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在沙漠中心》精品教学资料包(2课时·绝对超越网络上所有同类资源)(2012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在沙漠中心》精品教学资料包(2课时·绝对超越网络上所有同类资源)(2012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17 20:58:0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乐山市实验中学优质课比赛
上 课 教 案
学科:语文
执教:……
《在沙漠中心》上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积累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追求、有责任感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情景体验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这是2007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英雄试飞员李剑英的颁奖词,他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为了保护地面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迫降过程中,飞机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在16秒时间里,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了这位英雄的名字。今天,我们还要记住一个英雄的名字,他就是圣埃克絮佩里。
二、作者简介:
圣埃克絮佩里(1900—1944),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优秀的飞行员,被称为“蓝天白云的耕耘者”,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代表作有:《南线邮航》《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小王子》
三、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咯(gē) 噎(yē) 筛糠(shāi) 遮蔽(zhēbì) 幻影(huàn) 疲倦(píjuàn)
躯壳(qiào) 脐带(qí)) 犁铧(líhuá) 真谛(dì) 卷土重来(juǎn) 芸芸众生(yún yún)
2.积累词语。
辐射:热传播的方式之一。
筛糠:文中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犁铧:翻土用的农具。
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四、速读课文 整体感知:
速读要求:
①默读,不要朗读,力戒回读。(培养学生专心阅读的能力)。
②调整速度。(根据阅读材料和阅读时间而定)。
③抓住内容要点、关键词句等进行阅读。
接着学生自由默读,教师适当巡视。
1.为题目加前后词语
明确:得出“我在沙漠中心的感受和思索”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本文主要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详细说明:课文描述的是圣埃克絮佩里和他的同伴在一次飞行中,盲目地撞在利比亚的沙漠地带。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不到一升。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东奔西走,受尽海市蜃楼的愚弄,寻觅沙上的踪迹,把希望寄托于露水,盼念茫茫沙海中一个悠悠晃晃的驼队来营救。)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自己的遇险经历的?其线索又是什么?
明确:记叙顺序:时间 遇险——脱险——探险 线索:心里的变化
五、超时空人物专访:圣埃克絮佩里,细品课文内容
《超时空人物专访:圣埃克絮佩里》,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欢迎使用超时空电话提问。
师:预设问题
1.你觉得沙漠可怕吗?为什么?(结合原文说明沙漠中心的特点)
明确:可怕,因为:
①天气已经很冷。
②可如今风越刮越猛。
③我发现在沙漠里根本没有藏身之所。
④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
⑤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儿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寒风中没有一点儿遮蔽。
⑥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
⑦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
2.你遇险后都碰到了哪些困难?
明确:
①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②寒风越刮越猛,吹得我团团转。
③感到呼吸困难。
④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
概括:干渴、寒风、寒冷。
3.在这些困难中,你有了哪些生理上的不适?
明确:
①产生幻影
②感到疲倦
③呼吸困难
4.遇险后,你都展开了哪些自救活动?
明确:
①我试着喝了两三口纯乙醚,之后又喝了一点90度的酒精。
②我在沙地上挖了一个坑,我躺在里面,然后再用沙子盖住身体。
③“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5.面对着这些困难你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
痛苦——绝望——平静——乐观
痛苦: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斗得像筛糠似的。 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 冻死的想法让我难受,我宁可死在内心的幻影里。那个十字架,那些阿拉伯人,那些灯。不管怎么说,它们开始引起我的注意。我不喜欢像奴隶那样忍受鞭打。 我的喉咙发紧,这不是个好兆头。
绝望:我跑不动了 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 永别了,你们这些我曾经爱过的人。
平静:我感觉平静,一种超越任何希望的平静 我感到,有一股图像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在大海深处,江河就平静了。 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 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 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
乐观:工作中,我是幸福的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 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 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6. 你认为自己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得平静、乐观的原因是什么?
