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毛虫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2小毛虫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2 16: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小毛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毛虫》一课,这篇课文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并不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做着自己的工作,终于它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通过毛虫的羽化,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惟有这样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为。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会非常喜欢小虫子。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会有较强的 学习积极性。 但如何将学生从研究文本延伸至体会课文寓意、 明白道理, 是值得深思的一点。我班学生以养成较好的预习习惯,对词语的理解已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同时具备一定地朗读基础,但如何准确把握角色心理读出语气,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点拨。同样学生的观察、想象、口语表达能力都有待在课堂训练中进一步强化。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3. 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4.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
5.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2.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当自己不如别人时,不要悲观失望,而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2. 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3.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朗读课文。
4.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一、看图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小朋友们,大自然是广阔而神奇的,今天老师想邀请大家到大自然去看看昆虫们,你们乐意吗?你们看,蜻蜓正美美地吮吸着花朵里的蜜汁,蜜蜂正嗡嗡地唱歌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螳螂和蟋蟀正在比赛跳高呢。老师这里有这样的几个句子,就是写这样的画面,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景象。(老师出示文段,学生读)。
问: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并读出感受) 理解“生机勃勃”。
再齐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是呀,在昆虫王国里长得最漂亮的,飞得最轻盈的要数美丽的蝴蝶了,你们知道吗,蝴蝶小时候可不是这个模样的,它小时候的名字叫小毛虫,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它有关的故事,一起把课题读一读《22.小毛虫》。(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请学生根据提示来读课文,听清楚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怎样的小毛虫变成了怎样富人蝴蝶?要求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来回答。(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读词语情况,如有不对师及时纠正。
3.指导写:“拙”。
4.问:怎样的小毛虫变成了怎样的蝴蝶?(学生说)
5.下面先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只小毛虫吧。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听好要求:用横线画出描写小毛虫可怜、笨拙的句子。
出示句子: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指名说从哪里看出它可怜?(生说,并读出可怜的语气)
师:是呀,它既不会飞,也不会跑,被人抛弃在一旁没人理,真是一只可怜的小毛虫啊。
问:那笨拙又表现在哪里呢?
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什么叫九牛二虎之力?(交流:指导理解“九牛二虎之力”)
“笨拙”是什么意思?(很笨,不灵巧),那你从哪里看出笨拙的小毛虫?
谁能把小毛虫笨拙的样子读出来。(指名读)
(生说,并练习朗读句子,个别读,男女读,齐读)
师:一片叶子到另一片叶子的距离并不远,可是对于笨拙的小毛虫来说,这个距离太远太远了,路程也太长太长了,就好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把可怜和笨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是呀,这条小毛虫既可怜又笨拙,可是小毛虫对自己不如别的昆虫时,又抱怎样的态度?又怎样做呢?
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2.师:你说它是什么态度?找出句子读。
尽管小毛虫——————,也不悲观失望。因为它懂得————
3.问:什么叫自己该做的事情?(师指导理解)
那我们小朋友们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好好学习) 小毛虫该做的事情是什么?(抽丝纺织)
4.它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它是怎么做的?(生说)
5.出示句子: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6.理解:竭尽全力是什么意思?
师带读:因为它懂得——————。所以它一条小毛虫该学会——————。小毛虫一刻也————。
此时此刻,你还觉得它是一条笨拙的小毛虫吗?(用书上的词语来说)
它是一条( )地工作的小毛虫。
8.尽管如此,它一点也不悲观(乐观),而是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这时候你想对小毛虫说些什么?(生说)
五、学习第五、六、七自然段。
1.它在茧屋里学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你要耐心等待,以后会明白的。”
2.怎样理解“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师指导理解)
师指导学生说:只要你努力、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你的付出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会成功的。
3.师:可不是,在付出艰辛和努力之后,小毛虫终于盼来了幸福的时刻。瞧(出示视频)朗读最后一段。
4.小朋友们,如果你是小毛虫,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你的心情会怎样呢?(生说,并读出高兴的语气)
5.让我妈跟随音乐感受一下小毛虫的心情吧,齐读。
6.小朋友们,学到这里,你们喜欢这只小毛虫吗?
7.练习说话:我喜欢小毛虫,因为小毛虫——————。(要求用老师板书的词语练习说话)
8.小朋友们,这片课文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特意为我们小朋友们而写的,以后我们可以多一些他的文章吧。
总结:这只小毛虫既可怜有笨拙,但它不悲观失望,它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变成了一只轻盈、灵巧、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们碰到一些事的时候,不要悲观失望,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一定能有所收获的。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22.
小毛虫
小毛虫 可怜 笨拙
↓ 抽丝纺织
蝴蝶 灵巧 轻盈 色彩斑斓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小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其中设计的亮点是用了图片和动画演示,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瞬间提起了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热情,通过多媒体画面和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另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根据重点词句复述故事的能力。
遗憾的是在本课教学中,我虽然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但是,朗读的面不够,指导有感情朗读还不到位,以后我会慢慢加强指导学生的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