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 选择题。本题共30 个小题,每题2 分,共60 分。
1 .目前已知的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
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以下对各古代
文明区的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古代西亚的苏美尔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B.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并使用莎草纸作为书写
C.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1 到9 的数字、发明了“0”。
D.古希腊人在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 “站立在诸王诸帝之后者,是升斗小民。撑持着庄严、华丽、巍峨之神庙、宫殿及金字塔的,是无数工人及农夫。”上述文字说明该文明的特征是( )
A 家国同构 B.王权神授 C.天人合一 D.专制统治
3. 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组扩展、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
张、古代希腊人则以移民方式向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扩大影响。造成这种不同扩展方式的主要因
素是 ( )
A.社会分工与生产效率 B.文明开化的程度 C.社会组织与管理系统 D.经济形态的影响
4 “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贵族’,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
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这意在说明雅典( )
A.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 B.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
C.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 D.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
5. 公元前6 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
干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该帝国( )
A.确立了民主制度 B.宣扬国王权力来自耶稣
C.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D.官僚体系尚不完善
6. “卡诺莎之屏”源于 l077 年1 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
城您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忏悔罪过”,双方因为教皇选举等问题发生尖锐矛盾。最终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事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上述事件反映了( )
A.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 B.德皇软弱无能而屈服于教皇
C.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 D.宗教改革引发天主教的反对
7 .有学者指出:“奥斯曼帝国位于东西方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方文明的交通线达数百年
之久,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选项罗列了奥斯曼帝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其中错误的是
( )
A.诱发欧洲商人开辟新航路 B.曾导致西欧商品价格暴跌
C.在巴尔干埋下不稳定种子 D.促进东西方文化传播交流
8 公元前4 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最终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
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希腊文化随之东传。从文明传播的方式看,以上材料实质上表明( )
A.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B.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
C.文明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D.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9.依据下方知识卡所列内容,判断该国是( )
①延续一千多年
②保存有丰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
③颁布《查士丁尼法典》
④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A 亚历山大帝国 B.亚述帝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0 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的邮政总局,曾编制了许多旅行指南,指南中记载了各驿站的名
称和各站之间的距离,许多驿站位于今叙利亚、伊朗以及中亚一些国家境内。据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 )
A鼓励长途贩运活动 B.重视交通工具的革新 C.开辟了亚欧新商路D.注重传播本民族文化
11 .16 世纪,伊凡四世规定,由国君直辖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
及军事战略要地。此举( )
A.打击了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 B.标志着基辅罗斯臣属于金帐汗国
C.使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D.建立起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12 日本的幕府政治始于12 世纪末,结束于1868 年。下列关于幕府政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幕府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②幕府政治的基础是庄园制和武士集团
③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④幕府政治后期实施锁国政策应对危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从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
有他们的踪迹。直至 19 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
初具雏形。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 )
A. 极端的掠夺性 B. 无限的扩张性 C. 竞争的有序性 D. 统治的残暴性
14.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
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 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 世纪初,这一
数字已上升至8 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15.1526 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它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和王族成员也不
能幸免。”对“劫掠”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短缺
C. 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 D. 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拓展
16. 17 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2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17.下表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发展状况表,这种状况 ( )
①源于海外市场的扩大 ②导致贸易中心的转移7283451158240
③是对外殖民掠夺所致④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18.有人认为,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造。文艺复兴的“创造”主要表 现在( )
①诵读古典文化 ②批判神权统治 ③宣扬人性解放 ④否定宗教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9 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 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 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B.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建立
C. 使宗教宽容主张被人们广泛接受 D. 促进人类自立、自主意识的形成
20.法国《人权宣言》指出:全部主权的源泉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都不得
行使不是明确来自国民的权力。这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 主权在民 B. 三权分立与制衡 C. 自由平等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有
任期,这些规定体现了( )
A. 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 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 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 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22.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