①我认为我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我的错。
②如果能够回去,我会卷土重来。
③我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④我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我不抱怨。
7.你怎样看待冒险?你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
(1)我认为,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2)我是个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的人。
第二课时
一、品味语言 体悟情感
师:上节课我们主要梳理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心路历程。但是这篇课文除了真实感人之外,语言也十分优美,极富表现力。接下来请大家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沙漠里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运用比喻(将“寒风”比喻成“平原上的骑兵”)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
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二、名言诵读、自拟感言
师:让我们从下面的名言中汲取心灵的力量。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
——罗曼·罗兰【法】
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契诃夫【俄】
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险恶的风涛。
——罗兰【中】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海明威【美】
师:如果走出沙漠的作者,想给大家说一句沙漠历险感言,他会说什么呢?请你站在作者的角度拟一句。
(学生自拟感言,相互交流)
师:老师也拟了几句,请看:①征服沙漠的不是眼泪,而是一颗勇敢坚强的心。②苦难是一把双刃剑,给弱者的是打击,给强者的是力量。
三、拓展延伸
师:作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二战爆发,他应征入伍。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五次飞行任务被加到八次,当他执行最后一次任务时,他与他心爱的座机灰飞烟灭,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也许圣埃克絮佩里早已预知自己这样的结局,他曾经在自己的一部小说中说过:“死亡仅仅意味着抛弃遗骸,抛弃外表,向着一颗星星,向着爱情,向着自己的使命升去。”
多年来,当人们做过登月飞行和无数次的太空飞行后,回首当初的来时路,人们不由对这些飞行英雄肃然起敬,如果我们要在法国的凯旋门前为这位飞行英雄立一块纪念碑,你打算在这块碑上写下一段怎样的话呢?(学生动笔写)
示例:1、为蓝天铺上道路,为人类插上翅膀。
2、你走了,带着心爱的飞机,我们还在原地等待,因为你的飞行还未结束。
3、生命不在于长短,重要的是是否值得,就让你高贵的灵魂永驻于白云之上。
4、我们相信死亡对你来讲不是毁灭,而是重生。
四、课堂小结
师:最后我想对大家说,现在你们还在温馨的教室里,或许还感受不到生活的艰辛,但是以后你们会经历种种困难。但不管怎样,都要像课文的结尾所写的那样:我们要继续走下去。即使身处沙漠中心,希望你们也不要忘了给自己点一盏心灯。只要心还亮着,世界就是明亮的!
五、作业布置
1、整理课堂笔记,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以“考试失败后的我”或“比赛受伤时的我”写一段话。
六、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预定的各项教学目标得以基本完成,
知识和技能目标方面,学生能较好地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中“我”由痛苦—绝望—平静—乐观的内心历程。
在过程和方法方面,培养学生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在写作中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从课文中得到感悟,勇敢面对生活。
2、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很好地激起了学生感情的波澜。
3、当然,因为本身教学经验的欠缺,这堂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文章中心的把握上,我没有给学生自由理解的机会,有把自己的意志加上去的嫌疑。这些都是我应该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的地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2 在沙漠中心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飞机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如果说飞机的发明和制造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难的漫长过程,那么飞行员的试飞和新航线的开辟也同样经历了 一段艰辛的时期。在20世纪初,飞机的制造技术还不完善,同时,天气预报也不准确, 信息技术也不发达,对于较早一代的飞行员来说,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开辟新的航线更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今天人们对于航空这一领域的探险已经很多了,今天的飞行员、机械师或者报务员已经不用冒险去应对各种各样见所未见的飞行障碍,他们只需要遵循仪表盘上指针的指示来操控飞机。然而对较早一代的飞行员来说,需要时刻关注舷窗外的景物变幻,“就算是一次轻松的航行,在航线上驾机的飞行员看到的也不会是单纯的风景。那些天地绚烂的颜色,风吹海面的波光粼粼,落日镕金的云霞雾霭,他根本就无暇欣赏,它们只能引起他的沉思,就像一名农夫在田间巡视,从万千的迹象里预见春天的步履、霜冻的威胁、雨水的来临。职业飞行员也一样,读解下雪起雾、良宵吉夜的迹象。飞机起初好像是要让他避开这些风险,其实是让他更严峻地面对自然巨大灾难的种种考验”。
