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1第一单元《哀江头》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1第一单元《哀江头》课件(1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1 20:5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们曾经学习过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有谁还记得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一生,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大好河山。杜诗风格“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他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其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甫的《哀江头》,来走进诗圣的世界。
杜 甫
哀 江 头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深沉真挚的家国情怀。
2.品味欣赏本篇独特的抒情方式、艺术手法。
3.体会本诗的炼字技巧。
问题导学
1.有人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两句有“令人断肠之笔”,请结合诗句分析。
2.“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
3.怎么理解“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这两句?
4.作者为何“欲往城南望城北”?
5.本诗最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6.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本文写在杜甫被叛军掳至长安时,触景伤怀而作。
一二句赏析: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思考:作者为何“吞声”、“潜行”?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注:(1)少陵野老,杜甫的自称。(2)曲江,为唐玄宗开元年间修建的屈曲湖池,当年宫殿楼阁连绵起伏,奇花异草四处,是皇室贵族和文人游览胜地。曲江曲,指曲江的隐曲角落之处。
【答案示例】:长安已被安史叛军占领,作者睹物伤怀,心中痛苦却不敢公然表露出来,只能“吞声哭”——压抑自己,不敢哭出声音;也不敢光明正大地行走,只能偷偷摸摸地“潜行”。
“吞声”“潜行”二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心中悲愤压抑、愁肠百结、有苦难言的无奈情感。
点拨精讲
1.有人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有“令人断肠之笔”,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案示例】“千门” 本言宫殿之繁华,而着一“锁”字,便把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冷落、物是人非构成鲜明对比,岸上柔柔细细的柳丝,水中青青新发的蒲草,本是美丽的景色,“为谁绿”三字使情感陡然一转,如今江山易主,它们却不知人世更替,究竟为谁而生,为谁而绿?此处以乐景衬哀情,借草木的繁盛来写朝代衰落,文句中大有使人肝肠寸断的笔力。
五六句赏析:“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这两句虚写,总述往日繁华。南苑即曲江之南的芙蓉苑,诗人回想起当年霓彩旗帜飘扬,御驾游苑时车驾豪华奢侈,珠光宝气映得花木也五光十色绚丽无比,苑中的花草树木朝气蓬勃,万物生辉的情景。作者写此,意在与上文的“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形成鲜明的比照。
点拨精讲
2.“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答案示例】这两句采用“运典”手法。用班婕妤不愿与君王同辇的典故,与杨贵妃形成比照。当年班婕妤不屑做的事,杨贵妃却自鸣得意地做了。暗讽唐明皇荒淫好色与杨贵妃骄纵得意,含蓄委婉地批评二人纵情声色误国,致使国家趋于衰亡。既增加诗词的文学性、趣味性,又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悲愤深沉、更加含蓄。
昭阳殿:汉代宫殿。汉成帝宠爱赵飞燕及其妹赵合德,与赵氏姐妹祸乱后宫,成帝无心朝政,身死国衰亡。
同辇:《汉书·外戚传》记载,“成帝尝游赏于后宫,尝欲与婕妤同辇,婕好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
译文:汉成帝刘骜(前51~前7)曾经有次欲游赏后宫,想同宠爱的班婕妤(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一同乘辇前往。班婕妤婉言谢绝说:观古代的图画,圣贤君王左右都是名臣;三代末主身边才有嬖女(受宠爱的女子)。如果妾与陛下同辇,岂不近似三代末主了吗?成帝认为她说得很好,依其言而停止了这种做法。
2.“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
返回
九到十二句赏析: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宫中女官才人们带着精美的弓箭,骑着有黄金为勒口的白马,翻身仰天射中云中比翼双飞的鸟儿,杨贵妃为之嫣然“一笑”。
这几句写出他们生活的奢靡,而“一笑”二字颇有言外之意。妃子“一笑”,颇有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其包含多少讽刺之意!
十三到十六句赏析: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那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的杨贵妃现在在哪呢?只落得个满身血污,魂魄随风游走,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而玄宗前往的剑阁是那么深远。离开的和留下的没有了彼此没有消息。
此处写马嵬坡之变、贵妃之死,玄宗幸蜀之场景,“明眸皓齿”采用借代,以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这一专有特征,代杨贵妃。
点拨精讲
3.“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第二部分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答案示例】(1)对比,以当年的欢乐繁华,与李杨两人悲惨的结局作对比。(2)通过对比,既有对往昔朝廷繁荣的怀念追忆,又有对李杨二人当年的荒淫骄纵的强烈批评。对比强烈,效果明显。既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又有对君王哀其不幸,讽其荒淫误国的伤悼。
点拨精讲
4.怎么理解“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这两句包含的情感?(6分)
【答案示例】(1)“江草“两句写人生总是有感情的,诗人触景伤怀,泪水夺眶而出,沾湿衣衫;而大自然是无情的,江草自青,江花自开,它们不管人世多少沧海桑田,朝代盛衰,未有终极。(2)此处以乐景衬哀情,以江花江草之无情,衬人之有情,更见国破家亡悲痛之深。
思考:最后两句:“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中,包谷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1)最后两句写天已黄昏,胡骑出动,扬起了满天灰尘,诗人要回城南时,忍不住眺望城北。(2)营造了污浊混乱、压抑恐怖的氛围,写作了作者当时恐惧、不知所措的心情及对叛军的愤恨,“望城北”作者眺望城北灵武(唐肃宗所在地),含蓄地表达盼望唐肃宗早日带官军回来,收复失地,消灭叛军情怀。(“望城北”一说诗人想回到城南住所,却因恐惧分不清方向反而走向了城北)
点拨精讲
6.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6分)
【答案示例】(1)“哀”是本诗诗眼(1分)(2)全诗都是围绕“哀”展开的(1分):前四句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萧条荒凉哀景(1分);中间十二句,写往昔春日曲江的繁华盛景及李杨二人的悲剧,是哀忆(1分);最后四句,感时伤乱,忧心如焚,写国破之哀思(1分)。(3)“哀”用词准确,写出了作者亡国破家之痛。(1分)
本诗最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以“千门” 言宫殿之繁华,着一“锁”字,把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冷落、物是人非构成鲜明对比,“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用班婕妤不愿与君王同辇的典故,与杨贵妃形成比照,另外以李杨二人当年的游南苑的欢乐繁华,与李杨两人悲惨的结局作对比。“细柳新蒲为谁绿”“江草江花岂终极”,以乐景衬哀情,以细柳新蒲、江花江草之无情,不知人世变迁、朝代盛衰,江草自青,细柳自碧,江花自开,反衬衬人之有情,更见国破家亡悲痛之深。
课堂小结
对比
以乐景衬哀情
当堂检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任选一题作答):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宋·郑思肖)
有怀长不释, 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 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 报国是何人?耻见干戈里, 荒城梅又春。
【注】(1)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南下占领苏州,时郑思肖正居于此处。德祐二年正月初一,作者感念时事,写了这两首诗。
(1)简析“暂”“只”两字在表达意方面的作用。
(2)尾联“荒城梅又春”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1)“暂”是“短暂、暂时”之意,是说元军占领苏州必不能长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不屑与轻蔑之情。(2)“只”为“仅”“只是”之意,表达作者终身只当宋朝之民,强调了诗人对宋朝忠贞、坚定的态度。
【答案示例】(1)作者借元军占领下的苏州城一片荒凉,梅树又开花,(2)以乐景衬哀情,以梅树不知朝代盛衰,梅花自开之无情,反衬衬人之有情,(3)表现了诗人空见时光流逝了一年,但是江山沦丧、国土收复毫无遥遥无期,国破家亡却无能为力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