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
2
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二)学习目标
1、概述美洲物种在欧洲和中国的传播,以及其他地区农作物和畜禽等在美洲传播情况,认识新航路开辟对物种传播的影响【来源:21cnj
y.co
m】
2、分析物种交流对世界各地人口、饮食、经贸、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2、概况: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地。21·cn·jy·com
(1)玉米的传播:
【欧洲】
①16世纪初,玉米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
②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广泛种植。
③到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中国】
明朝时期,由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版权所有:21教育】
鸦片战争前,种植已经遍布全国。
(2)马铃薯和甘薯:
①16世纪末,马铃薯开始在欧洲推广。
②马铃薯和甘薯也是在明朝时传入中国的。
(3)番茄的传播
【欧洲】
①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只是作为观赏植物
②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
③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中国】
明朝万历年间,由欧洲传教士引入中国,长期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
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为蔬菜在农场种植。
(4)辣椒的传播
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
②16世纪后期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传入美洲的欧亚作物有
粮食类:小麦,大麦,水稻;
水果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蔬菜类:黄瓜,甜瓜,豌豆;
经济类:甘蔗等。
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的影响最大。
(1)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后来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2)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2、传入美洲的欧亚畜禽:牛、驴、骡、马、猪、羊和鸡。
历史影响: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畜牧业、农业的发展。
3、咖啡与咖啡馆
(1)产地:咖啡原产于非洲
(2)传播:①先是传到阿拉伯半岛,再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
②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③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为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
(3)咖啡馆的出现: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法国等国相继出现,并推广到北美。2-1-c-n-j-y
(三)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水稻在北美的推广,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4、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美洲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中国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
三、课堂小结
INCLUDEPICTURE
"../加模板工具2017(1)/215LS4.TIF"
\
MERGEFORMAT
四、随堂练习
1、有学者统计,中国1685年人口约
(?http:?/??/?www.21cnjy.com?)为1亿,1767年约为2亿,1790年约为3亿,此间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来自新的作物从新大陆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新作物”最有可能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玉米和马铃薯
B.小麦和番茄
C.马铃薯和小麦
D.水稻和玉米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http:?/??/?www.21cnjy.com?)学可知,17-18世纪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玉米和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A项正确。小麦和水稻在中国古代已经种植,不是引进的新物种,番茄属于引进的新物种,但不是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故排除B、C、D三项。
2、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http:?/??/?www.21cnjy.com?)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黍,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
)21·世纪
教育网
A.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B.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C.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
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
(?http:?/??/?www.21cnjy.com?)“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说明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与美洲的经济交往,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大力引进”,故C项错误;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最早种植甘薯时间表,这说明当时我国(
)
地区
台湾
四川
云南
广西
湖北
河南
湖南
陕西
山东
河北
安徽
时间(年)
1717
1733
1735
1736
1740
1743
1746
1749
1752
1758
1768
A.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B.甘薯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C.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D.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A
【解析】从最早种植甘薯的地区看出,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应隶属于(
)21cnjy.com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西班牙
【答案】D
【解析】麦哲伦代表西班牙开辟了环球航线,途径菲律宾,并建立了殖民地,故选D项。
5、16世纪伊始,随着新
(?http:?/??/?www.21cnjy.com?)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
【答案】A
【解析】小麦、水稻、牛、马都不是美洲原有产物,故A项正确。玉米、马铃薯原产地都是美洲,故B、C、D三项错误。www.21-cn-jy.com
6、新航路开辟后,一些美洲作物由西班牙