课文所讲述的情形就发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位飞行员,文章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述。所节选的章节并没有涉及具体的飞行经历,也没有关于飞机的描述,飞机只是作者生活、思考与写作的工具,文章向我们展示的是因飞机失事而被困沙漠中的“我”的体验和思索。
沙漠吗?它曾经让我接触过它的心脏。那是在1935年一次飞往印度支那的长途飞行中,我发现自己像掉在陷阱里一样被困在埃及和利比亚交界的沙漠地带,我以为自己要死在那里了……
文章略去“我”在沙漠中艰难求生的日日夜夜,直接从生命之火渐熄开始讲述,用绝大部分篇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主人公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变化历程。
课文开门见山,直接呈现“我”所处的恶劣环境:“没有水汽的地方”,“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干渴、寒冷让人无法忍受,“我”遭受寒风的鞭打无处藏身。正常人落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会不堪忍受,何况这时的“我”巳经在沙漠中苟延残喘了几天几夜,生命的大限就要到了,“我”全身颤抖,跪倒在地……广漠恶劣的环境以及弱小无助的“我”形成鲜明的对比,全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很快融人其中,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
此时“我”的心情已经跌到低谷,但还是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我”采取措施来应对最直接的威胁——干渴和寒冷。“我”喝纯乙醚和90度的酒精来解渴,把身子埋在沙子里取暖。当“我”躺在沙坑里,只有脸露在外面,仰望星空的时候,情形出现了转变。当然,“我”即将干枯的生命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滋润,甚至出现了更不好的兆头:“喉咙发紧”,然而“我”的内心却感觉平静起来,“一种超越了任何希望的平静”。这一段是过渡段,不仅是“我”的内心从“难受”到“平静”的过渡,而且从全文结构来看,也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文章用很大篇幅描写“我”的心理活动,阐述人生的意义。
“我”的心理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来梳理。
一、回顾被困沙漠中的窘态,突然觉得“人受的苦还真不算多……”在绝望的深渊里,人发现了“自我”,“我感到,有一股图像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在大海深处,江河就平静了”。这是一种祥和的内心状态。
二、内心深处的感情流露,与朋友告别。虽然是一种无奈的告别,但是语气却轻松幽默:“如果人体不能忍受三天不喝水,那可绝不是我的错。” “我没料到人的忍耐力竟是如此短促。” “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言语间有一种调侃苦难的意味。接下来作者指出人与大地的关系就像婴儿被脐带拴在大地肚子上,并且表示“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提出“生活”的概念。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所谓的“生活”,并非一般意义的衣食住行,而是有着与生命、事业、责任、勇气、信念等相关的丰富内涵。
三、进一步阐释“生活”的含义。作为飞行员,飞行填满了生活,表面看来,“我” 的生活就是飞行,然而,生活又绝不能简单等同于飞行。飞行员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而是为了 “生活”而甘愿牺牲生命。“我们接触的是风、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即使被困在沙漠 中,生命即将消逝,作者也清醒地认识到,人来到沙漠,并不是为了看看绿洲,而是要把露水当作希望,把一口井当作信仰。作者把一切具体行动升华为对“生活”的追求。并将这种有追求、怀抱责任与理性的生活与芸芸众生的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相对比,揭示生活的意义。
四、抒发“我”死得其所、死而无憾的心情。对飞行员来说,“死亡”如影随形,但是“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同!”这片沙漠,是“我” 所奋斗过的地方。有人说,正如蒙田应该死在床上,莫里哀应该死在舞台上,拜伦应该死在战场上,圣埃克絮佩里就应该死在空中。圣埃克絮佩里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这种愿望,而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也这样做了。痴迷飞行,并不是喜欢冒险,而是因为热爱生活;无畏死亡,并不是看轻人生,而是因为热爱生命。“我一点也不喜欢斗牛士,我喜欢的不是危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作者通过将飞行员的勇敢与斗牛士的勇敢做对比,从而揭示了他一生所为之奋斗的“探险”的真谛。
