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3 07:1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19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是?
1871年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1917年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十月革命的进程
■十月革命的意义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1.经济基础:
6
2
3
4
5
1
美35.8%
德15.7%
英14%
法6.4%
俄5.3%
其他
材料二: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在世界生产中所占比例。
与其他列强相比,20世纪初的俄国实力如何?
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发展相对落后。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
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十分贫苦。
穷人在施粥棚勉强果腹
上流社会豪华酒宴
农民←→统治阶级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在工业领域,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些企业甚至达到16—18小时。工资很少,一个月仅有6—19卢布,完全不够养家糊口。工人被剥夺了参加自己组织的权利,如果罢工将被关押2—8个月。
2.政治基础:
工人←→资本家、沙皇专制政府
保留沙皇专制制度,社会矛盾尖锐。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伤亡和被俘的人员超过了170万。1916年底,前线俄国装备困难,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1917年,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1500万人(近一半)被强迫入伍,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饥饿席卷全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3.社会条件:
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材料:
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还有,俄国的农民深受压迫,较容易结成工农联盟。
布尔什维克为俄文多数派之意,原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后来发生分裂,最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成为俄国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4.阶级、组织基础: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2.政治基础:保留沙皇专制制度,社会矛盾尖锐。
3.社会条件: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4.阶级、组织基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客观条件
主观
必然


1.经济基础: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发展相对落后。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阅读课本,说说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二月革命,
倒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事件,
抛幻想
十月革命,
现曙光
夺取政权: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1.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举行示威游行
(1917年3月,俄历二月)
结果: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罗曼诺夫王朝)
B.两个政权并存
(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材料:4月16日,列宁回到了彼得格勒……即刻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
和平过渡
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革命任务:
口号:
夺取政权途径:
将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3.七月事件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临时政府镇压群众和平示威游行
七月流血事件
材料: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出击遭到惨败。消息传回彼得格勒,50万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镇压,首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
结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克党抛弃和平过渡政权的幻想,决定武装起义。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4.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
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
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农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阅读课本,说说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政权?
巩固政权
(满足人民三大要求)
政治:
经济:
外交:
———掌握政权(最核心)
⑴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新政权
的建立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⑵选举成立新政府---人民委员会(实现人民民主)
———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颁布《土地法令》(消灭剥削:封建----国有)
———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
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一战
三、十月革命的意义
性质:
对俄国:
对世界: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B.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名称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领导者
指导纲领
革命任务
性质
结果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有什么不同?
自发斗争
布尔什维克
没有
《四月提纲》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两个政权并存(临时政府掌实权),并继续参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退出一战
小结
原因
客观
①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
②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为集中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一战激化矛盾并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
主观
有列宁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
维克党的领导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对俄国
对世界
《四月提纲》——指出下一阶段的革命任务
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七月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过程
意义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