(?http:?/??/?www.21cnjy.com?)人带回欧洲,传遍世界;许多旧大陆的物种,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
B.殖民活动客观推动文明交流
C.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
D.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的影响
【答案】B
【解析】当时西班牙人、欧洲移
(?http:?/??/?www.21cnjy.com?)民属于殖民者,而美洲作物传入欧洲,其他地区的物种传入美洲属于物种交流,是文明交流的一个方面,故选B项。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雏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故A项错误;C项“繁荣”说法错误,排除;D项“不受地域的影响”说法错误,排除。
7、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2·1·c·n·j·y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B.物种的全球大交流
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
D.生育观念有所变化
【答案】B
【解析】1500年左右进行
(?http:?/??/?www.21cnjy.com?)的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人种和物种的交流,材料中1700年之后人口的增长主要是新航路开辟之后引起的物种交流,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是17-18世纪,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也与新航路开辟导致的物种交流有关,但不是人口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显然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农政全书》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此广种。”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作用是(
)21
cnjy
com
A.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B.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
C.出现专业化生产区域
D.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
【答案】B
【解析】材料意思是说,种了甘薯之后
(?http:?/??/?www.21cnjy.com?),当地人就有了半年的口粮,渐渐在民间推广。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作用是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生产的商品化,也没有说到专业化生产,甘薯主要是口粮,不能算是经济作物,故排除A、C、D三项。
9、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影响是(
)
A.使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C.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
D.扩大耕地面积植被遭破坏
【答案】D
【解析】中央集权与引进推广高产作物无
(?http:?/??/?www.21cnjy.com?)关,排除A项;高产作物与是否丰收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并未出现资本主义经济,故排除C项;推广高产作物,过度的垦荒造田,会造成环境破坏,故选D项。21教育网
10、“明代引进玉米、甘薯……
(?http:?/??/?www.21cnjy.com?)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
)www-2-1-cnjy-com
A.错误,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
B.正确,因为符合全球史观
C.错误,因为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
D.正确,因为符合社会史观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灾荒只
(?http:?/??/?www.21cnjy.com?)是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因素,属于偶然性的因素,其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统治。故材料的观点是错误的,夸大了偶然因素的影响,故选C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记载了风梨、马铃薯、木薯等农作物品种,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
A.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洲际之间农业物种的交流
C.美洲传统社会遭到巨大破坏
D.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
【答案】B
【详解】马铃薯、凤梨、木薯等农
(?http:?/??/?www.21cnjy.com?)作物原本产于美洲,而在17世纪欧洲的书中出现,说明洲际间的物种进行了交流,这一现象是源于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商业革命,B项正确;材料表达的是商品种类的增多,不是贸易中心的转移,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新航路开辟对美洲社会的破坏,C项错误;材料仅仅说到由于新航路开辟引发的洲际间物种的交流,没有涉及欧洲资本原始积累,D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18世纪初,原产自非洲的咖啡传入美洲。据此可知(
)21cnjy.com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B.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C.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D.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欧洲、美洲、
(?http:?/??/?www.21cnjy.com?)中国、非洲的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使得不同洲际之间的物种实现了多向交流,并没有哪洲在物种交换中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实现的是物种交流,并未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故C项错误;题干说明新航路开辟实现了生物上的物种交流,并未涉及理性化,故D项错误。21·cn·jy·com
3、玉米和马铃薯传人欧洲后,最初
(?http:?/??/?www.21cnjy.com?)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作为观赏植物;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这表明当时(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B.欧洲人追求闲情舒适的田园生活
C.物种传播改变了欧洲经济作物种植
D.物种传入丰富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答案】D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玉米和马铃薯传到
(?http:?/??/?www.21cnjy.com?)欧洲以后,改变了欧洲人的食物结构,故选D;材料并不是强调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而是强调农作物在欧洲的传播对欧洲饮食结构的影响,排除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都是粮食作物,而不是经济作物,排除C。21
cnjy
com
4、旧大陆禽畜的传入和繁衍极大地
(?http:?/??/?www.21cnjy.com?)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农业的发展。但也有人认为旧大陆禽畜的传入破坏了美洲的植被,损害了生态环境。这些看法反映了(