然后,思绪回归,镜头转向现实,星光下一夜的思索结束,天渐渐亮起来了。这时候虽然“我”的思绪有点儿乱,但是内心坚定,坚定地求生,“上路吧”,叫上同伴,“我们 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生命一刻不停息,肩上的责任就一刻也不能卸下。
二、问题研究
1.作者笔下的“我”是不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作者在他的作品里塑造了许多“硬汉”形象,但他并没有神化和夸大这些人的力量和意志。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孤独、疲惫、恐惧,还有面对死亡时瞬间的绝 望与战栗。
课文中的“我”也是这样一个有着复杂情感的人。课文的总体感情基调是积极而坚定的,我们直观地感到主人公是一个乐观坚强的人。但是,需要注意,文中的很多细节也表现了主人公短暂的犹疑与彷徨。比如,他在沙漠中遭受寒风的“鞭打”,全身哆嗦得像筛糠,他不无绝望地想:“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我们能感受到他在这场与自然的搏斗中已居于下风。生命的大限就要到来,他的思绪已经陷人混乱,几乎没有力量来继续抵抗。而且“冻死的想法”让他难受,这时候的主人公对“死亡”还是心存恐惧的,他心情沉重,觉得延续生命的希望十分澉茫,甚至同伴找了几根枯枝生火取暖,他也觉得这是一堆“很快 就会燃尽的火”。
在那样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思绪是有些混乱的。在他的内心, 希望和失望几乎总是交替着出现:“我”快要渴死——尝试喝乙醚和酒精解渴——像吞了刀子下去;“我”快要冻死——把自己埋在沙子里取暖——“我”喉咙发紧,“这不是个好兆头”;“我”接受死亡逼近的现实,在绝望中整理思绪,与这个世界做最后的道别——但是当天快亮了时,“我”还是从沙子里伸出胳膊来摸一摸手边的布片是否被露水打湿,这反映了 “我”强烈的求生欲望——然而它是干的——“我”自我安慰:再等一等,露水到清晨才有——然而天大亮了,衣服一点儿也没有潮湿——“我”思绪有点儿混乱,“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我”对同伴也是对自己说:“上路吧!” “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 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所以,作者不仅仅是在与自然界抗争,也是在进行着自我内心的抗争。虽然他并不能说是一个完美的英雄形象,然而不管怎样,他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勇敢的人。正如作者赞扬同事吉尧梅时所说:“当他以造物的名义和死亡抗争的时候,就是勇敢的人。”
2.如何看待飞行员所从事的“冒险”事业?
飞行,是一个冒险的事业。在20世纪初,这项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更是让无数人为之狂热。能像鸟儿一样翱翔于空中,飞行员甚至是让人羡慕与崇拜的“英雄”,他们身上也多了传奇的色彩。本文作者虽然有着非同寻常的飞行经历,但他并不以此为写作的噱头,而是真实地抒写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告诉人们在空中俯瞰地球,才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在的这个星球,明确自己在宇宙中的定位,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与人生。
飞行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因为这个职业的特点是需要附加生命作为赌注,更是一个“冒险”的行为,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有勇气和意志去完成的。飞行员要有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者选择飞行作为自己的事业,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冒险”,而是因为他热爱生命,他希望将有限的生命投人到最有意义的事业中去,即使死亡也是“死得其所”了,为事业献身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作者将自己的职业同斗牛士相比较,认为自己是因热爱生命 而无畏死亡,因恪尽职守而勇于冒险,这与挑战生命的斗牛士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人类的大地》的其他篇章中作者重申了这个观点:“有人会把这种人和斗牛士、拳击手混为一谈,吹捧他们对死亡的轻蔑。但我却嘲笑对死亡的轻蔑。如果这种轻蔑不是出于公认的责任感,那他就是意志消沉或年少冲动的表现。”作者推崇的是一种崇高的意志、勇敢的精 神,是人之所以为人所要承担的责任。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崇高的飞行事业其实又是最平凡的事业。作者常常将自己的职业与农人、牧人、园丁等相提并论,“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同样农人也不是为了犁铧才去耕种。通过飞机,人们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谏”。飞机只是一个工具,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审视世界与自身,无论是飞行员还是农人,其人生真谏应该是一样的。飞机的尾翼滑过长空,就像农人的犁铧犁过大地。农人视土地为归宿,飞行员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人生短暂,最有意义的人生是履行职责的一生。平凡生活的平安和平静本来是唾手可得的东西,然而他们选择了更令人敬仰的存在方式,他们的心和夜航的飞机一起,翱翔在另一种对幸福和价值的理解中。他们重新定义着生之意义与死之价值。
练习说明
