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5《宇宙深处》PPT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0.5《宇宙深处》PPT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3-17 18:3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沪粤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实现飞天梦
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
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
亚里士多德
地心说
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
 哥白尼  
日心说
  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人类最先了解的是与地球并称为“九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由“九大行星”、卫星、彗星以及其他星际物质,构成了太阳系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 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
1608年,荷兰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明了望远镜。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里略亲自动手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不断改进,用来观察天体,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金星月相、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发现了茫茫银河由无数个恒星所组成。
银河系
太阳黑子
1718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通过观测和分析,首次指出恒星不动的概念是错误的。
1783年,另一位科学家赫歇尔通过对所观测到的大量恒星运动的统计分析,发现太阳以大约每秒20千米的速度朝着织女星方向运动。太阳空间运动的发现彻底动摇了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固定不动的观念。
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对银河系内天体分布的分析,确认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处于相对说来比较靠近银河系边缘的地方。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毫无特殊地位可言的普通恒星,地球更谈不到了。
20世纪初,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2.5米天文望远镜。
1923年10月6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利用这台望远镜拍摄了仙女星云的照片,推算出仙女星云的距离为225万光年,远远超出银河系范围。
仙女星云m31
请大家现在就我们的知道的天体按大小排下顺序: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太阳
地球
月亮
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
在天文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光年(l.y.)——光在一年在真空中所经过的路程;
(一个天文单位)AU——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光年约是天文单位的1014倍。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在不断的完善着,在这其中起着及其重要作用是的观测工具的改进和更新,以及人类在宇航技术方面的努力,它们把人类了解的空间不断的向外延伸。如我们熟知的在宇宙空间工作的哈勃望远镜,它不断的向地面传输空间照片,对人类了解浩瀚的宇宙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美国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等三位航天员,乘坐“阿波罗11号”,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号”,从地球以外的地方来认识宇宙,探索它的奥秘。
世界人们努力的探索
我国人们努力的探索
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5年11月26日,发射“返回型遥感卫星1号”,并于三天后回收成功;
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得发射;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
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中绕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遨游115.5小时,并在蒙古胜利着落。
M101星系
半人马座中的一个星系
银河系DNA星云
奇妙的星系
那么如此美丽的星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观测,并通过分析得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大爆炸后的样子
现象:星球发出的光谱红移
推出:各个星球的距离都在相互远离
进一步得到验证的观测现象:宇宙背景辐射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