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文言知识基础夯实练文言实词、文言句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弃甲曳兵而走
曳:拖着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査
D.王无罪岁??
罪:归咎,归罪
2.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幸勿为过????大母过余曰
B.何故深思高举????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C.不能自免,卒就死耳????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D.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比去,以手阖门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名词,生活?????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接近,将要。
B.宇文新州之懿范。???懿:美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宁:怎么,哪,哪里。
C.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抢:碰,触。?????之二虫又何知!???之:此。
D.听臣微志。???听:任,在此是准许、成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蒙:受到,蒙受。
4.下列加粗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B.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
C.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
D.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访:寻访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
C.汝识之乎
识:知道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考察
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隆然伏行
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
B.去不复顾
顾:照看
C.不抑耗其实而已
抑:抑制
D.故病且怠
病:生病
7.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怀良辰以孤往
怀:爱惜
B.请息交以绝游
绝:断绝
C.审容膝之易安
审:仔细
D.云无心以出岫
岫:峰峦
8.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
次:次序
B.信可乐也
信:实在
C.向之所欣
向:以前
D.临文嗟悼
临:面对
9.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外多置小门墙
置:设置
B.大母过余曰
过:经过
C.大类女郎也
类:像
D.轩凡四遭火
凡:总共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
祚:福分
B.诏书切峻
峻:严厉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借鉴
D.听臣微志
听:应许
11.下列各句特殊句式的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
A.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12.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所给示例不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故不我若也
A.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B.惟兄嫂是依
C.何为而在吾侧也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13.下列句子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D.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14.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
B.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有大石当中流
C.得双石于潭上
而大声发于水上
D.此世所以不传也
余是以记之
1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故不我若也
C.理,非吾业也
D.皆为陛下所成就
16.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曷不委心任去留
D.乐夫天命复奚疑
17.下列各句中,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戍卒叫,函谷举
C.秦人不暇自哀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19.下列句式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B.累于彼者已劳矣
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焉
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D.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极娱游于暇日
20.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举先王之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检:制止,约束。
2.答案:C
3.答案:A
解析:动词,活用:维持生活。
4.答案:A
解析:B项“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C项“应”解释为“应付”;D项“止”解释为“住”,“既”解释为“不久”“后来”。
5.答案:D
解析:考:敲。
6.答案:D
解析:病:困苦。
7.答案:C
解析:审:深知。
8.答案:A
解析:次:旁边。
9.答案:B
解析:过:看望。
10.答案:C
解析:鉴:照察、审辨。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由于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古代汉语中存在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就是所谓的文言特殊句式。它包括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要解答此类型的题,要在积累的基础之上,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句子与现代汉语句子的差别所在。
例句为定语后置句。
A项,判断句;
B项,省略句;
C项,定语后置句;
D项,状语后置句。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由于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古代汉语中存在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就是所谓的文言特殊句式。它包括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要解答此类型的题,要在积累的基础之上,学会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句子与现代汉语句子的差别所在。
例句宾语前置句。
A项,省略句。
B项,宾语前置句。
C项,宾语前置句。
D项,宾语前置句。
13.答案:B
14.答案:C
解析:A项,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B项,判断句;省略句。C项,均为状语后置句。D项,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15.答案:B
解析:A项,状语后置句。B项,和例句相同,均为宾语前置句。C项,判断句。D项,被动句。
16.答案:C
解析:C项为一般的反问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焉求”,追求什么。B项,“何之”,到哪里。D项,“奚疑”,怀疑什么。
17.答案:A
解析:B、C、D三项均为被动句,A项是状语后置句。
18.答案:A
解析:A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B项,被动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
19.答案:A
解析:A都是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B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判断句;C定语后置句/判断句;D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
20.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