘蔗、
油菜、棉花等
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陆路运输为主,
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屋顶坡度较小,
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
秦岭---淮河一线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什么?分析其形成原因,这样的自然特征会对本区的自然景观(河流、植被、地貌)、农业生产及城镇、交通线路的分布产生什么影响?


自然景观
农业生产
畜牧业基地
灌溉农业
城镇
公路铁路
择水而居
--呈点状或带状
择水而走
--沿绿洲河谷延伸
河流
植被
地貌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
新疆山麓绿洲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山岭
阻隔
远离
海洋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湖
由东向西变化
风蚀地貌
矿产:西气东输
旅游
西 北 地 区
高寒
雪山连绵
大河源头
高山草原荒漠广布
人口稀少藏族为主
自然风光
历史文化
民族风情
自然景观
居民特点
科研旅游
交通
农业生产
能源资源
以公路为主
太阳能
地热能
水能
高寒牧业
河谷农业
青藏地区
青藏铁路
收获园
提高综合能力,注意知识的衔接和联系
1、我国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关于此山脉的走向正确的叙述是( )
A 南北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东西走向 D 东西-西南走向
2、山东省位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
A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 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
C
A
B
4、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 )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柴达木盆地
5、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
A 自然环境 B 地理景观 C 居民主食 D人种和宗教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 )
A 秦岭——淮河线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 青藏高原边缘线 D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7、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分界线
B 黄河冬季不结冰
C 秦岭—淮河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D 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
B
D
D
C
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条件的差异
流量小
流量大
气候差异,即北方降水量比南方少,气温比南方低。
降水差异
>0℃
400-800毫米
800毫米以上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0℃
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就是把
丰富的水资源调往 和 。
3、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与我国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三纵四横”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你知道涉及哪四条大河? ,在调水的同时应着重关注的问题是 。
2、我国北方严重缺水,
主要原因是① . ② 。
西气东输工程
1、找出西气东输的起止点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2、西气东输工程跨越了哪几个大的地形区和哪几条大河?
3、西气东输的实施,将为东、西部地区带来什么好处?
拓展探究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
1、图中①是____自治区, 城市②是 。
2、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自然方面的难题有______、_____和生态脆弱。
3、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③_______ 和④ __________。
4、进藏列车采用全封闭设计,在行驶高原图中需要向车厢内填充
氧气,主要原因是 。
5、有关资料显示,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冻土层表现出冻土持续天
数缩短、最大冻土深度减小的现象,试分析原因 。
青藏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