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2 09:1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紫 藤 萝 瀑 布
宗 璞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学习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方法;
2、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3、理解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4、感悟作者悟得生命真谛后的精神振奋和豁达乐 观,从而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生活。
引入课文
同学们,大自然太神奇了,他创造了一年四季无与伦比的自然之美,于是我们的生活就多姿多彩了,我们的脑瓜也变得聪颖了!
请欣赏右边这一树紫藤萝,说说它给你的印象》
明体裁,识作者
体裁:写景散文(对象:一树盛开的紫藤萝)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活在清华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其写景散文,一向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贴物情,品味景物的内在精神。
作品: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积累几个字词
迸溅 挑逗 绽开 伫立 伶仃
忍俊不禁 盘虬卧龙 蜂围蝶阵
仙露琼浆 春红已谢
bèng
tiǎodòu
zhàn
zhù
líng dīng
jīn
qiú
qióng jiāng

朗读品析,感悟花之美花之韵
1、教师范读、听录音朗读、学生自读等多形式朗读,以感知内容。(读准字音,读出美感)
2、请同学们走进文本,细细品读描写紫藤萝的文字,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一边勾画一边旁批出你的评点,然后在全班交流。(评点可从方法、对象特点、词语、情感、思路条理、线索等角度来思考)
文章写紫藤萝的顺序是怎样的?
花瀑-----花穗-----花朵
品读写花瀑的文字,说说你的评点。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灿烂闪耀,可见花的茂盛、勃勃生机
“花瀑”的比喻和“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的夸张,均是写花形,写出了一树紫藤萝的非凡气势、繁茂、壮美、不可遏制的蓬勃的生命力,隐含着生命的绵延长远。
品析,感悟花之美花之韵 (花瀑)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几个动词,化静为动,兼用拟人修辞,写出了花的动态美,表现出花生长开放的快乐感和盎然生机。
品析,感悟花之美 (花瀑)
“大条幅”“迸溅的水花”分别比喻“一树紫藤萝花”、“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挑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儿的耀眼,表现了紫藤萝的靓丽可爱、晶莹剔透,极富动感,又富有情趣。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品析,感悟花之美花之韵 (花瀑)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句子运用拟人修辞,赋予花儿人的动作神态,以动态写花儿的静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一树紫藤萝开得繁密,开得热闹,他们要把生命全部绽放出美丽来,并且为之而快乐自豪。
品析,感悟花之美花之韵 (花穗)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句子描写细腻,有层次,可见作者观察精细,注意到了花儿细微的变化,并将此变化描绘了出来。虚实相生的写法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力。
品析,感悟花之美花之韵 (花朵)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比喻的修辞写花朵的形态美 。“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让人想象出花朵儿如船儿正扬帆起航,其张扬的生命张力毕现; “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的比喻, 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愉悦的心情。
品析,感悟花之美花之韵
这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给你怎样的感受?作者为何这样描写紫藤萝花?
绝美的、壮观的、繁盛的、气势非凡的;有着不可遏制的、旺盛的生命力;他们尽情绽放自己生命的美丽,享受生活的欢欣……
花儿有神韵,有精神。花似乎如人,人亦如花。花中有人,人中有花,花人合一。
深思,把握文章的主旨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花儿怎么会在作者心上流过呢?作者心情有变化了吗?为什么会有这变化?
这一树繁盛、蓬勃、壮美的紫藤萝融入了作者的心灵,让她感受到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更震撼了作者的灵魂,引发了她对人生、对生命全新的思考和感悟。
宁静和生的喜悦
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深思,把握文章的主旨
文中有一段插叙,回忆十多年前家门外那株紫藤萝花 。现实和回忆之间是如何衔接起来的?十多年前的花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回忆这内容?
用“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
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浅
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
笼罩着我”来过渡。
通感,将嗅觉的无形香气转化成视觉的有形色彩,具体表现花香带给作者的缥缈轻柔之感,愉悦之感;制造朦胧的奇妙的梦境,使后面的回忆也如同在梦中。
花也受了苦难,它的生命之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历尽劫难后又焕发生机了。 花荣花枯交结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兴衰;花开花谢连系着人生命运的浮沉。这就是作者感悟的基础,触发点。
深思,把握文章的主旨
作者于文中生发的感慨是什么? 如何理解?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生命的历程是曲折的,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个体生命
有限,但人类生命永恒),把个体生命融入到人类生命的长河中,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的生命就会再次盛开,你就会是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
小结
《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的美在于描写的细腻多姿和结构的玲珑精美。优美温婉的语言,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柔性的书卷气息与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巧妙展现人物命运的起伏和历史变迁。
作者从紫藤萝瀑布中寻得生命的意义,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紫藤萝瀑布,浪漫的色彩悄悄流泻,带着浅浅的芬芳,静静流向生命的永恒。
学习文章的写法
本文开头、结尾有何特点?作用是什么?
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学习文章的写法
本文作者写紫藤萝花 ,其实是要借紫藤萝花写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感悟。这种写法叫……
托物言志(寄意于物):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与“志”,“物”与“情”的内在联系。①“物”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与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②描写时,自己的志向(情感)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美文欣赏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留言:“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实践提升

请同学们课下选一“物”认真观察、思考,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注意“物”与你确定的“志”之间的联系,抓住能表现“志”的地方细腻、具体展开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