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石壕吏》杜甫
1.《石壕吏》中最能写出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的结果的诗句是:出入无完裙。
2.《石壕吏》中写出老妪被差吏抓走后,家人伤心哭泣的诗句是: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3.《石壕吏》中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差吏的粗暴蛮横和老妇人的凄楚可怜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4.《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句子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石壕吏》中最能体现当时兵役之苛酷、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诗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2.诗中写诗人无可奈何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诗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诗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5.诗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6.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句子(全诗的主旨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卖炭翁》白居易
1.诗中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诗中描绘卖炭翁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诗中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4.诗中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诗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
3.诗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4.诗中写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是: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送友人》李白
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句子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句子是: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句子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词人被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是直写词人孤寂的心境。
《卜算子·咏梅》陆游
1.词中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落寞凄清意境的句子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2.词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3.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北冥有鱼》《庄子·内篇·逍遥游》
1.文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2.庄周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作者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句子是: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虽有嘉肴》《礼记·学记》
1.文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出自《礼记·学记》中的句子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大道之行也》《礼记·礼运》
1.文中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句子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文中意思与之相近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用文中的话说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用文中的话说是: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5.“大同社会”实行各取所需。用文中的话说是: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6.“大同社会”安定和平。用文中的话说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7.“是谓大同”是全文的总括句。
《马说》韩愈
1.本文的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文的主旨(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3.具体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联想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