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至第5节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至第5节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17 18:4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知识单元测试
班级 学号 姓名
选择题
1.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3.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5.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
6.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7.在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射灯射出的光柱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雨后的彩虹
A B C D
8.在小明一篇关于“嫦娥计划”的作文中,他设想了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活动:“夜晚,宇航员李明用手电筒照亮了月球上一块空地;宇航员张华随着音响播放的乐曲声在空地上翩翩起舞”.关于这两个设想,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
A.第一个设想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个设想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个设想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个设想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9.如图是丽水市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的庆元后坑木拱廊桥,其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漫反射
10.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0:21 B.21:10 C.10:51 D.12:01
11.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
12.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 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
13.合理用“光”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但用光不当也会造成污染,下列属于正常用光会带来光污染的是(  )
A.在南极考察戴墨镜 B.低矮房内,墙壁涂成白色以减轻压抑感
C.城市高大建筑物大量安装镀膜玻璃 D.黑板用磨砂玻璃做成,教室墙壁涂成黄绿色
14.在一些狭小的商店内墙上多挂几面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  )
A.平面镜能成放大的像 B.平面镜能使光产生折射
C.平面镜能使进入商店内的光线更多一些 D.平面镜能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2倍
15.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1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挖隧道用“激光准直”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日偏食(在地球上看到太阳表面部分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小连庄的长廊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7. 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km
19.“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2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
二、填空题(42分,每空1.5分)
2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在空气光速比声速 (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米/秒. 光在 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光年是 的单位。
22.当你在湖边树下闲庭散步的时候,在享受生活的同是否注意到了以下几种现象:①水中的鱼;②中午树阴下的亮斑;③岸边树在水中的倒影;④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⑤在水中也能看到天上的飞鸟;⑥潭清疑水浅;⑦池水映明月.在他们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_________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_________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_________ .(以上填序号)
23.(1)将铅笔插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铅笔好象在水面折断了,这一现象属于光的     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      的缘故。
(2)一只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我们看到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造成的。古诗文中“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______现象。
(3)小红利用量角器和三角板制作一个影子时钟(日晷仪),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光的__ ____原理
(4)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对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 ___ ____ 来解释。右图所示的情景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时_________的.。
(5)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___________.
24.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 ;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 。
25..如右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如右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 _________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 _________ .
27.如右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o。,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 o,折射角是 o。
三、探究实验题:(共12分,每空1.5分)
28.小明同学在研究光的反射实验时,得到下列表格中的有关数据,请回答: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12 22 32 42 52
反射角 12 22 32 42
(1)表中的空格处,应该填的数据是    。分析上述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 (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2)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 放置.
(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蜡烛 点燃.
(4)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5)如果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四、作图题(共6分,每小题2分)
30.(1)作出下列图中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
(2)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和物体AB,现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
(3)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A是某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一、选择题
1.B 2.A 3.C 4.C 5.A 6. A 7.B 8.B 9.B
10.C 11.C 12.B 13.C 14.D 15.B 16.C
17.D 18.A 19.A 20.A
二、填空题
21.大 3×108 同一种均匀 直线 长度
22. ③⑤⑦ ①⑥ ②④
23.(1)折射 漫反射 (2)反射 折射
(3)直线传播 (4)光的直线传播 可逆
(5)折射 大于 (6)不变 可逆
24.减小 45° 70°
25.120 小于
26.OA 40 °
27.30 60
三、探究实验题
28.52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9(1)薄(2)垂直(3)b (4)较暗
(5)不会 虚
四、作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