一 阅读课文,找出其中能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比如痛苦、绝望、乐观、平静等),从中梳理出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设题意图:理解课文内容,想象作者的处境。培养在阅读中找出关键语句、通过细节 刻画把握人物心理的能力。
解题思路:阅读全文,提取关键的信息,感受作者的内心变化。比如哪些地方表达了绝望的情绪,哪些地方反映出他内心还存有希望,哪些表达了强烈的求生欲,哪些表现了平静的思考……可以参考“课文研讨”中关于心理活动的梳理。
二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 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这些语句中比较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人物的思 想,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并且能够引发深入的思考。
解题思路:第1句中的“寒冷”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夜晚的沙漠里确实寒冷,二是因为极度缺水濒临死亡而产生的生理反应,更觉得寒冷难耐,另外还可以围绕随着“大限”的到来,“我”内心一种渐渐绝望的情感来理解。第2句中将“寒风”比喻成“平原上的骑兵”,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感受,并且在那样一种严酷的环境中,作者还能用一种比较风趣并不沉重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艰难处境,从中可以看出“我”具有一种乐观的精神。第3句将飞行员与农人做比较,揭示飞行员的职业本质。第4句表达了一种为事业而牺牲,死而无憾的心情。
三 课文揭示了一种新的“冒险”的意义。阅读下面作者在《人类的大地》其他章节中的几段话,联系课文写作背景和你的日常生活,讨论:你是如何理解“冒险”的意 义的?
我提到了几个人,他们属于那些似乎服从了一种崇高的使命,选择了沙漠或航空的人……
有人会把这种人和斗牛士、拳击手混为一谈,吹捧他们对死亡的轻蔑。但我却嘲笑对 死亡的轻蔑。如果这种轻蔑不是出于公认的责任感,那他就是意志消沉或年少冲动的表现……
他的伟大,在于他有责任感……他手中掌握着他们的痛苦和欢乐,对他也应参与的人 类崭新的建设事业负责。在他的工作范围以内,也对人类的命运尽一点点责任。
设题意图:激活思维,升华主题,引发学生对“冒险”以及“生之意义” “死之价值” 的思考。同时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解题思路:重要的是要理解“冒险”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寻求刺激的行为,不是说只要有胆量或者靠年少沖动就可以去实践的。作者并不是为了“冒险”而冒险,而是出于一种对责任的承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4张PPT)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系列精品教学课件(2012版)
22 在沙漠中心
圣埃克絮佩里
第一课时
圣埃克絮佩里(1900—1944),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优秀的飞行员,被称为“蓝天白云的耕耘者”,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代表作有:《南线邮航》《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小王子》。
咯 脐带
噎 犁铧
筛糠 真谛
遮蔽 卷土重来
幻影 芸芸众生
疲倦
躯壳
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注意字形 积累词语

shāi
zhēbì
huàn
píjuàn
qiào

líhuá

juǎn
yún yún

辐射:
筛糠:
真谛:
犁铧:
芸芸众生
死得其所:
卷土重来:
热传播的方式之一。
文中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翻土用的农具。
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积累词语
速读课文 整体感知
速读要求:
①默读,不要朗读,力戒回读。
②调整速度
③抓住内容要点、关键词句等进行阅读。
速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为题目加前后词语。
____在沙漠中心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自己的遇险经历的?其线索又是什么?

的感受和思索
本文主要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记叙顺序:时间 遇险——脱险——探险 线索:心里的变化
我向你发誓,就要发生什么事情了……
我向你发誓沙漠活跃起来了。我向你发誓,这种空旷,这种寂静,忽然比广场上的人声鼎沸更加让人感动……
我们得救了,沙地上出现了人的踪迹……
啊!我们曾经失去人类的行踪,曾经与世隔绝,曾经感到自己在世界上孤苦伶仃,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所遗忘,而现在,我们在沙地上,发现了人的神奇的足迹印在上面。
于是我们继续走路,突然我听到了一声鸡鸣。
超时空人物专访
1.你觉得沙漠可怕吗?为什么?(结合原文说明沙漠中心特点)
①天气已经很冷。
②可如今风越刮越猛。
③我发现在沙漠里根本没有藏身之所。
④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
⑤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儿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寒风中没有一点儿遮蔽。
⑥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
⑦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
你遇险后都碰到了哪些困难?
