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张PPT)
9
生物与非生物
人教鄂教版
四年级下册
孔雀
榕树
孔雀
榕树
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是没有生命的呢?
小狗
玩具狗
玩具狗
狗
玩具狗
狗和玩具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头、颈、躯干、四肢、尾部等身体结构
哺乳喂养
嗅觉灵敏
需要营养
能生长、繁殖等
哺乳喂养
嗅觉灵敏
需要营养
能生长、繁殖等
头、颈、躯干、四肢、尾部等身体结构
哺乳喂养,嗅觉灵敏,需要营养,能生长、繁殖等
头、颈、躯干、四肢、尾部等身体结构
哺乳喂养,嗅觉灵敏,需要营养,能生长、繁殖等
不能自主活动,人工控制,充电,工厂制造等
小狗
玩具狗
有生命
无生命
鲜花
人造花
有茎、叶、花等结构
需要水、阳光等
能生长和繁殖
会枯萎、死亡
有茎、叶、花等结构
有香味,需要水、阳光等,能生长和繁殖,会枯萎、死亡
有茎、叶、花等结构
有香味,需要水、阳光等,能生长和繁殖,会枯萎、死亡
人工添加香味,人工制成,不能生长、繁殖
鲜花
人造花
有生命
无生命
有生命
有生命
无生命
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呢?
有生命
无生命
有生命
无生命
有生命
无生命
生物
非生物
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植物
动物
物体
共同特征
植物
动物
生物
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
萌发
生长
开花
结果
物体
共同特征
植物
需要阳光、水等,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枯萎、死亡。
动物
生物
①
蚕卵
②
蚕幼虫
③
蚕蛾
④
蚕蛾交配
⑤
产卵
⑥
蚁蚕
⑦
吐丝结茧
⑧
蛹
生命周期
出生
生长发育
繁殖
死亡
卵
幼虫
蛹
成虫
蝴蝶
出生
获取营养
生长、发育
繁殖
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
物体
共同特征
植物
需要阳光、水等,获取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
动物
需要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生长、发育,能利用卵生或胎生等方式进行繁殖……
生物
物体
共同特征
植物
需要阳光、水等,获取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
动物
需要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生长、发育,能利用卵生或胎生等方式进行繁殖……
生物
需要获取营养,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
机器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
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生物的生存,离得开环境中非生物吗?
生物离不开环境中的非生物,金鱼得生活在水里,水草的生活也离不开水。
土壤给植物提供水分和支撑作用。动物呼吸需要空气。
土壤里的生物对周围的环境有影响或改变吗?
生物
其他生物
植物
动物
生物
非生物
其他生物
植物
空气
土壤
其他
动物
水
生物
非生物
其他生物
植物
空气
土壤
其他
动物
水
构成生物生活的不同环境
生物
非生物
人类和动植物的家园
其他生物
植物
空气
土壤
其他
动物
水
构成生物生活的不同环境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生物与非生物》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四年级
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描述生物的共同特征。(二)科学探究1.
能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并通过对具体现象的观察、比较,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等方面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
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类比等方法,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特点。描述生物的特征。(三)科学态度1.
能根据自己的发现,如实陈述观察到的现象;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睡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2.
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体会到多种多样的生物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教学重点: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描述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类比等方法,描述生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5min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单元页引入】围绕绿孔雀图片展开话题,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
提问:你认识这种动物吗?对于它你都了解些什么呢?
【预测:学生能从孔雀的分类、生活环境】同学:孔雀属于鸟类,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这只孔雀应该是雄性的孔雀,因为它羽毛的的颜色特别丰富,还会开屏,来吸引雌孔雀。观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视频,引出单元主题
提问:在热带雨林里你都看到什么了?
