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
养价值高;电商推广,知名度提高,市场范围扩大;春节前
市场需求量大。(4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位于亚非欧金三角
地理位置优越
河、海港、铁路等
题(
分,在每小题
便利;土地租金较低;靠近欧洲、阿拉伯国家等,市场广阔;中埃合作建设,国家政
题目要求的。)
策支持
基础设施。(8分)
(2)该区域及周边石油资
油开采
油化学工业发
油装备
设备市场需求量大。(4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风沙危
暑、严寒等恶劣
折线图(3分
分,折线
2分)城镇
不断
)依木拉克特大桥所经地段属于流动性沙漠地貌,流动沙丘易掩埋线路,建设
(4分)
依木拉克特大桥使风沙从桥下
减少风沙对线路和列
的影响。(4分
琉镇化水
(3)促
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动经济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方
员出行,加强对外联系;完善
区铁
分
(2)有助于推动区域
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
务设施和住宅
动内需
供持续的动
(3)城镇化伴随着污染物的集中排放
也便于人们
染物进行集中处
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4分)
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多;低
地形
拔
季最
温较低;受北部山地的阻挡,冬季气温较高,有利于耙耙柑的生长。(6分
(2)冬季保温防寒,防止冻害;防水
耙耙柑腐烂;防病虫害与鸟
保鲜
高一地理答案
共2
理答案第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国家级海外经贸合作区,位于亚非
欧三大洲的金三角地带,距开罗120公里,距苏伊士城40公里,紧邻苏伊士运河,邻
埃及第三大海港因苏哈纳港,交通等市政设施完善(图7)。该园区坐落于苏伊士运河
经济特区,是埃及当前唯一完成全方位配套的、可以让企业直接入驻的工业园区,而且
入住企业享受投资成本核减50%的优惠政策。在合作区内制造的产品可以自由进入美
国、欧盟、非洲、土耳其、阿拉伯国家市场。截止2018年底有77家来自中国、埃及以
及世界各国的知名企业入驻合作区,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搭建了良好平台,吸引了中国
石油装备、机械制造等企业落户。
缆地中海3
量苏山大
家签苏伊士运河走廊
伊斯海
西奈半岛
埃新
身人面
中埃·泰达苏伊
士经贸合作区
哈纳
沙使
图7
(1)说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8分)
(2)说明中国人驻企业多以石油装备为主的主要原因。(4分)
高一地理第7页(共8页)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和若铁路(图8)连接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是我国西
部地区重要的区域路网干线,预计2022年建成通。线路全长825公里,其中约四分
之三的路段穿越塔克拉玛干流动性沙漠,沿线460余公里均为无人区。2020年9月15
日,和田至若羌铁路依木拉克特大桥主体贯通,为和若铁路铺轨工作莫定了基础。依木
拉克特大桥(图9)是唯一一座全沙漠地形施工桥梁,全长8.6公里。
和若铁路与格库铁路在若羌站交会形成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建成通车后将与在
建的格库铁路组成新疆第三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和田群众出疆路程将缩短1000多公
天
A州A年尔勒
心安
d我个小
ANN
图s
山地
河流
建成铁路
沙漢。聚落
例十依木拉克特大桥
在建铁路
图8
图9
(1)根据和若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特征,说出铁路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需要克服的
困难。(4分)
(2)分析部分路段采取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4分)
(3)简述和若铁路建成通车后对南疆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高一地理第8页(共8页)
试卷类型:A
高
地理
2021.5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集中指数反映了人口相对于土地分布的均匀程度,也反映人口分布状况。人口
集中指数为0-1之间,越趋向于1,说明人口分布集中的程度越高;越趋向于0,说明
人口越趋向于分散。表1示意黑龙江省汉族、朝鲜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分布集中指数
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年代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汉族
0.422
0.405
0.392
0.393
0.442
0.500
朝鲜族
0.622
0.608
0.598
0.610
0.622
0.6l7
其他少数民族0.560
0.504
0.4810.491
0.542
0.544
表1
1.朝鲜族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
A.集中到分散又趋于集中
B.趋于分散
C.分散到集中又趋于分散
D.趋于集中
2.导致出现上述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社会经济
C.国家政策
D.环境变迁
美国的“再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大量工业
性投资投向海外而国内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战略。“再工业化”将通过
不断吸收、运用高新技术成果,发展先进制造业,以重构实体经济。但美国的“再工业
化”发展战略面临着“实体经济”回归困难的窘迫。据此完成3~5题。
高一地理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