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谏逐客书 课件(共3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谏逐客书 课件(共3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2 09:30: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11.1
谏逐客书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文言字词含义;分析段意、层意翻译全文、疏通文意。
2.分析文本结构及说理方法,学习作者说理的艺术。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抓住中心论点的提岀方式,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李斯的这篇奏书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运用铺陈、排比、比喻等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会顺情入机,动言中务,入情入理地发表意见,阐发主张。学习仁人志士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明确中心论点和主要论据。
难点:
积累文言文知识。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学,两个朴素的字眼,但也是永远道不完、言不尽的窎远苍穹。我们在广袤的大地上抬头仰望,蔚蓝的天空带我们穿梭到了另一个时空,一个文字堆砌的世界,一个宁静淡泊的世界。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经典名篇——《谏逐客书》。
二、写作背景
椐《史记》记载,秦王逐客是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費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大臣宗室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元前237年,秦始皇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岀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始皇不要逐客。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作者介绍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题目解说
谏——劝谏、劝告;逐——驱逐;客——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做官者的称呼;书——奏疏。
奏疏: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题意:李斯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举例论证客卿贡献,彰显“逐客”之过;
以秦王之所好类比,直击“逐客”之过;
对比分析,驳“逐客”之策;
归结全文:“逐客”危及国家安全。
六、全文分析
1、文中为何选择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襄王这四位君主来论证逐客的错误?
明确:
一是因为秦穆公等在秦国历史上都是政绩卓著,比较贤明的君主,是正面的例子,有影响力。二是因为这四位君主的成功都有任用了外来的人才这一因素。
2、文章第1段从写作角度看有什么特色?
明确:
(1)选材典型。在秦国历史上,任用客卿的君王并非只有这四位,而他们所任用的客卿也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八人,但是,穆公任用“五子”、孝公任用商鞅、惠王任用张仪、昭王任用范雎使得国富民强的事实,在秦国历史上却是极为典型的,最能论证论点。(2)用事高度概括。对所举四位君王任用客卿使秦国民富国强的史实没有进行铺张描绘,而是高度概括,笔墨极为简练。(3)行文整饬而又富于变化。本段叙述四位君王任用客卿的情形,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来行文的,即先写用客,后写用客的结果。因此本段自然形成四个极为分明的层次。但是,具体写每一位君王用客,重点又有所不同。写穆公重点在“求士”八句,用士结果两句;写孝公用客一句,结果八句。本段既有整齐的美感,又有活泼的丰姿,增强了全文的表达效果。
3、第2段运用的论据有什么好处?
明确:
(1)文章所列举的珍宝、美色、音乐,是秦王所喜爱的,具有心理接近性。(2)对于文章所列举之物,秦王常用,对其好处已有亲身感受,易于他由物及人去认识客卿的作用。(3)按逐客之理推之,秦王当弃其已用异国之宝,这对于秦王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而弃宝之论又确从逐客之逻辑所出,这就陷秦王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从而造成秦王不得不考虑收回逐客令的心理态势。
4、第3段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
本段主要论述了驱逐客卿有利于敌国而不利于秦国。先从正面说理,指出“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比喻强调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包举贤士,广罗人才下面继续设喻申述这个意思:“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才是本意。由于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显得很有力量。接着又深一层阐明此意:地不分东南西北,百姓不论来自哪一个诸侯国,这就是五帝、三王能够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此处以古证今,强调应该不分地域,广揽人才。本段不但运用了古今对比,还有敌我对比,并给出了两种做法的两种后果,以此说明逐客对敌国有利,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里,雄辩有力。
5、第3段运用理论进一步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有什么好处?
