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改革开放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改革开放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17 12: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9课 改革开放
三塔集镇大塘中学
张金超
1、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讲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本课教学内容在中国现代史中起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学生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因此,改革开放这节课在中国现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说教材
2、教材重难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因为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因为八年级学生思想品德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没有学习,这些内容也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理论性也很强。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全部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70%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说教学目标
1、教法
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采用直观式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启发引导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主导作用,使每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2、学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之以渔,则受益无穷。”教学同样如此,我认为教是为了不教,在教知识的同时,是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在学中悟法,会中学法。因此,在学法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观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法与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视频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由歌曲设计问题的方式导入本课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拆分为四个小组),进行分组学习和探究。
第三还节:教师(或学生)总结
本课主要学习的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的情况。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车轮。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一条成功之路,必须长期坚持。邓小平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符合中国国情,是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
第四还节:板书设计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对内改革

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 内地(格局)
第五还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A.城市改革 B.农村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沿海地区开放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4、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 国有经济② 集体经济③ 个体经济④ 私营经济⑤ 中外合资企业⑥ 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第六还节: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1、回顾一下,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政策进行了几次调整?每次调整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2、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何根本区别?
(如果课堂上还有时间的话,这两个问题在课堂上完成,如果时间不允许,就作为作业完成)
设计意图:其中第一题的总结对比,让学生强化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需要的认识,而通过第二道题的总结对比,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七还节:视频播放
播放视频《改革开放30年经典瞬间》,增加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感性认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