在这些困难中,你有了哪些生理上的不适?
①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②寒风越刮越猛,吹得我团团转。
③感到呼吸困难。
④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
①产生幻影
②感到疲倦
③呼吸困难
遇险后,你都展开了哪些自救活动?
①我试着喝了两三口纯乙醚,之后又喝了一点90度的酒精。
②我在沙地上挖了一个坑,我躺在里面,然后再用沙子盖住身体。
③“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面对着这些困难你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痛苦

绝望
平静
乐观


6. 你认为自己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得平静、乐观的原因是什么?
①我认为我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我的错。
②如果能够回去,我会卷土重来。
③我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④我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我不抱怨。
7.你怎样看待冒险?你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1)我认为,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2)我是个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的人。
第二课时
品味语言 体悟情感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
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沙漠里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将“寒风”比喻成“平原上的骑兵”)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
品味语言 体悟情感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品味语言 体悟情感
名言诵读、自拟感言
让我们从下面的名言中汲取心灵的力量。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
——罗曼·罗兰【法】
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契诃夫【俄】
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险恶的风涛。
——罗兰【中】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
——海明威【美】
如果走出沙漠的作者,想给大家说一句沙漠历险感言,他会说什么呢?请你站在作者的角度拟一句。
老师也拟了几句,请看:
①征服沙漠的不是眼泪,而是一颗勇敢坚强的心。
②苦难是一把双刃剑,给弱者的是打击,给强者的是力量。
我想为他写下这样
的一段碑文:……
1、为蓝天铺上道路,为人类插
  上翅膀。
2、你走了,带着心爱的飞机,
  我们还在原地等待,因为
  你的飞行还未结束。
3、生命不在于长短,重要的
  是是否值得,就让你高贵的灵魂永驻于蓝天之上。
4、我们相信死亡对你来讲不是
毁灭,而是重生。
最后老师想对大家说,现在你们还在温馨的教室里,或许还感受不到生活的艰辛,但是以后你们会经历种种困难。但不管怎样,都要像课文的结尾所写的那样:我们要继续走下去。即使身处沙漠中心,希望你们也不要忘了给自己点一盏心灯。只要心还亮着,世界就是明亮的!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在沙漠中心》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乙醚( ) 虫豸( ) 硌( ) 犁铧( )( )
脐带( ) 真谛( ) 噎( ) 筛糠( )( )
2.根据下列的解释,写出相关的词语。
(1)指死亡的期限。( )
(2)虫子。泛指虫类小动物。这里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
(3)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21世纪
(4)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3.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国家)作家 (人名),其代表作有 、 、 等。
4.本文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 ,在沙漠中他们遇到了 问题, 问题, 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主人公 、 的精神品质。
5.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句,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写道“ , ”展现了黄沙莽莽的雄奇瑰丽。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 ”一诗则表明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附:参考答案
1.mí zhì gè lí huá qí dì yè shāi kāng
2.(1)大限 (2)虫豸 (3)芸芸众生 (4)筛糠
3.《人类的大地》 法 圣埃克絮佩里 《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
4.痛苦—绝望—平静—乐观 寒冷 疲倦 缺水 坚强 勇敢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类文阅读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①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绝境。
②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③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④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⑤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⑥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樊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⑦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⑧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的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尤人,在绝境中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⑨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⑩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选文有改动)
鉴赏要点
本文采用举例论证,证明了在绝境中成功者能突破思想的束缚,超越常规,创造奇迹。
问题探究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
3.第⑥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从文章第⑧段来看,成功者和失败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5.文中说“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希望自己陷入绝境。可恰恰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敢于为自己创设绝境,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创造了辉煌。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韩信的“背水一战”,项羽的“破釜沉舟”。(参见[相关链接])对于这种自断后路故设绝境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相关链接]