)
A.物种交流的影响的复杂性
B.不同阶级的看法不同
C.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艰难性
D.人们看待问题的片面性
【答案】A
【详解】材料中的看法反映了旧大陆禽畜传入美洲后的多元影响,体现了物种交流的影响的复杂性,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
(?http:?/??/?www.21cnjy.com?)、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先后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据此可知(
)
A.缓和了明清人口增长压力
B.改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
C.精耕细作进一步走向成熟
D.对外开放加速明清经济发展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稳定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人口激增,因此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但是由于玉米和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极大的解决了人口饥饿问题,缓解了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压力,A选项符合题意。明清时期我国农业结构仍然以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为主,B选项排除。精耕细作表现在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建、作物品种的改善等方面,仅从高产作物的引进并不能说明精耕细作走向成熟,C选项排除。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是海禁和闭关锁国,D选项排除。
6、来自异域的糖和咖啡、荼、巧克
(?http:?/??/?www.21cnjy.com?)力一起,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糖从贵族生活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传播到欧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促进了世界的文化交流
D.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
【答案】D
【详解】材料“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
(?http:?/??/?www.21cnjy.com?)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传播到欧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体现的是蔗糖的传播发展对人口流动、经济形态和殖民扩张的影响,说明蔗糖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仅是材料的一部分,A选项排除;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仅是材料的一部分,B选项排除;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无法体现对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的影响,C选项排除。21
cnjy
com
7、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
(?http:?/??/?www.21cnjy.com?)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迅速崛起。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B.使欧洲的物价大幅下降
C.使西欧国家完成社会转型
D.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意大利半岛
(?http:?/??/?www.21cnjy.com?)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可知,材料内容反映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这是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的表现,D项正确;使英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是通过工业革命,而不是新航路开辟,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输入黄金白银,导致金银贬值,物价上涨,而不是物价下降,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物价下降相关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的商业革命,没有体现欧洲国家完成转型,并且表述过于绝对,C项错误。
8、地理大发现之后,新旧大陆间粮
(?http:?/??/?www.21cnjy.com?)食作物的互相传播,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和白银的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材料反映(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资本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C.农业变革推动了早期的全球化
D.新航路开辟改变了经济结构
【答案】C
【详解】“地理大发现”和“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
(?http:?/??/?www.21cnjy.com?)市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早期的全球化,而材料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故选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A错误;B项“资本”不是材料主旨,且资本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主次地位没有体现,排除;D项中“新航路开辟”不是材料主旨,且“经济结构”的相关内容也没有直接涉及,排除。
9、新航路开辟后,从亚洲输入欧洲的香料比
(?http:?/??/?www.21cnjy.com?)开通前“扩大了三十倍”,还有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上流通,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物种交流(
)【来源:21cnj
y.co
m】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B.削弱了土耳其的实力
C.推动了工业革命爆发
D.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
【答案】A
【详解】“从亚洲输入欧洲的香
(?http:?/??/?www.21cnjy.com?)料比开通前‘扩大了三十倍’,还有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上流通”是因为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A项正确;材料与土耳其无关,排除B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时间上与材料“新航路开辟后”不符,排除C项;物种交流与欧洲社会转型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
10、十六世纪中期,葡萄牙学者巴洛斯在中国所
(?http:?/??/?www.21cnjy.com?)著的《亚洲史》中,画出了一般航海家所不了解的海岸和中国内部地图,这些都取自于中国地理书籍。由此可知(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葡萄牙人已能绘制出完整的世界地图
C.葡萄牙是人侵中国最早的西方国家
D.葡萄牙人开辟了欧洲通往东方的航线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
