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时 教 学 笔 记
第 十四 周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课题 小小音乐剧 内容 音乐剧表演 课型 综合
教学 目标 了解寓言故事即寓意,能用音乐要素准确表现。
聆听感受,交流体验中学会三段歌曲旋律,了解故事寓意。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的三段旋律。
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的三段旋律 难点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的三段旋律。 关键
教学 准备 教师 钢琴、多媒体资源
学生 教科书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一、自主感知(进入情境 产生兴趣) 5分
二、自主理解
(聆听体验 分析理解)
5分
三、自主探究
(参与聆听
自主探究)
15分
四、自主提升
(深入感悟
自主表现)
10分 1、入室
2、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导入
1、介绍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情节并分组。
3、欣赏、学唱剧中歌曲。
旋律一
旋律二
旋律三
声音表现故事
2、小结 师:播放乐曲片段。
生:伴随乐曲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让你们了解了哪些道理?
生:交流。
师:出示画面。这个故事的名字及主人公你知道吗?
生:交流。
师:总结,导入课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生:讲述故事。 →
师:出示图片。
生:分组讨论出正确的排序,并为它们划分出场次。分三场,分别是《放鱼归海》、《贪婪的老太婆》、《愤怒的大海》。 →
师:播放三段旋律。
生:聆听思考三段旋律分别放在剧情的哪个场次中合适,并交流。
师:总结后,范唱旋律一。
生:聆听学唱,注意音准。
师:播放范唱,提问:这段旋律适合放在哪一场中?
生:聆听思考并交流。(放在第一场中,表现小金鱼备忘诸侯的哀求)
师:出示旋律一和旋律二,提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生:交流。明确,旋律二是旋律一逇变奏,他们街拍相同,节奏和旋律相似。
师:强调小金鱼的回答唱段中,两个乐句的旋律区别。(八度大跳,突出了小金鱼的伤感和恐惧及苦苦哀求的心情)。
生:模唱旋律二,多练习几遍。 →
师:播放旋律三,提问这段旋律适合放在哪一场次中?情绪怎样?
生:交流,放在结尾,情绪有些激动、愤怒,大海被激怒了。(第二段的结尾,有些无奈的叹息)。
师:出示旋律三的曲谱。
生:学唱。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
师:将学生分场五组。
生:分组讨论练习五个场景。
表现故事。
1、序幕:老渔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静生活。演唱时注意速度不要太快,每个乐句结尾唱够节拍。
2、《放鱼归海》:老渔夫捉到鱼的惊喜及小金鱼的慌张、祈求心理。唱时速度要快些,可以设计齐唱和领唱。
3、《贪恋的老太婆》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快。 →
师:(德育)故事寓意,不要贪婪;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剧设计与表现。
教师课件补充讲述故事。
教师启发:还可以加上序幕和尾声,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丰富。
教师讲解序幕和尾声的作用:序幕,交代故事背景;尾声,让人回味、思考的作用。
八度大跳时气息下沉,声音位置统一。发自内心的唱出小金鱼的心情。
4、《愤怒的大海》:选择畜牧音乐,中速演唱。
5、尾声:两段歌词第一段愤怒的大海,强的力度,快的速度。第二段歌词,一切都恢复平静。速度稍慢,力度稍弱。
板书设计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课后 反思 优点:引导学生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及寓意,导入本课教学,兴趣高。学生交流体验中学会三段歌曲旋律,并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的三段旋律。
不足:部分学生不能有秩序参与活动。改进:正面、耐心引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