(1)背水一战:韩信攻赵,让士兵背水列阵,置己方于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绝境,结果士兵个个奋勇向前,大败赵军。取胜后,有将士问背水列阵的缘故,韩信说:“大敌当前,只有后无退路,才能坚定战士拼死求胜的决心。”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
(2)破釜沉舟:项羽与秦军作战,领兵过河后,下令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弄沉,使士兵们陷于缺粮、无船、没有退路的绝境,以示不胜利不再回来的决心,最终大败秦军。
(据《史记·项羽本纪》)
附:参考答案
1.绝境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2.顺境往往会使人丧失斗志,不思进取(或“顺境往往会使人丧失豪迈与激情”),甚至贪图享乐,腐化、堕落。
3.举例论证。证明了在绝境中成功者能突破思想的束缚,超越常规,创造奇迹。
4.成功者能坚持不懈地努力,而失败者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5.观点鲜明,理由恰当,表述清楚即可。
三、中考回应
例1 (2010·河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殷墟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地下博物馆,有青铜、甲骨文等五个展厅。从平面上看,殷墟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造型取材于象形文字的“墉”(即城墙)字,建筑内容包括主体馆、广场、字坊。字坊高18.8米,宽l0米,取甲骨文“字”之形,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象征性建筑之一。作为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目前共有馆藏文物及辅助展品11300余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个方面。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殷墟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博物馆造型上的共同特点,并说说这种设计的好处。
共同特点:
好处:
(2)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带领游客们参观完殷墟博物馆后,要继续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段串联词,注意两个博物馆之间的联系,过渡自然。
解析 (1)考查概括能力。(2)写一段串联词属写作范畴,首先要找到两个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将其串联起来;其次过渡要自然,语句要通顺,不可太长。
示例 (1)共同特点:建筑造型都取材于一个汉字。好处:造型独特,彰显了两座博物馆的特点,富有文化内涵。(2)从殷墟博物馆的甲骨文展厅中,我们了解到了汉字的悠久历史。从甲骨文到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汉字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呢 下面让我们继续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例2 (2010·莆田)综合性学习,
音乐让不同国界、不同民族的人心灵相通,音乐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情感共鸣。生活中跳动着各色音符,让我们带着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来完成1~3题。
(1)某中学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做了一个关于音乐喜好的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统计表。从表格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调查统计表
喜欢曲类 革命歌曲 民歌 流行歌曲
人数 11人 18人 71人
(2)你班要举行“毕业晚会”,节目中二重唱《朋友》之后是独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假如你是晚会主持人,请你参考示例写几句串台词,把这两个节目连接起来。
参考示例:歌曲《我和你》与《中国话》的串台词
“我和你”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着一样的黄皮肤,说着一样的“中国话”。请欣赏独唱《中国话》。
(3)不少同学喜欢边听音乐边读书做作业,这个现象引起同学们的热议,有支持的,有反对的。班级为此举行了一次讨论会,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不超过60字)
解析 这是一道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1)认真读表,仔细观察,注意其构成,思考其含义,做好归纳概括。(2)写串台词考的是写作能力,要根据两首歌曲的内容,把这两个节日连接起来,语意要连贯,语言要顺畅。(3)阐述观点要旗帜鲜明,陈述理由要言之有据,能说服人、打动人。
示例 (1)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远比喜欢革命歌曲和民歌的学生多。/喜欢革命歌曲和民歌的学生比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少得多。/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更多。(喜欢革命歌曲和民歌的学生更少)(2)朋友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当你遭遇挫折时,朋友会告诉你,阳光总在风雨后。请欣赏独唱《阳光总在风雨后》。(3)支持。有人做过实验,听音乐的植物生长得更好。事实上,音乐可以使人放松,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反对。一心不能二用,音乐容易让人分心,边听音乐边读书做作业注意力必定不集中,学习效率自然不高。/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有的人听音乐会分心,有的人听音乐反而会提高学习效率,不能一概而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2在沙漠中心
圣埃克絮佩里
在这种没有水汽的地方,地上的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天气已经很冷了。我站起来走路,但很快我就哆嗦得受不了了。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我的牙床冻得格格作响,身子也抖得跟筛糠似的。我颤抖的手几乎抓不住电灯。我从前从不怕冷,而现在我却感到自己要冻死了,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
因为懒得在大热天带着我的橡胶雨衣,我把它扔在路上了。可如今风越刮越猛。我发现在沙漠里根本没有藏身之所。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在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寒风中没有一点遮蔽。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我躺下,又站起来。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我都得挨寒风的鞭打。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凶手的魔爪,我跪倒在地,脸埋在手心里,屠刀就在我头上!
