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导学案(2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2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导学案(2课时,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5-11 16:21:57

文档简介

3131导学案
科目:
物理
班级:
八年级
学生姓名:
课题
6.2探究凸透镜成像(2)
学习课时
1
学习目标
1、
能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2、
能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3、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7页
第一、二、三、自然段,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并加强记忆
1、在凸透镜成像中,能呈现在屏上的像叫____像,不能呈现在屏幕上的像叫____像。
2、把蜡烛、

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和
中心在
上;
2、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


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
之间;
3、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


,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
2倍焦距;
4、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


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
2倍焦距;
5、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位置时,光屏
像。(
“能”或“不能”);
6、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


像。
独学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例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例2 蜡烛从离凸透镜距离为5f的地方向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凸透镜所成的像(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例3 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
例4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60厘米
B.4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
例5 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为10cm,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投影片距离镜头为4cm时,屏幕上将(
)
A.得到正立、缩小的像
   B.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C.得到一个小的光斑
     D.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
对学
组学
当堂检测
必做题: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2.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离放大镜稍远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离放大镜稍近些
3.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

A.始终是放大的
B.始终是缩小的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4.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

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B.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C.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D.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5.小强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20厘米
  
B.30厘米
  
C.40厘米
D.50厘米
二、选做题:
6.如图所示是某市初中毕业生物理实验考查时,四位同学组装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
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正措施:导学案
科目:
物理
班级:
八年级
学生姓名:
课题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1)
学习课时
1
学习目标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
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7页
第一、二、三、自然段,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在凸透镜成像中,能呈现在屏上的像叫____像,不能呈现在屏幕上的像叫____像。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你看到什么?
1、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2、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实验结果: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到(


)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看到(


)像。
独学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阅读教材7页至8页“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合作探究完成下列实验
(一)提出猜想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
可能猜想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制定实验计划
(1)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2)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
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
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
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位置,
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的位置,
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3、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三)、汇报实验结果。
物距与焦距关系物距u
(cm)像的性质(f=10cm)像距v
(cm)正倒大小虚实u>2f???U=2f2f>u>f????U=fU(五)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1、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
2、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对学
组学
对学
群学
当堂检测
必做题: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_______和______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实验时先固定______的位置,然后调整_______的位置,最后移动___________,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
2、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应满足:(

A、
小于2倍焦距;
B、
大于2倍焦距;
C、
等于焦距;
D、
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3、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

A、从小变大;
B、
从大变小;
C、不变;
D、
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
4、在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
B、
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
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
D、
凡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
二、选做题:
5、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A、在屏上只被接受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
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能得到物体下半部分的实像。
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