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5课《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5课《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2 14:5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吟咏诗韵,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品析周瑜形象。
3、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过程与方法?
学生吟咏诗韵,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赏析人物形象周瑜,探究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词人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难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学情分析:?1、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充满活力,富有朝气,对本课学习内容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本堂语文课学习的重要前提。
2、学习习惯:知识面仍较为狭隘,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式的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鉴赏品析周瑜形象。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把握全词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提问法。
3.讲授法。
4.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借助多媒体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朗读《临江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首词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三国是个英雄辈出、充满魅力的时代,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时光虽然过去了近1800年,但是每一位为赤壁之战所激动的人,一旦来到赤壁,当年火光冲天、到处喊杀声的情形仿佛又萦绕于脑海。赤壁之战八百年后,一位伟大的文坛泰斗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下面大家来读一下这几个诗句,看一下这些诗句所品评的具体是哪些英雄人物呢?
展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写弛马射虎的孙权)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写足智多谋的周瑜)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写能文能武的曹操)
你们最欣赏哪一位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张飞:勇猛豪爽、天真鲁莽;赵云:忠肝义胆、武艺超群;黄忠:老当益壮、献身精神;周瑜:年轻有为、足智多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周瑜)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词作中来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作者)
二、朗读感知:
1、学生齐读。古人云:“书牍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诗歌重要的学习方法。首先请同学们齐读。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激情满怀、壮志豪情的气势让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上阙:描写了赤壁奇景
下阕:怀念周瑜,抒发感慨
2、名家范读。
节奏感很强: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名家范读,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词的豪迈奔放之气,体会到了词人壮志满怀却又无处可酬的情怀。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和聆听名家范读,我们感知了词的整体思路:上片写景、下片怀古抒情,也初步感知了词的豪迈奔放之气。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股豪迈奔放之气齐声朗读。
三、吟咏诗韵
吟咏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吟诵。
2、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写景、怀古、抒情三个方面赏析整首词。
学生自由吟咏。
过渡:刚才同学们读得很投入,相信同学们的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理解。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每组推荐一位代表发言。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过渡: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相信每个小组都有了集体智慧的结晶,请将小组的成果展示出来。
学生代表展示小组成果。学生发言后,教师点评点拨,最后教师整合学生信息,总结课文。
从写景、怀古、抒情三个方面赏析整首词(赏析顺序可以打乱)
(一)写景
赤壁景观(古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磊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找意象、明意境、溯情感)
①、意象:大江、赤壁、乱石、惊涛。
景的特点:雄伟壮丽、气势磅礴
炼字的角度: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
②、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
③、情感: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与仰慕之情。
“故磊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可见,作者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与仰慕。
学生发言后,教师点拨点评,然后学生朗读词句。
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结论,也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人物又是一时俊杰。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小结:从同学们的赏析得知,“一切景语皆情语”,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板书)的赤壁之景,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对古代英雄的称赞与仰慕之情。
(二)怀古:周瑜形象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周瑜这一形象的?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古人古事)
①、称呼:公瑾(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
②、婚姻:小乔初嫁了(我们平常说“出嫁”是哪两个字呢?——出嫁。问题来了,考虑一下,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出嫁”与这边看到的“初嫁”,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总结:苏轼记周瑜,主要是记起赤壁之战,但在此却插入了10年前的生活细节,“小乔刚刚出嫁”,以“小乔刚出嫁”这点更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其指挥战争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以美人衬托英雄,更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小乔之姐大乔系孙策之妻,故周瑜能取得孙权绝对的信任,这也是他能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小乔初嫁了---------------?年轻有为??风流倜傥)
③、外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你看一下,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
(雄姿英发------------------?威武英俊??气宇不凡??)
(羽扇纶巾------------------?风度翩翩??儒雅潇洒?)
④、作战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仗却还在谈笑,显然不把敌人放在心上,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1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烧掉了曹操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樯橹”点出了水战,“灰飞烟灭”点出了火攻的特点,精确地概括整个战争的胜利场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战功卓著?)
同学赏析后朗读。
过渡:“情动于衷而形于言”,“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意气风发、年轻有为、功成名就的青年儒将形象。
过渡: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此时的苏轼,又是一个怎样的处境呢?
出示写作背景:(学生齐读)
苏轼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那种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仍然是掩盖不住的。《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这时的他已47岁,老之将至,却功业无成。作者借景抒情,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
过渡:苏轼对比周瑜,反差是极大的,词人怀古的目的是“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此时此刻,词人心中更多的是哪种情感?(学生齐答:时运不济、壮志难酬。)。
词人矗立于长江之畔,心情如这波涛翻滚的江水,他将心中的情感在词的末尾和盘托出,那么词人心中涌动着哪些情感呢?
学生代表发言。
(三)词人情感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故国神游”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情”,指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笑”,自嘲,自己 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板书: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苦闷)
2、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苏轼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板书:超然物外的旷达)
谁来读一读这些词句?指名朗读。
教师小结:是呀,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只有江月是永恒的,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人只是沧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暂,又何苦让种种“闲愁”萦回我心呢?一位襟怀超旷的诗人浮现在我们眼前,在他的自解自慰中仍有一腔豪迈之情。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四、归纳总结
1、总结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2、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五、巩固练习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3、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
A、望海潮 B、雨霖铃
C、念奴娇 D、水龙吟
4.阅读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下面的试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乙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 )
A.此恨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B.此恨凭谁雪 看涛生云灭
C.此恨谁雪 看涛生云灭
D.此恨凭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六、拓展练习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2、课外多找些苏轼的词作进行阅读品味
3、从苏轼的诗词文赋可看出其人生思想,让我们走近苏轼,与其对话。课外写一篇随笔,题目:《东坡先生,我对您说》
4、在苏轼的心中,一代名将周瑜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而一部《三国演义》让他几乎成为了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代名词”。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大率得人”,“雄烈,胆略过人”,“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同学们,你心中的周瑜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七、在欣赏宋祖英演唱的歌曲《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下课
八、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总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周郎赤壁
写景 : 乱石穿空 照应
? 惊涛拍岸
过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周郎:雄姿英发
写人: 谈笑克敌 对比
我: 早生华发
结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