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文言知识基础夯实练
古今异义、通假字
1.下列加粗词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③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④故不积跬步?????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2.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乡人号之“驼”
B.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C.不抑耗其实而已
D.既然已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亦将有感于斯文
B.悦亲戚之情话
C.歌窈窕以寻壑
D.感慨系之矣
4.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D.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5.下列加粗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汝岂得自由
B.槌床便大怒
C.哽咽不能语
D.可怜体无比
6.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思厥先祖父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A.③④
B.①③
C.②⑤
D.①⑥
7.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
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C.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覆盖)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文中是指宫内的天气状况)
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故略上报
B.于反覆不宜卤莽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9.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固其根本
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则思知足以自戒
D.凡百元首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B.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C.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1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终老不复取
B.蒲苇纫如丝
C.摧藏马悲哀
D.留待作遗施
1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无食桑葚
B.犹可说也
C.进不入以离尤兮
D.虽九死其犹未悔
1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遂散六国之从
B.河海不择细流
C.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D.汝幸而偶我
1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鼓瑟希
B.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
砉然向然
16.下列各项中两句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扣其乡及姓字
往往阳狂垢污
C.皆不幸早士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遽去吾而殁
而母立于兹
17.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张良出,要项伯
1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列缺霹雳
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D.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0.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B.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C.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D.盖亦反其本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②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渊博的知识;③古义:长江与黄河,今义:大河的泛称;④古义:两步,今义:一步;⑥古义:容身,今义: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2.答案:B
解析:A项,所以乡里。C项,它的果实。D项,已经这样。
3.答案:D
解析:A项,这次集会的诗文。B项,知心话。C项,幽深的样子。D项,有所感触而慨叹。
4.答案:C
解析:A项,不行;古义,不会走路,这里形容柔弱。B项,秀才:古义,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D项,往往:古义,到处。
5.答案:C
解析:A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B项,古义,古代坐具;今义,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C项,古义、今义都是“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D项,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6.答案:D
解析:①颠覆:推翻,催毁,灭亡。⑥胜负:胜利和失败;存亡:存续和灭亡。这些词的古今意义都是相同的。②故事: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③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必要。④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⑤祖父:古义,泛指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7.答案:B
解析:B项,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喑斗。
8.答案:D
解析:A项,古义: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报告。B项,古义:书信往来;今义:主要出于内心无明确目标而无法取舍导致抉择不定的状况。C项,古义:不同寻常;今义:很,特别。D项,生事:制造事端。
9.答案:C
解析:A项,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B项,行路,古义:路人;今义:走路。D项,元首,古义:君主、帝王;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10.答案:B
解析:A项,(古义)面对面,(今义)与绝对相反。B项,表示侥幸;C项,(古义)陈述,(今义)纤细而少。D项,(古义)青年男子,(今义)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的阶段。
11.答案:C
解析:A.“颁”通“斑”,花白。B.“无”通“毋”,不要。D.“涂”通“途”,
道路。
12.答案:D
解析:A项,“取”同“娶”。B项,“纫”同“韧”,坚韧。C项,“藏”同“脏”,脏腑。
13.答案:D
解析:A项,“无”同“毋”,不要。B项,“说”同“脱”,摆脱、脱身。C项,“离”同“罹”,遭受。
14.答案:D
解析:A.“从”同“纵”。B.“择”同“释”,舍弃。C.“念”同“廿”,二十。
15.答案:C
解析:A.“希”同“稀
B.
“蚤”同“早”。D.“要”同“邀”。
16.答案:B
解析:扣同叩,阳同佯。A羞同馐;C士同逝;D而同尔。
17.答案:C
18.答案:C
解析:A.“距”同“拒”;“内”同“纳”。B.“蚤”同“早”。D.“要”同“邀”。
19.答案:C
解析:“列”通“裂”,“无”通“勿”,“涂”通“途”
20.答案:C
解析:A项,涂,同“途”,道路。B项,说,同“悦”,高兴。D项,盖,同“盍”,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