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
A.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 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史载:1800 年前后,在英国工人周薪约 0.5~1 英镑,养家糊口都极为困难。19 世纪
中期到20 世纪初,英国工人工资有了稳步增长。1900 年,熟练工人的周薪达到10 英镑。英国工人工资收入发生上述变化,源于( )
A. 英国具有“世界工厂”的地位 B. 19 世纪英国代议制度日趋完善
C. 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D. 英国存在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
工业革命后,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
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说明铁路发展( )
A. 促进了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 B. 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3
C. 彻底结束了英国的贵族制度 D. 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
25 .恩格斯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社会前提是
( )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 D. 进步的思想家在实践中观察出历史动向
26.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
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其评价反映出( )
A. 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 B. 巴黎公社的偶然性
C. 马克思没有对公社亲自指导 D. 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得到广泛传播
27.下表选自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一书。阅读下列数据信息,它主要反映 的历史现象是
1820~1870 年英国占世界工业和贸易的比重(%)
年份
占世界工业的比重
占世界贸易的比重
1820
50
27
1840
45
25
1850
39
22
1860
36
——
1870
32
25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C. 英国丧失了贸易中心地位 D. 英国主导了两次工业革命
28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期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反帝反封建,这是 因为 ( )
①大地产制的存在 ②政治上普遍出现的独裁局面
③英美等国的经济或军事侵略 ④独立后的拉美国家普遍建立了共和国
⑤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29.1910-1917 年墨西哥革命是由农民、工人、部分军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各 阶层广泛参与的人民大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
A 大地产制极大的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作用 D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人民群众矛盾的激化
30.1905—1908 年的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同1857—1859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具有的新特 点是( )
①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 ②无产阶级自觉地参加了斗争
③运用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的方式 ④矛头直指向英国的殖民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 材料分析题,并3 个小题,40 分。
31 某中学高一(2)班在开展“中古时期的欧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来。(12 分)
4
【制度建立】
材料一8 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
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11 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材料二 中世纪时,出现了一种由城市中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有买卖行为的人,为维护其贸
易特权而组成的经济组织,这种组织被称为商人基尔特。与市民相比,基尔特成员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从承担的义务方面讲,市民需要履行诸多职责,如选举并充当市政官员、负责保卫城市等;商人基尔特成员的主要义务是为获得商业特权而向领主交纳税金。从地位上来说,市民拥有公民权,能够参加市政管理,拥有政治地位;商人基尔特成员则不然,他们只有贸易特权,只拥有商业地位,而不能参与市政管理。有人将商人基尔特称为多余的人。
——摘编自张红艳《中世纪英国城市的商人基尔特》
(1)材料一中的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纽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2 分)
(2)根据材料,指出市民与商人基尔特成员的不同之处。(4 分)
(3)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将商人基尔特称为多余的人”这一观点合理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给出你的理由。(6 分)
32.(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
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范围之内。
——英国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人的信仰就是人的一切,它正是我们的生命。人只要有信仰,无须任何中介人或
代表者,就可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信仰使得人与上帝面对面,“没有任何受造之物居于其间”,人只要有信仰,无须外在的律法和戒律的约束、无须善功和赎罪,就可得到基督的公义和永恒的生命,信仰使人摆脱了一切外在的束缚。
——摘编自李平晔《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
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而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4 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路德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路德还有哪些观点。(6 分)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哪些重大事件产生了影响。(4 分)
5
33(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
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下面是19 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1870 年
1900 年
企业总数
808
669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材料三:19 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
世界经济。到1900 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
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 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突出变化,分析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 分)
(3)据材料三,概括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形成这一特点的具体原因。(6 分)
6
高一下学期历史试题答案
1-5ADDBC 6-10ABDDA 11-15ADBCA 16-20ABCDA
21-25CBCDB 26-30BBADA
31 答案(1)土地的封赐。实质:封建等级制度。(2)
(2)两者承担的义务不同:市民有参加政治选举、保卫城市等义务,而商人基尔特成员的主要 义务是缴纳税金。
两者的地位不同:市民具有公民权,拥有政治地位,商人基尔特成员只拥有商业地位。(4)
(3)不合理。就商人基尔特成员生活的时代而言,他们向领主缴纳税金,有利于城市发展。经 济上,他们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政治上,推动市民阶层争取城市自治斗争,打击封建势力。(6)
32 (1)特点:崇尚个人主义;限于社会上层。(4)
(2)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或信仰得救)。其他主张:人人有权阅读理解圣经;国家权力高于教 会权力;简化宗教仪式。(6)
(3)含义:理性主义。影响: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4)
33(1)影响: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环境 污染。(4 分)
(2)变化:企业数量减少,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产量和投资额增长。根
本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4)
(3)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革命;西方国家加紧对外扩张,进行资本输出;国际贸易扩大。(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