【预测:学生能说出大象、孔雀,还有山、水、树等】同学1:在热带雨林中生活着孔雀和大象,还有山。同学2:有小溪,我觉得还会有小鱼生活在水里,还会有水蛇。同学3:热带雨林中还生长着高大的榕树,而且空气中有许多的水汽,地面很潮湿,树根都长苔藓和蘑菇了,还有许多叶子很大的植物。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提问:对于《环境中的生物》,你们有什么想要研究的问题吗?【预测:学生能提出关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同学1:什么是生物呢?生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学2:环境中除了生物还有其他的东西吗?同学3:生物与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有什么区别呢?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和植物所具有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进入本单元的学习。【课题页引入】根据课页提出问题:图片中有什么物体?这些物体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是没有生命的?【预测:学生能说出自己判断物体是否有生命的依据】同学1:我觉得像河边的鸟一样,会动的就是有生命的。石头,土壤这些不会动的是没有生命的。同学2:我不太同意你的看法,植物虽然不会动,但也是有生命的,我觉得植物也是生物。同学3:我也有不同的看法,虽然河里的水会流动,但它是没有生命的,如果把水放在一个盆里它就不会动了,不能因为水会流就说她是有生命的。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教师准备的反映自然界中既有生物也有非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物体特点(区别)进行思考。
(二)科学实践活动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比较小狗和玩具狗、鲜花和人造花,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狗与玩具狗①谈话:你家的小狗有什么特点?【预测:同学分享自己家的狗,总结狗在身体结构和行为活动的特点】同学: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柯基,小脑袋上的有一对尖尖的小耳朵,四肢短短的,夏天的时候会吐舌头散热,冬天会换毛,特别活泼,经常和别的狗一起玩耍。它很聪明,我们训练它接飞盘,它还能按照人的命令坐下和握手。②提问:小狗和玩具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同学1:玩具狗和狗长得很像,它们都有头、颈、躯干、四肢和尾,身体表面都有毛。同学2:我们学习过动物的分类,狗属于脊椎动物,靠哺乳喂养。同学3:小狗每天都需要吃东西,会跑会跳,还可以通过嗅觉找东西,生长和繁殖后代。这些都是小狗的特点,玩具狗没有这些特点。同学4:玩具狗是工厂生产出来的,需要人来控制,你让他怎么动,他就怎么动。不能繁殖后代,不能长大。谈话:你们都非常善于观察,能够准确找到玩具狗的特点。你能说说,狗和玩具狗哪个是有生命的,那个是没有生命的呢?同学:小狗是有生命的,玩具狗是没有生命的。(2)鲜花与人造花①提问:鲜花和人造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预测: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狗与玩具狗的特点的分析,能对比的说出鲜花和人造花的异同点】同学1:我发现鲜花和人造花的相同点是都有茎、叶、花这些结构。同学2:它们的不同点是,鲜花是植物,植物生长在土壤里,有根、茎、叶,有的还会开花,花有香味,凋谢后会结果实和种子。植物是有生命的,可以用种子繁殖,需要浇水才能成活。同学3:鲜花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和肥料。如果缺乏营养叶子就会变黄甚至死亡。同学4:而人造花是没有生命的,由人工制作的,香味也是人工添加的,不能生长和繁殖。(3)教师小结:在刚才观察的四种事物中,小狗和鲜花是有生命的物体,玩具狗和人造花是没有生命的。找一找身边的环境中,那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提问:你能在我们身边的环境中,找到像小狗和鲜花这样有生命的物体,以及像玩具狗和人造花这样没有生命的物体吗?【预测:通过刚才对两组物体的分析,学生能发现有生命的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依据这个判断依据分析周围物体。】同学1:花盆里的绿萝是有生命的物体,课桌椅子这些都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同学2:森林里的鸟类和大树是有生命的物体,但土壤、岩石和空气都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同学3:池塘里的金鱼和荷花是有生命的物体,池塘里的水和淤泥是没有生命的物体。教师小结:植物和动物等是有生命的物体,它们是生物;土壤、岩石、水等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它们是非生物。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1)对研究方法的思考提问:植物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属于生物。那么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你想怎样探究生物的共同特点呢?【预测:学生能在刚才的学习中掌握先找每一项的特点,在找共同点的研究方法,并能够运用不同的梳理形式帮助整理信息。】同学: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我们可以像刚才总结小狗和玩具狗的相同点那样,先看看植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再看看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最后找出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就能知道生物的共同特点了。物体共同特征植物动物生物植物的共同特点提问:向日葵是植物大家庭中的一个品种,它的这些特点是不是其他植物也具备呢?植物还有没有别的共同特征吗?【预测:根据学生学过的知识能找出不同种类的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同学1:植物都会生长,繁殖和死亡,比如我们之前学的凤仙花,就是从种子开始萌发,逐渐生长、开花,然后结种子,种在校园里的凤仙花到了秋天就逐渐枯萎死亡了。有的植物不用种子也可以繁殖,比如土豆。同学2:我们学习过植物种子的萌发,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萌发。