明确:
(1)通过“粟多”“人众”“士勇”之理,以泰山、河海两个比喻作陪衬,启迪秦王认识怎样才能“成其大”“就其深”,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进而使秦王反思逐客之过。(2)通过所讲之理,描绘五帝三王无敌天下的原因,和逐客造成的“资敌国”“业诸侯”“裹足不入秦”对比说理,拓宽了思考的视野,使秦王在阅读奏疏的过程中不断调节和改变心理意向,向有利于接受劝阻逐客建议的方向转变。
6、本文在逻辑关系上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化中的,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明确:
本文开头作者以“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两句话开宗明义,表明观点,起句便具有振聋发聩之效。本文最精彩的部分是论证过程,作者对事理的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从时间上看,文章由远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言及未来。文章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轻到重,步步推进:作者先论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和“强大”;接着论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危害,直指“统一天下”这个终极话题,使论说更加切中要害;再说“弃黔首”“却宾客”,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进一步论说逐客对秦国的危害;最后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说明逐客的命令不仅不能使秦国统一天下,而且会使秦国面临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上升到了国家存亡的高度。文章这种由轻到重、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使秦王难以接受,从而造成相反的结果。
七、中心思想
《谏逐客书》是一篇政论文,主要论述了逐客之过。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八、写作特点
1.善用比喻。
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增强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用“太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气势奔放,文采斐然。
作者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史实,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比、对偶,文气充畅,言调谐美,而且多用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文采。
九、补充资料?
合纵与连横
合纵: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抗秦,此法为苏秦所提倡;但因六国彼此利害不同,秦人又加以挑拨,合纵仅偶尔出现,随即瓦解。
连横:某几国跟从秦国进攻其他国家,这样一来,不但六国不能团结一致,而且可能造成彼此之间的内讧。此法为张仪所提倡。
十、总结全文
李斯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文中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用客卿而成大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又举了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重物轻人,继而从理论上说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最后指出驱逐客卿必导致秦之危,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呼应。
布置作业
《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王的奏章。有人把这篇文章称为“华夏千秋第一文”,也有人称它为“天下第一公文范本”。你怎样评论这篇文章呢?
课后训练
1.下列对句中加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藉寇兵而赍盗粮
兵:武器
②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举:攻克、占领
③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佳冶:娇美妖冶
④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过:过分
⑤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宝:珍宝
⑥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让:拒绝
⑦藉寇兵而赍盗粮
赍:付与、送给
①⑥
B.②⑦
C.③⑥
D.④⑤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
B.西蜀丹青不为采
C.昔缪公求士
D.东据成皋之险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和作品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前208),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早年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后被秦王嬴政任为客卿。
B.《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这里的“书”是书信的意思,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
C.“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句中,“黔首”指平民、老百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
D.五帝三王,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被称为“五帝”,而“三王”则指夏禹、商汤、周武王。
4.《谏逐客书》实质是一篇精彩的人才论著,其所阐述的“五湖四海用人才”思想,至今对领导干部仍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今天,我们同样重视人才,积极探寻培养人才新模式。如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北京、江苏、湖北等13个省市自治区招收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有人认为,这种制度能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成为各重点学府栽培的人才,同时,为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创造条件。请你针对此观点提出反驳观点及理由。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
2.D
3.B
4.【写作示例】
推荐制的“弊”端在于不公平,太过片面化,犹如一块田地中,只在肥力丰富的一处耕作,而荒凉处则放置不理。这也映射出“人情味”太浓的现象,体现了“推荐制”的不公平性!而且这种制度选出来的学生真的是各个重点中学的最顶尖学生吗?这些学生真的比其他学生都优秀吗?他们的入选是不是会影响一些偏才、怪才进入北大这个中国最高学府的机会呢?
解析:
1.④“过”,错误。⑤“宝”,珍视。
2.A项,“傅”同“附”,附着、加上。B项,“釆”同“彩”,彩饰。C项,“缪”同“穆”。
3.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
4.【写作指导】本题考查驳论。驳论是指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写作本题,要回答以下问题:“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否透明?是否能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标准是什么?这都会引起人们的担忧。期待北大能出台一套评价优秀学生的机制,让大家心服口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第五单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通过梳理文言字词含义;分析段意、层意翻译全文、疏通文意。
2.分析文本结构及说理方法,学习作者说理的艺术。
学习目标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楚国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走进作者
椐《史记》记载,秦王逐客是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費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大臣宗室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元前237年,秦始皇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岀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始皇不要逐客。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背景介绍
谏——劝谏、劝告;逐——驱逐;客——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做官者的称呼;书——奏疏。
奏疏: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题意:李斯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题目解说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1段,举例论证客卿贡献,彰显“逐客”之过;
第2段,以秦王之所好类比,直击“逐客”之过;
第3段,对比分析,驳“逐客”之策;
第4段,归结全文:“逐客”危及国家安全。
层次结构
文中为何选择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襄王这四位君主来论证逐客的错误?
