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2 09:2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唐诗三首》中的一首歌行体的古诗,作者唐朝诗人杜甫。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全诗先叙事:由茅屋为秋风所破写到“邻人相暴,对门相盗”的丑恶现实、长夜沾湿的苦痛。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穷困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更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而死,换来天下寒士风雨不动安稳如山的幸福生活的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二、说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
为此确定基本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回顾并复习所学过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本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2)品位语言,感知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通过反复吟咏,使学生在诵读中熟悉诗文,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杜甫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教学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三、说教法学法
1、诵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本课教学让学生自读疏通字词,读准节奏;分小组读,理解、交流,感知诗歌内容,感知诗歌情感。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因此,将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合作,积极地、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此,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在的主人,教学中让学生多讨论,多评论。。
一、 新课导入
出示对联,引出作者杜甫,并回顾所学过的杜甫的诗,导入新课。
【导入并回顾所学杜甫的诗目的是对过去所学的杜甫的诗歌进行梳理,又创造一个良好的诗歌学习的氛围。】
二、作者追踪
1、 学生介绍作者。
2、 教师补充介绍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作者追踪,先让学生介绍作者,后教师学生补充,既让学生对所学文学常识做个回顾,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
三、 解题,介绍“歌行体”。(介绍歌行体,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所学诗及其诗歌特点)
四、初读课文,小组为单位朗读诗。
1、扫清文字并全班交流。
2.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理解诗歌内容。
(既检查学生字词疏通情况,又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了解)
五、整体感知
(一)感知内容:a、借助注释、查阅资料、小组 翻译课文。
b、抓住情节入情节,试抓关键词拟写各段小标题。
(二)请同学翻译课文,教师同学补充。并板书标题。
六、分段赏析探究(分段讲解这首诗,让学生掌握诗的主旨思想,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A、研读赏析第一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是如何描写秋风的?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
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2、“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明确:“吹”字不能写出风的力度;换“掀”吧,似乎又表现不出茅草的动态。要想既写出风的迅猛,还又表现出茅草的动态的字, “卷”字更形象、更有力。
3、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后面还有“飞”—“洒” —“挂 ” —“飘转” —“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B、研读赏析第二诗节, 思考下面的问题
1、茅草被一群儿童抱走了,孩子们为什么要抱走茅草?
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2、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3、“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C、研读赏析第三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茅屋被吹破后,诗人最怕的是什么?
明确:下雨
3、 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
明确: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D、研读赏析第四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漫漫长夜,诗人在想些什么呢?
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明确:“忧国忧民”(板书)。
七、分析归纳并板书总结全文。 (再一次梳理,明确中心主旨)
八、拓宽延伸
1、谁能再说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
明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2、你还知道其他人的忧国忧民的名句吗?
明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九、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全诗 2、将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十、说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卷茅 惨 自己
477202547625
群童抢茅 悲
夜雨湿屋 哀
乞求广厦 愿 天下寒士
2447925510540关心民生 忧国忧民
关心民生 忧国忧民
3114675215265136207521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