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3.7 压强(培优)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3.7 压强(培优)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2 18:3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7压强
一、选择题
1.(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是(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A,B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2.(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圆柱形实心均匀物体A、B高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A、mB。密度分别为ρA、ρB,两物体重叠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图甲中,设A对B的压强为p1,B对桌面的压强为p2。图乙中,设B对A的压强为p3,A对桌面的压强为p4,则下列比例关系正确的是(多选)(  )
A.p1∶p2=(mAρA)∶[(mA+mB)ρB] B.p1∶p4=mA∶(mA+mB)
C.p2∶p4=(mBρA)∶(mAρB) D.p2∶p3=[mA(mA+mB)ρB]∶(m2BρA)
3.(2020·浙江八年级月考)一个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将这个木块切割成27个等大的正方体小木块,取出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
A.1/3P B.P C.3 P D.9 P
4.(2020·浙江九年级开学考试)如图A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如图B所示,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Δp甲、Δ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Δp甲>Δp乙 B.p甲<p乙,Δp甲<Δp乙
C.p甲>p乙,Δp甲>Δp乙 D.p甲>p乙,Δp甲<Δp乙
5.(2020·绍兴市·浙江邵外八年级开学考试)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若往隔板两侧分别加入一定量两种不同的液体,其中不能比较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
A. B.
C. D.
6.(2020·浙江九年级月考)声音在某种气体中的速度v的表达式,可以只用气体的压强p、气体的密度ρ和没有单位的比例常数k表示,已知力的单位既可写成N也可以写成kg·m/s2,根据你所学的物理思维与方法,判断下列各表达式中可能正确是( )
A. B. C. D.
7.(2020·浙江九年级期中)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和,且。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且。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0·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 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P甲、P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2020·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图像法是利用图像这种特殊且形象的工具, 表达各科学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或规律的方法。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
A.ρ1>ρ2 B.R1>R2
C.υ1>υ2 D.p1>p2
10.(2019·浙江丽水市·高照实验学校八年级开学考试)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 ( )
A.压力变小 B.压力变大 C.压强变小 D.压强变大
二、填空题
11.(2020·浙江九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盛有饮料,瓶盖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________(填“大”或“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 _________(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12.(2015·浙江宁波市·八年级期中)如图,长方体冰块熔化成水后,对底面的压力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2021·浙江)一块实心的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在水中,固定在容器底(如图)。冰块熔化过程中(不考虑水的蒸发和湿度的影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台秤的示数将______(填“增大”、“减不”或“不变”)
14.(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容器内有水,有一塑料试管下面挂一小铁块,浮在水面上(如图),现将小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浮在水面,则容器中液面将______(选填“上升”、“不降”、“仍在原处”)试管外壁上A点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少”或“不变”)。
15.(2020·浙江台州市·)长方体物块A、B的高和底面积如图甲所示。把它们放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如图乙所示。则在乙图中,A、B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较大的是_____。按图甲把A、B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较大的是_____
三、探究题
16.(2019·浙江七年级期末)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被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他采取的调节方法是_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多次改变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
A.酒精()
B.植物油()
C.盐水()
17.(2020·浙江丽水市·七年级期末)用如图甲所示液体压强计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已知水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
(1)如图甲,轻按橡皮膜,橡皮膜向内凹陷,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
(2)通过比较A、B两实验可知,液体深度是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则液体深度是指_______(填字母);
A.液面到金属盒中心的距离 B.容器底部到金属盒中心的距离
(3)通过比较B、C两实验,可得到结论:________。
18.(2020·浙江绍兴市·七年级期末)小梦乘坐竖直升降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刚上升时有一种向下沉的的感觉,快到六楼时却有一种向上飘的感觉。小梦猜想这种感觉应该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有关。于是小梦把压力传感器放在电梯地板上,将一物体放在压力传感器上,探究电梯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变化,每隔1s记录一次数据,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t/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压力F/N 10.0 11.5 11.0 10.5 10.0 10.0 10.0 10.0 9.5 9.0 8.5 10.0
(1)根据上表数据,请在图中绘制出电梯整个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____
(2)分析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__N,由图象还可以获取的信息有____(写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因为FA=PSA、FB=PSB,SA>SB而压强相等,所以底面积大的,压力大,所以FA>FB,故A错误。
B.沿图中虚线割去一半,质量会减小一半,则压力减小一半,而接触面积不变,所以压强都减小一半,所以PA=PB,故B错误。
C. 压强公式
因为PA=PB、hA所以
ρA>ρB
故C正确。
D.割去后质量减少,则压力减小,而接触面积不变,所以压强也会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2.BD
【详解】
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F=G=mg,由 、V=Sh可得,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是 ;由图甲知道,A对B的压强是
p1=
B对桌面的压强是
p2=
由乙图知道,B对A的压强是
p3
A对桌面的压强是
p4=
所以
p1:p2=
p1:p4=
p2:p4=
p2:p3=
故选BD。
3.A
【详解】
原来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G,对地面的压强:
平均分成27个小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每个小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

