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基础是10以内的减法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问题。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学生要借助数位顺序图来画一画,帮助理解算理。整十数减一位数学生计算起来没有太大的困难。在学习两位减一位数时也要要借助数位顺序图来画一画,引导学生说说算理。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所以这几节课的常规各累要加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练习。
2.学生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两位数一位数,具有整十数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10以内减法的基础,部分学生基础较好的,能将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过来算出得数。本节课重点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先学习整十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借助画图学生计算起来没有太大的困难。而学习两位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还不熟练的学生来说困难较大。所以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说算理,把思维的过程外显记录下来。
建立的具体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过程,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用算式记录自己的计算的思考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会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并写出竖式,通过渗透竖式,相同数位对齐,凸显数位的概念。
3.培养初步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积累 1.口算
45+30= 5+3= 5+34= 45-3=
30+18= 89-7=
2.回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学习过程。
(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今天我们将用这样的方法来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学生口算选择几题说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尝试进行知识的类迁移。
核心推进
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1. 如果把45-3改写成45-9 你会算吗?动手试试看。
画一画:
在数位图中画一画。(教师指导学生画图)
写一写:
在练习本上写下来,想一想有哪些方法?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
交流:
写好后与同桌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呈现方法。
说一说:
你能看懂这些方法吗?相互说一说。
2.沟通数位图、横式、竖式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横式、数位图和竖式虽然形式不同,但计算的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算15-9=6,再算30+6=36的。
3.练习。
3.分组练习
42-7= 61-4=
50-6= 90-8=
4.比较今天所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补充课题)
5.简算:45-9=16
45-10=35
35+1=36
(1)提问:你能看懂这种方法吗?怎么算的?和同桌说说怎么算的。
(2)为什么要加上“1”?
58-9怎么算?
49-8怎么算?
4.灵活选择练习。
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学生记录自己的方法,预设:
10-9=1
1+35=36(破十减)
45-5=40
40-4=36(平十减)
15-9=6
6+30=36
……
同桌互相说几种方法是怎样算的。
先画图,再写计算过程
学生用算式表达计算的过程。
同桌互相说说不同的地方。
可以左右两边同学互相说说。
学生独立完成这组练习。
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探索,在交流中相互丰富自己的认识。通过交互反馈,教师质疑,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总结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用算式写出计算的过程,使学生对算理理解的思维外显。
把问题直接放下去,让学生感受计算的方法结构,便于以后学习其他的计算。
进行数位顺序图、横式和竖式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学生对于退位的算理的理解。
提炼概念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在这里可以做一个渗透,在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时就可以让学生直接总结提炼了!
尽可能做到简算与笔算之间的融合。为以后的四算融合做基础。
拓展延伸 1.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反
思
与
重
建
没有教师的创造精神,就没有师生的生命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