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1 20:10:54

文档简介

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
语文参考答案
1.C(A项,对材料
段中的“这”的指代对象判断失误,应是孔子言论而非《论语·季氏》。B项,强加因果
何礼制如果不能表达礼义,或所表
是解释“礼


身修习
C(A项,“阶段”应为“时
教目的和功能全错
体,相互为用,体现周
以歌功颂德方式”,而“在……社会化过程中”,是
失匡恶方式
养君子品德,“兴于诗”意为人的修养开始
闸述的内
①《诗》教、礼教概念的解释

教、礼教、乐教
③《诗》教、礼教、乐教的
和功能;④《诗》教、礼教、乐教互动文化现象及
关系;⑤儒家强调《诗》礼教化的原因

对即
①材料
讨论《诗》礼共生互动关系及《诗》礼教化传统。②材料二侧重探讨“乐诗”的教化作用(或“乐
是提高自我修养
我教育、提升自我成就的重要手段”等)。③材料三侧重探讨《诗》礼融合的内在机
(原文的意思不是把琴送给反复比较、挑选
是送给认为“它们是同样好的琴
第⑩①段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妄评两位演奏家演技的高低;②“传媒”对
波助澜;③
嫉恨两位演奏
着的演奏家。(每点1分
①惋惜双琴一毁一废;②
疯;③哀叹
人毁坏了美好事物而始终不自知。(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意对
B(依据文意。)
D(应为
宗命令停建小殿,用其材料为之营
征素褥布被
)太宗(因此)滋生不满(情绪),便停止叔玉的婚
倒自己所写的墓碑,魏征家就此衰敷了。(滋
分,句意1分
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弘:光大,弘扬。兹:这。简:挑选。每字1分,句意1分
正寝,太宗为
以后,赐给了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魏征的意愍。②皇帝要厚葬魏征
他的
仗器物太多,不合魏征的本意。(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C(错在“悔恨”和“愤懑不平”。)
的“马邑龙堆”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与颔联的“层城临汉苑”相呼应。③以乐景衬哀情,以热闹美」
春景反衬闺妇思念征
寞感伤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
重念蒙君实视遇
反覆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诗歌流派”属于文学意义上的,“人生态度”理想生存方
化意义上的,两者为递进
(“春潮
匕喻的修辞手法。“肝肺皆冰雪”意思是自己的心胸像冰
①去掉“为止
即使”改

)⑤将“受”改成“为”(或:“被”)(每处1分,仅指
序号未修改正确的不给分)
哀婉,情感上的哀婉惆怅等)③
智慧耐人寻味(或:又以它的寓意耐人寻味,又以它蕴含的哲理发
深省等)(每句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文参考答業湖南师大附中2020-20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时量
钟满分:150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


孔子教育儿子伯鱼时说:“不学《诗》,无以
不学礼,无以立。”(《论
季氏》)实际
是孔子依据西周以来《诗》与礼共生互动现象


的精辟概括与科
所谓“礼者,人之所履也”(《苟子
来源于俗,是俗规范化与制度化的产
物。其中
是礼的核心内容:“礼义也者
大端也。”(《礼记·礼
是因为,任
何礼制如果不能表达礼义,或所表达的礼义不合时宜,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故
自然是人的立身之本。而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毛诗序》)。故收
不仅是言情言志的诗歌文本,更是融歌辞演唱、音乐伴奏、舞蹈搬演为一体的艺术

种艺术
仪式化完美
代礼乐文明的具体体

数k之道,王化
序》)的文化经典
寺》,既是周代贵族子弟必学科目,也是
内容
西周自立国以来,一直十分重视《诗》教、礼教与乐教。乡校中主要以“六德”“六
艺”为教育学生的基本内容。所谓“六德”者,即知、仁、圣、义
养品德修
行”者,即孝、友、睦、姻、任、恤,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所谓“
酃乐、射、御、书、数,以学习文化知识。春秋后期
治《诗书《礼翼乐》易》《春秋
经”(《庄子·天运》),教授学生,即通过学习“六艺”来实现“六德”“六行”的教育目的
其所谓君子品德,与《周礼》
的,也是《诗》教
教学内容是分时段来进行的:“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
制》)而《诗》教、礼教与乐教
不同的目的
温柔敦厚
诗教也
博易良,乐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
诗》教是
柔敦厚而不愚蠢,乐教是
宽广善良而不过分,礼教是让人恭俭庄敬
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足见他非常关注《诗》礼互
文化现象
乐联系在一起。《诗》可颂可歌,是乐的重要内容,也是礼的组成
部分。周代举行重大礼仪活动,鼓瑟吹笙,颂《诗》奏乐。正如《礼记·乐记》所言:“乐由
不争。揖
治天下者
乐,三位一体,相互为用,体现周代礼乐文
孔子等人之所以强调《诗》礼教
因为《诗》是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又是礼的核
者合而为一,强调德教,注重个人修养
君子品行,倡导友好往来
子说
者,节也。君子无理不
不作。不能《诗
中尼燕居》)讲礼就是讲道
合理之事,君子不为。重要礼仪场所,如果不能赋《诗》言志,行礼就会
错;行礼无乐配合,就显得呆板无味
德浅薄,就显得虚伪
儒家所倡导
教化的思想,礼乐文明的精神,被后来的家风家训所继承,成为教子传家的法
(摘编自王锷
互动与诗礼传家》,有删改)
吾文试题(附中版)第1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