平均分成27个小正方体,如图所示:
则每个小正方体的底面积为
每个小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故选A。
4.C
【详解】
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甲乙压强相等,根据,可以判断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所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甲乙是长方体,当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甲的受力面积减小,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乙的受力面积增大,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由于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旋转后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即p甲>p乙;压强的变化量
因为面积变化相同,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所以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即Δp甲>Δp乙。
故选C。
5.D
【详解】
A.图中左右两边液体到橡皮膜的深度相同,橡皮膜向右凸起,说明左边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较大,由得,左边液体密度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右边液体到橡皮膜的深度较深,而橡皮膜向右凸起,说明左边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较大,由得,左边液体密度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右边液体到橡皮膜的深度较深,而橡皮膜的形状为发生改变,说明两边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一样大,由得,左边液体密度较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右两边液体到橡皮膜的深度较深,橡皮膜向左凸起,说明左边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较大,深度深的压强大,无法判断两边液体的密度问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
传播速度v的单位m/s,密度ρ的单位kg/m3,p的单位,所以的单位是,的单位是m/s,k无单位,所以的单位与v的单位相同。
故选A。
7.A
【详解】
设两容器的液面高为h,甲容器底部压强为p1=ρ1gh,乙容器底部压强为p2=ρ2gh,已知甲乙两容器底部压强p1:p2=1:2,得

设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面高为h1;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面高为h2;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1体中底部压力为F1,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底部压力为F2,甲容器底部压力
乙容器底部压力
已知两容器底部面积;甲、乙两容器各放入A球、B球后,两容器底部压力
故可得
得出

要比较A球与B球的浮力大小,只要求出A球与B球所排开液体体积大小, 然后比较浮力大小;A球所排开的体积为
B球所排开的体积为
A球的浮力为
B球的浮力为

将①式代入②式得
用③式
显然

故选A。
8.A
【详解】
(1)由图知,A、B所处的深度hA>hB,而A.B两点压强相等,即pA=pB,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ρA<ρB;
(2)设A.B距离杯底的高度为h,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底甲=pAρAgh,
p底乙=pBρBgh,
因为
pA=pB,ρA<ρB,
所以
pAρAgh所以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底甲因为烧杯是直壁容器,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
设液体重分别为G甲、G乙,烧杯底面积为S,
p底甲=,
p底乙=,
可得:
<,
两烧杯内液体重:
G甲(3)因为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F=G杯G液,
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F甲=G杯G甲,
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F乙=G杯G乙,
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F甲因为p=、受力面积相同,所以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甲故选A。
9.B
【详解】
A.根据ρ=可知,在物体的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由图象可知ρ1>ρ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R=可知,在电压相同时,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由图象可知R1<R2,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υ=可知,在时间相同时,路程越大,速度越大,由图象可知υ1>υ2,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p=可知,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由图象可知p1>p2,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
从揉团到压扁过程中,烧饼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则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大,根据p=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故选C。
11.大 不变
【解析】
试题分析: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的密度不变时,瓶子倒放与正放时相比深度增加,液体对瓶底的压强也变大;因为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12.变小 变小
【详解】
[1]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重力G不变;冰熔化前,冰对底面的压力等于冰的重力G;设冰熔化后,容器的底面积为S,水的深度为h,如图所示:
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由得,此时水对底面的压力为:
即对底面的压力变小;
[2]因为冰熔化后,对底面的压力变小,并且水的受力面积大于冰的受力面积;根据可知,对底面的压强变小。
13.减小 不变
【详解】
[1]冰化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由ρ=可知体积变小,所以冰化水后液面下降,由p=ρgh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减小。
[2]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则容器对台秤的压力不变,台秤的示数将不变。
14.仍在原处 变大
【详解】
[1]如图所示和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均为漂浮,由漂浮条件可知
F浮=G
总重不变,两种情况下受到的水的浮力不变,由F浮=ρ水V排g可知两种情况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容器中液面将不变。
[2]排开水的总体积等于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加上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二者排开水的总体积等于试管排开水的体积;两种情况下排开水的总体积不变,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排开水的体积变大,试管A点所处深度变大,由p=ρgh可知试管A点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15.B B
【详解】
[1]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根据p=ρgh,第二种情况下物块B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大,受到的液体压强就大。所以
pA<pB
物体B下表面的面积大于物体A下表面的面积,由F=pS可知
FB>FA
[2]由乙图可知,A、B两物块放在水中时,物块A处于漂浮,物块B处于悬浮,所以由浮沉条件可知
ρA<ρ水,ρB=ρ水
ρA<ρB
物块在水平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即
F=G=mg=ρVg
所以长方体物块对地面的压强
p==ρgh
因为物块A、B的高度相同,所以对地面的压强
pA<pB
16.B 不可靠,因为实验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探究液体深度与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C
【详解】
(1)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重新安装,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B符合题意;
(2)由图丙和图丁所示实验可知,实验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不能根据图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而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3)改变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即变量为液体深度,故是探究液体深度与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4)由公式可知相同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故高度差最大的是盐水,故C符合题意。
17.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A 在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详解】
(1)[1]按压橡皮膜,橡皮膜发生了形变,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2]实验中液体深度是指液面到金属盒中心的距离。
(3)[3]观察BC两次实验,金属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液体的种类不同,即液体密度不同,可以得出结论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点睛】
液体压强的特点
18. 10 信息有:在0~1s,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大于重力,做加速运动;4~7s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等
【详解】
(1)[1]利用“描点法”,绘制出电梯整个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2)[2]由图像可知,电梯未上升时,物体对传感器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物体的重力为10N。
[3]由图像还可以看出,当压力和重力相等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4~7s电梯匀速上升。在0~1s,地板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大于重力,物体做加速运动等。
【考点定位】
压力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