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_改革开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_改革开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16 23:3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一、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
为什么凤阳“地多不打粮”?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一、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
试一试: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责任、利益。
责任:保证国家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
年份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 110口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 115口 132300斤 800斤 200元
小岗村改革前后比较:
思考:以上数据说明小岗村改革效果如何
一、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
一、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一、小岗——农村改革的创举
二、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20多年前人们对青岛电冰箱厂的描述
从材料来看,青岛电冰箱厂当时是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
这种局面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要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当时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什么问题?
政企不分,企业没自主权
吃大锅饭,职工积极性不高
二、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1985年
国有企业的改革
(1)经营管理权
(2)分配制度
(3)所有制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改革的两个阶段:
二、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1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11年海尔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为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
二、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词
深圳—— “一夜崛起之城” 对外开放的窗口
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
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
70年代的香港
70年代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现在的香港
厦门
汕头
深圳
珠海
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
四 大 经 济 特 区
三、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
汕头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找一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想一想:我国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想一想:我国的对外开放过程有何特点?
长江三角洲
浦东
厦漳泉开放区
珠江三角洲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环渤海地区
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C
B
A
影响
内容
国家行使主权情况
背景
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开埠通商有什么区别?
小组讨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农村:
城市: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开 放
改 革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知识梳理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在不断发生变化。
南京的对外开放在深入……
从南京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
韩国LG南京分公司
德国西门子南京分公司
外资企业日渐增多……
1978年南京外贸进出口总额几乎为零,
2011年南京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
南京的城市建设在发展……
马路在拓宽,
地铁在兴建,
机场在美化……
改革开放前的夫子庙
现在的夫子庙
改革开放前的新街口
现在的新街口
夫子庙、新街口越来越繁华……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
粮票淡出人们的生活,食品丰富起来……
改革开放前买米需要有的粮票
现在的菜市场
现在的服饰
改革开放前的服饰
人们的服饰不再是单色调,重回斑斓多样……
改革开放前的常见男装
现在的男装
改革开放前女性的服装
现在的女装
简易的小瓦房变成了高楼大厦……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住房
人们现在的住房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住房
人们现在的住房
自行车发展为小轿车……
BB机换成了iphone……
未来的南京将会有更多的变化,
就请你们来创造和记录这些瞬间吧……
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
知识
巩固
史料
分析
畅想
天地
1、(2011·鸡西)“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2011·吉林)“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 )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3、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 ( )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92年  D. 2000年
C
B
D
知识巩固
(2011·长春)阅读下列材料: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摘编自《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哪一时期?
(2)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请写出它的重要举措。
(3)与材料中“开放”的城市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
史料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汕头、厦门、珠海
畅想天地
请你以一个改革开放者的身份收集身边农村或城市改革开放的资料,提出你认为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