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 某校七年级(1)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时,李涛同学说:“如果处在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皇帝的姓氏)。”李涛所指的“某朝代”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秦朝 D. 汉朝
2. 某同学利用下图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秦朝建立的郡县制 B. 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D. 西周建立的分封制
3.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认为“治安之本,唯在得人”,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魏征 D. 姚崇
4.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列说法与上述意思基本一致的是( )
A.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C.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 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6. 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是( )
A. 吕后 B. 窦太后 C. 武则天 D. 慈禧太后
7. 唐太宗、武则天都是历史上有所为的皇帝,两人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
A. 重用人才 B. “焚书坑儒” C. 合并州县 D. 开通大运河
8. “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9. 武则天曾下令,奖励能使所辖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州县官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 重视农业生产 B. 提倡节俭
C. 善于纳谏 D. 严惩贪官污吏
10. “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11.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歌主要描述了开元时期( )
A. 政治清明 B. 经济繁荣
C. 民族交融 D. 科举兴盛
12.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这段材料叙述了唐朝建立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结果 D. 影响
13. 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此,太宗( )
A.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14. 下列是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的对联,其中描写武则天的是( )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C.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D.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5. 下面材料共同说明唐朝( )
A. 割据的结果 B. 农业的发展
C. 衰落的过程 D. 兴盛的原因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贞观四年,天下丰收,流散在外的人都回到了家乡,每斗米不过三四钱,一年被判死刑的才二十九人。东面到大海,南面到五岭,治安好到外门不关。出外旅行可以不必携带干粮,在路上就可以得到需要的物品。
(1)“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措施。(至少写出两点)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所示的人物是谁?她的统治对唐朝有着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摘编自杜佑《通典》
(3)根据材料三,归纳开元年间繁荣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
参考答案
1. B 2. C 3. C 4. D 5. C 6. C 7. A 8. C 9. A 10. D 11. B 12. A 13. B 14. C 15. D
16. 答:(1)唐太宗。措施:减轻刑罚、重视人才、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等。(至少写出两点)
(2)武则天。影响: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物价低廉,商业繁荣,交通发达,社会安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