过了一会儿,我才清醒过来。我站起身,笔直朝前走去,身子一直颤抖着!我在哪儿?啊!我刚离开,我听见普雷沃的声音!是他的呼叫唤醒了我……
我朝他走回来,一直哆嗦着,好像全身都在打嗝。我对自己说:“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我已经缺水缺得太厉害了。前天,还有昨天我独自出去走了那么多路!
冻死的想法让我难受,我宁可死在内心的幻影里。那个十字架,那些阿拉伯人,那些灯。不管怎么说,它们开始引起我的注意。我不喜欢像奴隶那样忍受鞭打……
我仍然跪在地上。
我们随身还带了一点药品。一百克纯乙醚,一百克九十度的酒精和一瓶碘酒。我试着喝了两三口纯乙醚,那就好像我吞了刀子下去。之后我又喝了一点九十度的酒精,这下总算是把我的喉咙封住了。
我在沙地上挖了一个坑,我躺在里面,然后再用沙子盖住身体。只有我的脸露在外面。普雷沃找到了几根枯枝,生了一堆很快就会燃尽的火。普雷沃不愿意把自己埋在沙子里,他宁可跺脚取暖。他错了。
我的喉咙发紧,这不是个好兆头,但我自我感觉好过一点了。我感觉平静,一种超越了任何希望的平静。我身不由己地踏上旅程,面对星空被绑在贩奴船的甲板上。但我或许还不是很不幸……
我不再感到寒冷,只要不动任何肌肉。于是,我忘了埋在沙子里的躯体。我不再动弹,永远都不会再感到痛苦。何况,说实在的,人受的苦还真不算多……在所有这些苦痛过后,剩下的就是疲倦和错乱的协奏了。一切都变成画册,变成有点残忍的童话故事……刚才,风驱赶着我四下乱窜,为了躲避它,我像困兽一样团团转。之后我感到呼吸困难:一个膝盖硌着我的胸膛。一个膝盖。我在天使的重负下挣扎。在沙漠里我从来都不是孤身一人。既然我现在不相信周围的一切,我不如缩在自己的躯壳里,闭上眼睛,不再动一根睫毛。我感到,有一股图像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在大海深处,江河就平静了。
永别了,你们这些我曾经爱过的人。如果人体不能忍受三天不喝水,那可绝不是我的错。我过去没想到自己对水源竟是那么依赖,我没料到人的忍耐力竟是如此短促。我们以为自己可以笔直朝前方走去,以为人是自由的……我们没看见把我们拴在井上的绳索,它像脐带一样,把我们和大地肚子连在一起。谁多走了一步,谁就得死。
除了你们的痛苦,什么我都不在乎了。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我这里说的根本就不是飞行。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同样农人也不是为了犁铧才去耕种。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我们接触的是风、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我不抱怨。三天来,我走了很多路,口干舌燥,在沙漠里寻找行踪,把露水当做希望。我力图找到我的同类,我忘了他们住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这才是活着的人的忧虑。我不能不认为它比在晚上找一家音乐厅要重要得多。
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他们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当他们空闲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来填满他们那些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呢?
有一次,在俄罗斯,我在一家工厂听到有人演奏莫扎特。我在文章中写到此事,结果我收到两百封诘难的信件。我并不责怪那些更喜欢在低级音乐咖啡馆听流行小调的人,他们根本不了解其他音乐。我只恨那些开这类音乐咖啡馆的人,我不喜欢他们让人沉沦。
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同!在这里,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死得其所!……
我没有一点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领略过一次海风的滋味的人,永远都忘不了这种滋养。不是吗?我的同志们?这并不意味着要过冒险的生活。这种说法有点夸张。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斗牛士,我喜欢的不是危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
我觉得天就要亮了。我从沙子里伸出一只胳膊。我手边有一块布片,我摸了摸,它是干的。再等一等。露水要到清晨才有。当天大亮了,而我们的衣服却一点也没有潮湿。于是我的思绪有点乱,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