一是因为秦穆公等在秦国历史上都是政绩卓著,比较贤明的君主,是正面的例子,有影响力。二是因为这四位君主的成功都有任用了外来的人才这一因素。
文本研究
文章第1段从写作角度看有什么特色?
(1)选材典型。在秦国历史上,任用客卿的君王并非只有这四位,而他们所任用的客卿也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八人,但是,穆公任用“五子”、孝公任用商鞅、惠王任用张仪、昭王任用范雎使得国富民强的事实,在秦国历史上却是极为典型的,最能论证论点。(2)用事高度概括。对所举四位君王任用客卿使秦国民富国强的史实没有进行铺张描绘,而是高度概括,笔墨极为简练。(3)行文整饬而又富于变化。本段叙述四位君王任用客卿的情形,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来行文的,即先写用客,后写用客的结果。因此本段自然形成四个极为分明的层次。但是,具体写每一位君王用客,重点又有所不同。写穆公重点在“求士”八句,用士结果两句;写孝公用客一句,结果八句。本段既有整齐的美感,又有活泼的丰姿,增强了全文的表达效果。
文本研究
第2段运用的论据有什么好处?
(1)文章所列举的珍宝、美色、音乐,是秦王所喜爱的,具有心理接近性。(2)对于文章所列举之物,秦王常用,对其好处已有亲身感受,易于他由物及人去认识客卿的作用。(3)按逐客之理推之,秦王当弃其已用异国之宝,这对于秦王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而弃宝之论又确从逐客之逻辑所出,这就陷秦王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从而造成秦王不得不考虑收回逐客令的心理态势。
文本研究
第3段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本段主要论述了驱逐客卿有利于敌国而不利于秦国。先从正面说理,指出“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比喻强调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包举贤士,广罗人才下面继续设喻申述这个意思:“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才是本意。由于连类设喻,运用排比,显得很有力量。接着又深一层阐明此意:地不分东南西北,百姓不论来自哪一个诸侯国,这就是五帝、三王能够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此处以古证今,强调应该不分地域,广揽人才。本段不但运用了古今对比,还有敌我对比,并给出了两种做法的两种后果,以此说明逐客对敌国有利,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里,雄辩有力。
文本研究
第3段运用理论进一步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有什么好处?
(1)通过“粟多”“人众”“士勇”之理,以泰山、河海两个比喻作陪衬,启迪秦王认识怎样才能“成其大”“就其深”,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进而使秦王反思逐客之过。(2)通过所讲之理,描绘五帝三王无敌天下的原因,和逐客造成的“资敌国”“业诸侯”“裹足不入秦”对比说理,拓宽了思考的视野,使秦王在阅读奏疏的过程中不断调节和改变心理意向,向有利于接受劝阻逐客建议的方向转变。
文本研究
本文在逻辑关系上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化中的,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本文开头作者以“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两句话开宗明义,表明观点,起句便具有振聋发聩之效。本文最精彩的部分是论证过程,作者对事理的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从时间上看,文章由远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言及未来。文章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轻到重,步步推进:作者先论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和“强大”;接着论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危害,直指“统一天下”这个终极话题,使论说更加切中要害;
文本研究
再说“弃黔首”“却宾客”,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进一步论说逐客对秦国的危害;最后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说明逐客的命令不仅不能使秦国统一天下,而且会使秦国面临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上升到了国家存亡的高度。文章这种由轻到重、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使秦王难以接受,从而造成相反的结果。
文本研究
《谏逐客书》是一篇政论文,主要论述了逐客之过。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中心思想
1.善用比喻。
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增强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用“太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行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艺术特色
2.气势奔放,文采斐然。
作者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史实,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比、对偶,文气充畅,言调谐美,而且多用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文采。
艺术特色
【通假字】
遂散六国之从(同“纵”)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同“纳”,接纳)
而陛下说之(同“悦”)
西蜀丹青不为采(同“彩”)
河海不择细流(同“释”,舍弃)
藉寇兵而赍盗粮(同“借”)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1.用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任用)
孝公用商鞅之法(采用)
百姓乐用(用命)
2.取
西取由余于戎(夺取)
退弹筝而取《昭》《虞》(采取,择取)
3.敌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抵挡、对抗)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敌对)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4.为
犀象之器不为玩好(作为)
江南金锡不为用(表被动)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担任)
5.以