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土壤和肥料,在野外的植物没有人来施肥,它们的落叶腐烂后就是它们的肥料。同学3:在养护植物的时候我们还发现,植物需要阳光,但是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光照时间不同。(3)动物的共同特点提问:探究完植物的共同特征,让我们再来看看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吧。你还记得动物的分类吗?同学: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例如哺乳动物属于脊椎动物,而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预测:有了植物共同特征的基础,学生能比较快速的找到动物生长过程中都有哪些特点】同学1:牛是哺乳动物,所以牛宝宝的出生后先通过母乳获取营养。牛宝宝长大后就会变为吃草,来获取营养,不断的生长、发育,长大后就要繁殖后代。同学2:我们刚学习完的蚕和牛宝宝一样,都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蚕需要通过吃桑叶获取营养,不断的蜕皮长大,结茧后变成蛹,再变成蚕蛾,变成蚕蛾后要交配产卵,产生后代。同学3:老师我知道,鸟类也有着相同的生长过程。通过蛋孵化出来的小鸟最开始需要鸟妈妈抓虫子喂给它,长大后就可以自己找果子和食物。同学4:我还观察到动物会通过粪便排出身体里的食物残渣,到了冬天,有的动物还会冬眠。同学5:老师,我还要补充,动物也会繁殖,例如我们之前学习的蚕可以通过卵来进行繁殖,哺乳动物可以通过胎生的方式进行繁殖。(4)生物的共同特点提问:是否能总结出植物和动物的共同特征呢?【预测:学生能找出动植物特点中,具有相同意义的生命活动】同学:植物和动物都是生物,它们生存都需要养分,能生长、发育,能繁殖,能适应环境。教师小结: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等具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能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适应环境。这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岩石、土壤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非生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不能繁殖。机器人能下棋、打扫房间,甚至能回答问题,他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为什么?提问:机器人可以独立完成这么多的活动,那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你能说说理由吗?【预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判断】同学1:我认为机器人是非生物,虽然它完成各种动作,但那是在人的控制下完成的,并不是他自己主动去做的。同学2:我同意你的观点。机器人需要靠电池才能工作,是人们用金属制造,不能自己繁殖,也不能长大,因此它不是生物。设计意图:根据植物和动物在生命周期中的特征,利用归纳法,先归纳出植物的共同特征,再归纳出动物的共同特征,进而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得到生物的共同特征后,在第四个环节用演绎法进行机器人是否是生物的探究,发现机器人不能生长,不能从外界吸收营养,不能繁殖等等,与生物的特征不符,所以机器人不是生物。
(三)拓展与应用
【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提问:生物的生存,能离得开环境中的非生物吗?它与环境中的水、空气等非生物又有什么关系呢?同学1:我觉得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中的非生物,比如金鱼得生活在水里,水草的生活也离不开水。同学2: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和空气。植物的根要深入土壤吸收水分,土壤还能起到支撑的作用。而动物需要呼吸,如果没有空气动物就没有办法活下去。2.生物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提问:土壤里的这些生物对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影响或改变吗?你能具体说说吗?同学1:蚂蚁、蚯蚓等动物在土壤中生活的时候,它们的活动可以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气,可以让植物根更好的的生长。同学2:我也认为生物会对非生物产生影响,掉落的坚果和树叶会逐渐的腐烂,腐烂后可以使土壤变更加肥沃。3.教师总结:蚯蚓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排出物还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可以促进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动物的呼吸改变着大气成分和含量,生物也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等等。所以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是会影响或者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的。
(四)总结
教师总结①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有着像植物、动物等这样的生物,也有着像水、空气、土壤等这样的非生物。②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发现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而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同时还知道了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非生物构成了生物生活的不同环境,而生物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③生物与非生物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类和动植物的家园。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小狗
玩具狗
鲜花
人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