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4-6节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4-6节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17 15: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4-6节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射灯射出的光柱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雨后的彩虹
A B C D
2、右图的手影表演的光学原理是( )
A. 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3、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橡皮泥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实像 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C.橡皮泥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D.把橡皮泥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会面镜
4、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图甲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
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下面乙图中的( )
5、小明用半圆形玻璃砖研究光的折射。她让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发现光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气中。图中哪幅图能正确反映实验时的光路( )
6、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
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小于10cm D.大于20cm
7、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8、在图中的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斜
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与折射的光线,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a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 B.bO可能是入射光线
C.cO可能是入射光线 D.Ob可能是反射光线
9、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m/s向S靠近
10、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
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
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太阳光穿过树林,形成光柱是光的 现象;雨过天晴,远处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
2、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3、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白纸呈____色,红字呈________色
4、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 。
6、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7、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
(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
传播;
(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刻度处的 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右图):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填序号)。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时,有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图题
1、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2、如图所示,大致画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
3、完成图中光路图.
(2) (3)
(4)在下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并完成光路
(5)己知点光源A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D
B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