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宋词引发的战争……
《题临安山水》
——[金]完颜亮
万里车书一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
立马吴山第一峰。
柳永
望 海 潮
解题
望海潮,词牌名 。
为柳永所创,大约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
这首词共117字,属于长调。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2、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3、风格比较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豪放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一苏轼《赤壁怀古》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一辛弃疾《破阵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辛弃疾《永遇乐》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オ下眉头,却上心头。一李清照《一剪梅》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秦观《鹊桥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李煜《虞美人》
婉约派
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柳永(约987—约1053)
字耆卿,原名三变,后改名为柳永,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因此也被称作“柳屯田”。
柳永通晓音律,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慢词的倡导者,婉约派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当时流传很广,被世人传为“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写作题材:都市生活、风光;男女两情;羁旅行役之苦。
一、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写下了《望海潮》这首词,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二、读——融情入词
二、悟 作品鉴赏
找出词中能够概括作者写作目的的一个字?
思考:
夸
自然景观
人民生活
历史传统
地理位置
市井面貌
小组活动:
①找出它们分别对应的是哪句词?
②结合注释说说你的理解?
③这首词呈现了杭州城怎样的特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不同方面
原文内容
地理位置
历史传统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人民生活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三、品——表现手法
夸
风景优美
生活安定、幸福
地势优越
经济繁荣
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点染”是诗词的表现手法,根据主题与艺术表现的需要,有的地方应予点明,有的地方则需要加以渲染。
“点”,就是将所要抒写的情感、旨意,一语点明;
“染”,就是渲染、侧面烘托,使所叙述的事物更具体、生动。
“点染”艺术鉴赏
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一气而下。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点)
(染)
例: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染)
(点)
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具体描述了钱塘一派怎样的景象?
知 识 讲 解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染
点
明了鲜明
具体生动
上阙:
东南形胜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江边的自然景观 )
三吴都会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城市的市井风貌—桥美,居雅,繁庶)
钱塘自古繁华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商业的繁荣、市民的殷富)
点(总写)
染(分述)
—秀美+壮丽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染
点
下阕:
1. “清嘉”
点
染
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西湖之美:桂子、荷花)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怡然自得、欢乐祥和、和谐诗意)
3.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官员情趣之高雅,政治之清明)
2.“好景”
本词中所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烟柳画桥、云树堤沙、珠玑罗绮、桂子荷花、羌管菱歌、乘醉听箫、吟赏烟霞)
小 结
词中有点,等于词中有眼,它点出全诗的主题,或定下全词的感情基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词中有染,有了景物对情感的渲染烘托,就会拓展词境,深化词心,使读者更加具体、形象的把握。点染结合,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在《望海潮》中点染写尽杭州繁华、富庶、安宁。被宋代评论家称之为“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除了点染,这首词在写景上还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铺叙也叫铺陈、铺排,是写作中常用的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叙述,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避免叙事的概念化、简单化。
例: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城市标语,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秦唐,盛世西安”等,请大家试着从诗中概括一下杭州的特点,并用对联或其他形式为其写一则城市标语。
四:练——文苑新秀
自然之盛景,
天下之盛世,
心中之胜地!
背诵《望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