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上物理学案(附答案)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上物理学案(附答案)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5-12 21:3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自主预习探新知】
【新知初探】
一、噪声的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
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会发出噪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
凡是________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噪声与波形图:噪声的波形是________的,如图甲所示。乐音在示波器中的波形是很________的,如图乙所示。

甲      乙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声音强弱的等级
人们常以________(符号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
2.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
(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____dB。
(2)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________dB。
(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4)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5)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三、控制噪声的途径
1.防止噪声的________。
2.阻断噪声的________。
3.防止噪声进入________。



【预习自测】
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歌舞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表现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2.中考期间跳广场舞的阿姨为了减弱噪声,自觉把音响的音量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 (  )
A.在声源处 B.在传播过程中
C.在人耳处 D.在声源和人耳处

【合作探究破疑难】
【要点突破】
知识点
控制噪声的途径
1.人耳听到声音所经过的物理过程:声源的振动→介质(空气)的振动→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神经反应并传给大脑听到声音。联系这个物理过程,思考:针对上述听到声音的过程,可以从哪几个环节减弱噪声?



2.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通过什么方式来控制噪声?


3.夜晚随处可见群体性的广场舞,那些对于跳舞者来说动听的广场音乐,对附近的居民是否属于噪音?如果属于噪音请提出两点合理的建议。




【归纳总结】
控制噪声的方法可归纳为“隔、消、吸”,如下所示。

【典例】 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B.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禁止广场舞活动
【针对训练】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在每年的高考、中考时,我市交警会在考场周围控制车辆通行、歌厅娱乐等活动,这是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达标检测】 (10分钟)
1.关于乐音和噪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不会成为噪声
B.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乐音有可能成为噪声
C.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D.乐音使人心情愉快,噪声使人烦躁不安
2.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  )
A.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
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
C.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人们的雄劲有力的演讲声
3.对“0 dB”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0 dB说明物体不振动
B.0 dB是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C.0 dB说明频率低于20 Hz
D.0 dB说明频率高于20 000 Hz
4.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
A.建筑工地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戴上防噪的耳塞
C.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
D.在市区种植花草树木
5.如图所示,根据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  )

   A        B C        D
6.对于噪声较大的机器,制造一个外壳,把它罩起来,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这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分层演练提素能】
【基础巩固练】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学生上课时,歌舞厅的音乐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2.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 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  )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3.如图所示,是某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三种均是
4.图所示的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工人们的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 (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无法判断
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
A.机动车辆在市区严禁鸣笛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6.现在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包含了控制噪声污染,我们用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________减弱噪声。
7.我们应该避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会产生________污染,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8.李师傅在修理课桌时有较大的敲击声,为了使邻居少受干扰,李师傅想出了三种方法:
(1)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2)把自家门窗关严实;(3)嘱咐邻居暂时捂住耳朵。
则方法(1)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方法(2)是在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方法(3)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提能综合练】
9.周末,你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从小区里传来了音量很大的广告声,这时你会采取什么办法减小噪声对你的干扰(请分别从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设计方案)
①从声源处减弱的方案:_______________;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方案:___________;
③在人耳外减弱的方案:______________。

10.近几年,宜昌市的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小明发现汽车走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下表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查到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噪声的试验数据:
试验
次数
试验
车型
车速(km/h)
普通沥青路面噪声
多孔沥青路面噪声
1
小轿车
80
85.4
78.5
2
小轿车
100
92.6
80.6
(1)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猜想汽车行驶在普通沥青路面与多孔沥青路面上噪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填空。
噪声污染跟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污染一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所谓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在教室里,几名同学聚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说话、放声大笑,都会干扰其他同学学习,成为令人厌烦的噪声来源;在工厂里……在公路上……在机场附近……噪声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泉映月》是著名的二胡独奏曲,如果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自习,你用录音机开大音量播放这首曲子,同学们仍然认为它是噪声,这是从________角度来看待乐音与噪声的。
(3)在要求我们阅读的文章中,有一些内容被省略了,即“在工厂里……”“在公路上……”“在机场附近……”请你仿照文中“在教室里……”这一句,在下面横线上续写出来。
在工厂里,__________________使得工厂成为噪声污染最严重的单位;在公路上,噪声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在机场附近,人们发明的最吵人的喷气式飞机________时的声音,令人们无法忍受。