(?http:?/??/?www.21cnjy.com?)开辟时期,葡萄牙学者把中国地舆书中录下的中国插入自己绘制的地图中并带回欧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A正确;16世纪中期是新航路开辟早期,无法体现绘制出完整的世界地图,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最早”,而且与侵略无关,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2·1·c·n·j·y
11、有学者在评论15、16世纪
(?http:?/??/?www.21cnjy.com?)的欧洲菜肴时,称其“完全消失在调料(以胡椒、桂皮、豆蔻花为主的香料)里了,食物本身已经无足轻重,它成了稀奇古怪的调料的附庸”。这说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欧亚贸易的拓展影响欧洲人的口味
B.美洲的开发改变了欧洲的饮食风尚
C.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D.新航路开辟使民众消费观转向奢侈
【答案】A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15
(?http:?/??/?www.21cnjy.com?)、16世纪亚洲的特产香料被引入到欧洲的餐桌上,这主要和新航路开辟有关,A正确;材料与美洲开发无关,B排除;价格革命的典型表现是金银贬值,物价上涨,C排除;不能从调料的变化推出民众生活消费观的变化,D排除。故选A。
12、18世纪以前,欧洲人的食物主
(?http:?/??/?www.21cnjy.com?)要来源于谷物的供应,而此后土豆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物体系,而日益成为了餐桌上的新主食。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美洲地区的开发
B.香料用品的大量输入
C.商业革命的发展
D.民众生活的不断提升
【答案】C
【详解】土豆本原产于美洲,而
(?http:?/??/?www.21cnjy.com?)成为欧洲的主要食物,说明这是世界联系加强的结果,也就是商业革命发展的结果。故答案为C项。A项,美洲的开发不等于欧洲食物的变化,排除;B项,香料与土豆没有直接的关系,且香料来自亚洲,而土豆来自美洲,排除;D项,土豆与谷物是食物品种的变化,不能说明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21教育网
13、明朝中后期,世界新航路开辟,带动了物
(?http:?/??/?www.21cnjy.com?)种的交流。先后传入中国的美洲独有物种除土豆、辣椒等之外,还有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刺激了当时中国(
)
A.生产工具迅速革新
B.农业商品化发展
C.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D.朝贡体制的终结
【答案】B
【详解】农业商品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http:?/??/?www.21cnjy.com?),通过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土豆、辣椒、玉米和马铃薯等高产作物都是经济作物,它们的引进刺激了它们走向市场,促进农业商品化发展,故答案为B。材料没有体现生产工具的革新,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和朝贡体制,排除CD。www.21-cn-jy.com
14、18世纪以前,英国人习惯用自家的小
(?http:?/??/?www.21cnjy.com?)园子供养自己。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的饮食水平随着工资水平变化,工资较高的工人,特别是家里每个人都能挣点钱的那些工人,吃得较好;在工资最低的工人中,土豆成了唯一的食物。材料意在说明当时英国(
)
A.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
B.工业革命摧毁了小农经济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饮食结构
D.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8世纪以
(?http:?/??/?www.21cnjy.com?)前英国人的食物主要是自给自足的,19世纪中期则依据工资水平来决定所吃食物,食物需要使用工资来购买,这说明当时英国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小农经济被摧毁;C选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于16世纪前后,不是产生18世纪后这一变化的原因;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1-c-n-j-y
15、《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少数无
(?http:?/??/?www.21cnjy.com?)关紧要的例外,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中间来回移植。”材料表明(
)
A.地理大发现开启了物种间的流动
B.1500年以来,动植物的迁移趋缓
C.近代以来,全球生态平衡被打破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物种的交流
【答案】D
【详解】1500年前物种交
(?http:?/??/?www.21cnjy.com?)流缓慢,1500年后出现跨越地球的物种移植,充分肯定了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故年后出现跨越地球的物种移植,充分肯定了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故D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所反映的是物种的交流,并没有反映出对全球生态平衡的影响,故C项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
(?http:?/??/?www.21cnjy.com?)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甜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骡、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21·世纪
教育网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
(?http:?/??/?www.21cnjy.com?)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1)
特点:①种类多:粮食类、果蔬类、经济作物类、畜禽类;
②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
③以食物为主:粮食类、果蔬类、经济类、水果类、畜禽类。
④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
(?http:?/??/?www.21cnjy.com?)张;中国人地矛盾突出;高产且不拘土壤与地形。影响:积极: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食品资源,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提高了抗饥荒能力,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消极: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水土流失www-2-1-cnjy-com
【详解】
(1)特点:依据材料一“原产于美洲的粮
(?http:?/??/?www.21cnjy.com?)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等信息从种类多、范围广、以食物为主以及双向交流等归纳回答。
(2)原因:依据材料二“明代开始,有许多
