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纸的发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纸的发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2 19:5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纸的发明

课时目标:
会认“创、携”等11个字,认识多音字“累、鲜”,会写“术、
欧”等12个字,理解相应词语,重点理解“学富五车”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总结概括2— 4
自然段段意。
3.通过概括文段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难点:
读准生字新词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掌握概括文段大意的方法,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
段话写清楚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趣谈四大发明,引入新课
师: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古老的文明在世界历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四大文明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你们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出示课件1)
师:看来大家对我国四大发明都非常了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纸的发明》。(出示蔡伦图片)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书写课题(板书:10.纸的发明)。
师:谁能来试着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相机指导,读出自豪感,板书:伟大贡献之一)
设计意图:由我国的四大发明引出本课课题,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为学习课文奠定感情基础。
二、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课文,正音检测
师: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生字新词,想办法把它们读准确,把每句话读通顺,遇到难懂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生:小声读课文,通过各种方法读准字音。(查字典,问同桌……)
2.检测初读效果
师:接下来,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学习的成果,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文章?
(指读学生读2、3、4自然段)根据学生读书情况相机指导。)
认识字词
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些字的读音可不容易读准,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含有这些字的词语,自己试着读一读。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词语。
设计意图:从文中找出生字所在的词语,再次回归文本,熟悉课文,记住字词读音。
4.理解词语,引方法
问题1:有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分享你最喜欢的词语?
问题2;你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吗?
预设1:生:我知道“创造”的意思是:以前没有的事物现在产生出或者造出来。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
生:查字典、看课外书、联系上下文。
师: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真是一个会留心观察的孩子、真是一个会思考的孩子)。
预设2:生:我知道“保存”的意思是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它的反义词是“删除”。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
生:反义词识记法。
预设3:生:我知道“携带”的意思,是指随身带着。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查字典,关键字组词等)
预设4:生:我知道“社会”的意思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群。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人类社会?
预设5:生:我知道“积累”的意思是逐渐聚集起有用的东西。(也可以直接牵出多音字的学习)
师:你是通过那种方法知道的?(组词、查字典、资料书)
预设6:生:我知道“记录”的意思是把说的话,做的事写下来。“录”的意思就是记载、抄写。
师:你很会学习。
预设:(问题1)“学富五车”中“五车”是什么意思呢?关于“五车”还有一个典故呢!
预设:(问题2)表示一个人学问很高用哪个词语呢?
在《庄子 天下》中有这样一句话:“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就是说——惠施这个人的知识很多,本事很大,他读的书要五辆车拉,后遂用“五车书”指书多或形容读书多,学问深。
还有哪些词语表示一个人的学问高?(才高八斗、饱学之士)
同学们灵活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了这些词的意思,真棒!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多音字辨音
师:再看这些词语,你发现什么变化了?(课件字体变大)
“累”字在这里读几声?还有别的读音吗?
我们一同来看一看!(出示课件)
这篇课文中除了“累”是多音字?还有哪个也是多音字?
“鲜”,不错,会学习的同学早已发现,要求会认的字框里,两个蓝色字体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多音字。
我们来看这些词语,谁能准确地读出来?
师:进行点拨。
6.书写易错字
师:刚才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理解了词语,现在我们来完成一道填空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老师做了一些处理,想考考大家,这些空出的生字你能准确地填写出来吗?
我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成果吧!
问题:谁能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怎样把这些生字写得既工整又美观?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社会的“社”字是视字旁不是衣字旁、欧洲的“洲”不要少写三点水、“术”的这一横在横中线上边)
老师想提醒大家的是欧洲的“欧”字第二笔为“撇”,不是“竖折”。请看……大家可以在下边的田字格中再写一写,一个字写两遍。
设计意图:书写生字,再次回归课文,从文中识记生字,也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填写表格,学会概括方法
1.观察变化,学习方法
师:我们读一读这段话吧。
读得不错,那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看看课后的习题,已经帮我们把意思归纳、概括出来了。
它的意思是: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一段话的意思。
在三年级上册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重要本领就是怎样把一段话的意思概括为一句话。
这段话的意思是围绕我们刚才读的这句话来写的,那这句话是怎么概括出来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大屏幕。(课件中对比圈画,引导学生总结出概括段意的方法。)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本句话的意思就是在这段话中抓住了一些关键词语来写的。(圈画关键词)
这些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看!老师帮你们总结出一个方法:圈画关键词——找出词语之间的联系——把关键词连成通顺的句子。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观察学习,掌握归纳、概括的方法。
2.指导学习,巩固练习
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共同概括段意。
教师指导学生先把文段分成短句(共8句),再圈画出每句的关键词,从这些关键词中再选出中心关键词,最后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学生填写学习卡)
设计意图:学习了方法,再次指导练习,深入学习概括方法,排疑解难。
3.自主学习,同桌分享
从课文3、4自然段中选择一段,根据刚才学习的方法,自主完成段意概括。
教师指导,总结3、4自然段的段意。
设计意图:自主练习,在练习中提升。
总结提炼,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结构是总领——分述——总结。(板书:发明过程 历史影响)
拓展延伸。
板书:
纸的发明
伟大贡献之一 总
发明过程 分
历史影响 总
学习卡
我国的造纸 首先传到临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 拉伯世界和 ,极大地促进了人类 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纸的发明图表
造纸术传遍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造纸术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后来
东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