窃以为过矣(与“为”连用,表“认为”)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因为)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用)
却宾客以业诸侯(连词,表顺承)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1.功施到今(古义:延续。今义:给予。)
2.今取人则不然(古义:不这样。今义:现多用于连词,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文所说的情况)
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西取由余于戎(从西方)
东得百里奚于宛(从东方)
蚕食诸侯(像蚕一样)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在国内;在国外)
2.名词作动词
包九夷(吞并、囊括)
使之西面事秦(面向;侍奉)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当作宝贝)
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3.使动用法
强公室(使……强大)
遂散六国之从(使……解散)
娱心意、说耳目者(使……欢乐;使……愉悦)
快意当前(使……愉快)
故能明其德(使……明显)
却宾客以业诸侯(使……成就霸业)
4.形容词作动词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看重;轻视)
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西取由余于戎(应为“西于戎取由余”)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应为“内自虚而外于诸侯树怨”)
2.判断句
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者……也”表判断)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也”表判断)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者也”表判断)
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3.定语后置句
并国二十(应为“并二十国”)
举地千里(应为“举千里地”)
4.省略句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以”后面省略宾语“之”)
5.被动句
江南金锡不为用(“为”表被动)
文言知识
B
1.下列选项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B.孝公用商鞅之法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C.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今逐客以资敌国
D.江南金锡不为用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解析: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A项,表转折,但是/表并列。C项,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用来。D项,表被动/动词,作为。
课堂练习
C
2.下列加粗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娱心意、说耳目者
A.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C.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
D.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
解析:例句与C项都是使动用法,意思分别为“使……娱乐”“使……愉快”。A项,形容词作动词,看重。B项均为名词作状语。D项,“说”同“悦”,意动用法,感到高兴。
课堂练习
3.《谏逐客书》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是为了(
)
A.批评秦王声色误国
B.宣扬秦国强大富足
C.美化秦王以增强其接受劝谏的可能性
D.阐发重物轻人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
解析:文本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之后发问“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接着进一步指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可见,这样安排是为了阐发重物轻人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
D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太山(即泰山)不立好恶(喜好和厌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韩非子·大体》)
乙: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4.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上两段文字。
5.《谏逐客书》中哪几句话与上面两段文字内容相似?解说其含意并分析其表达技巧。
课堂练习
4.答案:甲:泰山(对土石都能容纳)不存在喜爱和厌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小的支流不舍弃(都能包容),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浩瀚。
乙:海不拒绝任何水流,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博大;山不拒绝任何土石,所以能够成就它的高峻;贤明的君主不嫌弃百姓,所以能够聚集众多的臣民;读书人不厌倦学习,所以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解析:注意两段文字中“小助”“富”“众”“圣”的语境义。
课堂练习
5.答案:文中语句: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含意: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够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任何细小流水的汇入,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广;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拒绝前来归附的民众,所以能够显示他的德行。
表达技巧:这几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泰山、河海两个比喻是陪衬,“王者不却众庶”才是本意。这形象地表达了“君主只有胸襟博大开阔,才能包容贤士,广罗人才”这一道理。
解析:从《谏逐客书》中找到对应的语句,然后正确翻译。表达技巧从修辞手法角度来考虑,三句组成排比句式,用“太山”“河海”的“不让”“不择”衬托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由此劝谏秦王包容贤士,广罗人才。
课堂练习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