(?http:?/??/?www.21cnjy.com?)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扩张;依据材料二“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可知中国人地矛盾突出;依据材料二“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可知高产且不拘土壤与地形。影响:依据材料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分析回答,积极的角度依据材料二“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等信息和所学从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食品资源、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提高了抗饥荒能力以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等回答。消极视角依据材料二“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的信息可知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程标准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美洲物种的外传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美洲物种的外传
时间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途径
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
概况
玉米
欧洲
中国
明
清
16世纪初
观赏
16世纪中
粮食、饲料
(南欧)
17世纪
粮食作物
(欧洲各国)
三条途径
种植区域
西北、西南、东南
丘陵到平原
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遍布全国
在香港TVB电视剧《寻秦记》第二集中,古天乐饰演的项少龙在一对老夫妇家借宿一晚,临行前人家送他一包地瓜用以充饥
万历二十一年陈振龙从菲律宾引种番薯到福州长乐县
万历十年陈益从越南引种番薯至广东东莞
番茄
欧洲
中国
明
清
16世纪初
观赏
18世纪中
食用
18世纪末
欧洲培育新品种回传美洲
万历年间,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引入
光绪年间,作为食用蔬菜种植
“狼桃变美味”的故事
1521
年西班牙殖民者在特诺赫蒂兰(今新墨西哥城)残忍杀害了
25
万阿兹特克人,彻底灭亡了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他们将黄金与财富搬运至欧洲的同时,也将番茄、辣椒等作物带回了欧洲。因为番茄颜色艳美,人们将它作为庭院中的珍异观赏植物,较少食用;又因其极易腐烂,加之其叶片和茎部具有浓烈的特殊气味,早期番茄被人们认为是有毒食物,一度被称为“狼桃”。
到了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禁不住诱惑,决心冒死尝一尝这“狼桃”果的滋味。他勇敢地吃下一口之后,感到酸甜可口,但想到人们的警告,仍不免心惊肉跳,于是,他穿好衣服躺在床上等死。时间在焦虑、恐惧中慢慢过去,12小时后,这位冒险的画家仍好好地活着,而且食欲大增,从此他忍不住经常吃起“狼桃”来,而这位画家不畏牺牲、勇敢尝试西红柿的趣话也在各地传播开来。
——据刘小方《可怖狼桃与洋柿子》等整理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美洲物种的外传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时间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途径
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
概况
玉米、甘薯、番茄、辣椒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农作物:
粮食:小麦、大麦、水稻;
水果: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蔬菜:黄瓜、豌豆;
经济作物:甘蔗、咖啡等;
影响最大的是小麦和水稻;
(2)禽兽:鸡、牛驴马、猪羊等。
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后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
阅读教材P10,谈谈你对咖啡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形成特有的咖啡文化的认识。
①改变了欧美等地的社会生活;
②不同肤色的人们在咖啡馆休闲聊天,咖啡馆成了社会的重要场所,形成了各地特有的咖啡文化。
③一粒粒咖啡豆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丰富,还有“合同一家”的世界文化融合。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美洲物种的外传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时间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途径
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
概况
玉米、甘薯、番茄、辣椒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统计
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底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渡过荒年。爱尔兰成立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
增加食物种类;改变人们饮食习惯
表4.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对照表
明洪武26年
0.70亿
明万历28年
1.97亿
清康熙39年
1.50亿
清乾隆59年
3.10亿
清道光20年
4.10亿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饮食生活发生变化。美洲的可可,印度和马鲁古的香料、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阿拉伯人的咖啡,以及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大米、白糖等都是大量贸易的重要商品,都出现在欧洲的餐桌上。欧洲人第一次接触咖啡时,称这种诱人的饮料为“阿拉伯酒”。1615年,咖啡由埃塞俄比亚传到威尼斯,1643年传入巴黎,1650年传入英国,1686年传入荷兰。168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订购
7.5~
8万磅咖啡,1695年增加到
30
~40万磅。
——摘编自朱基福《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
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
——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在北美地区,水稻仅有3%供本地消费,其余全都用于出口。玉米、番薯的上市贸易,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起到了平抑粮价的作用。
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期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漠化现象凸显。
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美洲物种的外传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时间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途径
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
概况
玉米、甘薯、番茄、辣椒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①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②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③推进了当地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发展
④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①范围具有全球性;
②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
③欧洲具有主导性;
④内容具有丰富性;
⑤时间具有长期性;
⑥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
⑦影响具有深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