【拓展创新练】
12.李树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吸音效果。他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2-4-3所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________(选填“质量”“体积”或“厚度”)。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
,最强,最弱,较弱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_______;
(3)小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
(4)从上面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有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自主预习·探新知】
[新知初探]
一、1.无规则 2.妨碍 干扰 3.杂乱无章 有规律
二、1.分贝 dB 2.(1)0 (2)30~40 (3)90 (4)70 (5)50
三、1.产生 2.传播 3.人耳
[预习自测]
1.B 2.A
【合作探究·破疑难】
[要点突破]
知识点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它进入耳朵。
2.甲图是防止噪声产生,乙图是阻断噪声传播。
3.(1)对于跳舞者来说动听的广场音乐,对附近的居民是噪音,因为它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的学习和休息。(2)①要求跳舞者减小音乐的音量,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拉上窗帘,关上窗户,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戴上耳塞,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典例]A 解析: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别人,故A正确;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让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减弱噪声,但不适用于实际情况,故B错误;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广场舞是一种健身活动,禁止跳广场舞,也是不适用于实际的,故D错误;故选A。
[针对训练]
声源处 解析:在每年的高考、中考时,我市交警会在考场周围控制车辆通行、歌厅娱乐等活动,这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达标检测]
1.C 解析:乐音是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不会成为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乐音可能干扰人们工作、学习或休息,有可能成为噪声;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乐音,但乐音不一定只从乐器发出,机械发出的声音不一定是噪声,C选项错误。
2.D 解析: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尽管声音很小,但也影响其他同学学习;隔壁教室里传来的音乐声影响物理课的学习;钢琴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这些都是噪声。演讲声能激励人们进步,在这个场合不属于噪声。
3.B 解析: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符号是dB,0dB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选B。
4.D 解析:限制建筑工地的工作时间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A选项不符合题意;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可以在噪声的接受处减弱噪声,B选项不符合题意;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C选项不符合题意;在市区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5.C 解析:乐音是指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而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比较分析题中四个选项, C选项中发声体的振动没有规则,是杂乱无章的,故C选项应是噪声的波形。
6.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①在声源处减弱,主要是消除或限制较大的噪声,所以为机器制造外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主要是阻断或减弱噪声的传播,所以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主要是减弱对人耳膜的刺激,所以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分层演练·提素能】
1.C 解析:根据噪声的定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对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学生上课时,歌舞厅的音乐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属于噪声。故选C。
2.B 解析: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70 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学习、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故B选项正确。
3.B 解析:在声源与居民之间树立了隔音墙,切断了汽车产生的噪声向居民传播的途径,所以这属于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
4.B 解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离心玻璃棉吸收,故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5.D 解析: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与噪声无关,A、B、C三个选项的内容均可减弱噪声。
6.dB(分贝);传播过程中 解析: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阻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噪声 响度 解析: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休息,所以产生的是噪声。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特别大,因此指声音的响度。
8.声源处 传播过程;人耳处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①声源处减弱;②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本题中在敲击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是在声源处减弱;把自家的门窗关得很严实,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嘱咐邻居暂时塞住自己的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9.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让邻居将录音机关掉或者将音量关小;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关好门窗;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找点东西将耳朵塞住。
10.(1)同一辆车在车速一定时,沥青路面孔越多,噪声越小;同一辆车在相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2)可能是噪声传到小孔里,经过反射被吸收,所以孔越多噪声越小 解析:(1)有实验次数1中的数据:车速为80 km/h时,多孔沥青路面噪声为78.5,普通沥青路面噪声为85.4,故可得出同一辆车在车速一定时,沥青路面孔越多,噪声越小,车速为100 km/h的小轿车的噪声比车速为80 km/h的噪声大,故可得出同一辆车在相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2)此题为开放试题,无固定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11.(1)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污染 (2)环境保护 (3)工业机械的轰鸣声 喇叭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起飞
12.(1)厚度 (2)吸音性能 (3)聚酯棉 
(4)材料种类(厚度、空隙等)
解析:(1)此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因材料的种类、厚度都影响吸音性能,聚酯棉、软木、泡沫三种材料不同,因此题目中的相同应指厚度相同;(2)本实验比较的是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因此表格中应该填入吸音性能;(3)吸音效果的好坏通过玻璃杯被敲击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反映出来,聚酯棉垫在杯子底下时发出声音最小,因此它的吸音性能最好,适合装修隔音墙用;(4)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很多,有材料种类、弹性、厚度、密度、表面空隙的大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