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ppt 共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ppt 共24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5-13 08: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九单元
溶液
知识板块一
1、物质的溶解
2、溶解现象
知识回顾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概念
组成
溶质
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质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溶剂一般是液态(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分类
按溶质的含量
浓溶液
稀溶液
按状态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无必然的关系
1、溶液概念、组成、分类
1、定义:
一、溶液
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一样
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无论放置多久,溶质都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均一性:
稳定性:
2、溶液的基本特征:
(1)均一性
(2)稳定性
(3)混合物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
混合物。
均一的、
稳定的
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硫酸铜溶液(蓝色)——
Cu2+
氯化铁溶液(黄色)——Fe3+
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Fe2+
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
MnO4-
注意:
3、溶液的组成:
溶剂:
溶质:
讨论:
在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各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溶剂与溶质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被溶解的物质

是最常见的溶剂);
溶质可以是
体、
体、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分子中运动。并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溶液
蔗糖溶液中蔗糖的存在形式:
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存在形式:
蔗糖分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蔗糖溶解的微观过程
讨论
1.
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
2.
加快
物质溶解速率的方法
温度
\
晶体颗粒的大小
是否搅拌或震荡
加热

将晶体研碎、
搅拌或振荡。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溶液体积

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
从微观上分析,溶液形成的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溶剂分子中的过程,因为粒子之间存在间隔,它们相互填充,所以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
m(溶液)=
m(溶剂)+m(溶质)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最常见的溶液就是水溶液
想一想:
溶剂只能是水吗?
汽油也可能做溶剂,
它可以溶解油脂——用汽油洗油污.
酒精也可做溶剂,如溶解碘形成碘酒。
实验探究二: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3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纪录:
溶剂
溶质
现象



高锰酸钾
汽油

汽油
高锰酸钾
结论
几乎不溶
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几乎不溶解
溶解溶液呈棕色
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受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的共同影响
探究实验三: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震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乙醇
不分层
乙醇能够溶解在水中
分层
不分层
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①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成溶液,一般习惯将
看作溶质,
看作溶剂;
②两种液体相溶解,没有水时,
的是溶剂,
的是溶质;
③当溶液中有水时,不论水有多少,一般把
叫做溶剂。
固体或气体
液体
量多
量少

加入水中的物质
溶质
溶剂
溶液名称




硫酸铜
蔗糖


食盐
蔗糖的水溶液或蔗糖溶液
食盐的水溶液或食盐溶液
硫酸铜的水溶液或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
若A是溶质,
B是溶剂,则可把溶液叫作A的B
溶液(溶质的溶剂溶液);若B是水,水可省略,直接叫作A溶液。
5、溶液命名
即:一般先读溶质的名称,再读溶剂的名称,然后加上溶液两字,若溶液中溶剂为水,“水”字常省略。
6、溶液的用途
思考: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反应比较快,为什么?
在溶液中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大反应的更充分,因此反应的速率较快。
溶液的用途
A、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
反应的速率。(接触面积大)
B、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
要的意义。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
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
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C、用于医药。
注意:
1、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2、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硫酸铜溶液(
)——
氯化铁溶液(
)——
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
)——
如:纯水,酒精他们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蓝色
Cu2+
黄色
Fe3+
浅绿色
Fe2+
紫红色
1、把下列物质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A.冰加到水中
B.植物油加到水中
C.碘加入酒精中
D.面粉加到水中
练习:
2、填下表:
溶液
澄清石灰水
75%的消毒酒精
2ml花生油与1ml汽油混合
锌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
CaCO3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
溶质
溶剂
C
Ca(OH)2

酒精

汽油
花生油
硫酸锌

CaCl2

Zn+H2SO4=ZnSO4+H2↑
CaCO3+2HCl=CaCl2+H2O+CO2↑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象
把液体倒掉后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和洗涤剂
分层
分层
浑浊
浑浊
分层
不分层
不干净
干净
分析:没有加洗涤剂,振荡后,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不均一、不稳定的,静置后会分层,混合物不稳定;但加了洗涤剂后可以稳定存在。
探究实验9-4:洗涤剂在清洗油污时起的作用
(1)乳浊液
7、乳浊液和乳化现象
(2)乳化现象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在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乳浊液的特征:
乳化后形成的细小液滴能随着水流动,因此加了洗涤剂后,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洗涤干净。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不稳定、不均一。
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用洗涤剂洗餐具
用肥皂、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污渍
洗衣服(洗衣粉、肥皂);洗头发(洗发露);
洗澡(沐浴露);洗餐具(洗洁精);制农药
3)乳化原理的应用:
溶液
乳浊液
分散质
分散剂
特征
实例
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
思考: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和用汽油清洗油污的原理一样吗?
植物油大油滴
洗涤剂
分散成小油滴
(乳化)
水冲洗
(乳浊液)
随水流走
植物油大油滴
汽油
(溶解)
植物油的汽油溶液
水冲洗
随水流走
分子或离子
分子集合体
固、气、液
液态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食盐水
油水
[活动与探究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加入溶质后水的温度/℃
结论
溶解时

溶解时

溶解时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24
24
24
14
24
56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温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