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时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1) 
总复习 
数学四年级下册(RJ) 教学课件 
10 
 思维导图 
 根据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5×68=340 
 ( )÷ ( ) = ( ) ( ) ÷ ( ) = ( ) 
 450÷50=9 
 ( ) × ( ) = ( ) ( ) ÷ ( ) = ( ) 
 350-124=226 
 ( ) + ( ) = ( ) ( ) - ( ) = ( ) 
340 5 68 
340 68 5 
 50 9 450 
450 9 50 
 350 226 124 
 124 226 350 
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数+加数=和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四则运算 
什么是加法、减法、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因数×因数=积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什么是乘法,什么是除法?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四则运算间的关系 
加 法 
逆运算 
减 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 法 
逆运算 
除 法 
四则混合运算 
算式里没括号 
算式里有括号 
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只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有小括号和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简单练习 
1.填一填。 
 在计算45-12×2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如果想要改变运算顺序为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必须使用( ),改变后的算式是( ),结果是( )。 
乘? 
减? 
21 
括号 
(45-12)×2 
66 
2. 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分别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54+38=92 
? 
? 
 
75-29=46 
? 
? 
 
63×30=1890 
 
864÷24=36 
? 
? 
92-54=38 
92-38=54 
75-46=29 
29+46=75 
1890÷63=30 
1890÷30=63 
864÷36=24 
24×36=864 
3.填一填。 
 ( )比374多198。 
 一个加数是351,和是936,另一个加数是( )。 
 一个数除以38,得29余6,这个数是( )。 
572 
585 
1108 
中等练习 
 1.四年级学生准备折1000个纸鹤,已经折好了760个,剩下的让4个小组的学生继续折,每个小组有6人,平均每人折多少个? 
 (1000-760)÷4÷6 
=240÷4÷6 
=60÷6 
=10(个) 
答:平均每人折10个。 
2.长江旅行社推出东湖一日游,票价方案如下所示。 
方案一:成人票:120元/人 儿童票:80元/人 
方案二:团体票:4人及4人以上,100元/人 
①小娜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旅游,怎样购票最省钱? 
方案一: 
 120×4+80 
 =480+80 
 =560(元) 
方案二: 
 5×100=500(元) 
480 < 500<560 
答:选择方案三最省钱,买4张团体票、1张儿童票最省钱。 
方案三: 
 100×4+80 
 =400+80 
 =480(元) 
长江旅行社推出东湖一日游,票价方案如下所示。 
方案一:成人票:120元/人 儿童票:80元/人 
方案二:团体票:4人及4人以上,100元/人 
②如果有3个成人,3个小孩,怎样购票最省钱? 
方案一: 
 120×3+80×3 
=360+240 
=600(元) 
方案二: 
 6×100=600(元) 
560 < 600 
答:选择方案三最省钱,买4张团体票、2张儿童票最省钱。 
方案三: 
 100×4+80×2 
=400+160 
=560(元) 
拓展练习 
小英在做(4800÷75+□)×12时,由于粗心没有注意题目中的括号,最后算出的结果是208。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分析:这是一道逆向推理的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里的数。先把小英写错的算式写出来是4800÷75+□×12=208,然后根据这个错误的算式,可以逆推出64+□×12=208,再逆推出□×12=144,所以□=12。因此正确的算式是(4800÷75+12)×12,再根据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得出正确的结果。 
4800÷75+□×12=208 
□×12=208-4800÷75 
 =208-64 
 =144 
□=144÷12=12 
正确结果: 
 (4800÷75+12)×12 
=(64+12)×12 
=76×12 
=912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用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 
160 
880 
20 
× 
230 
62 
× 
31 
÷ 
550 
+ 
2. 四年级3位老师带领98名同学去公园春游。 
成人票:40元/人 
儿童票:20元/人 
团体票:30元/人 
【10人以上(含10人)】 
(1)怎样购票最便宜?至少需要多少元? 
(2)如果小明一家和姑姑一家总共4名孩子、6名大人一起去玩,他们拿出300元买门票够吗?应该怎样买? 
数学四年级下册(RJ) 教学课件 
谢谢! 
第 2 课时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2) 
总复习 
数学四年级下册(RJ) 教学课件 
10 
 思维导图 
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 
61 
75 
208 
136 
- 
72 
32 
× 
2304 
[208-(61+75)]×32 
227 
153 
- 
401 
74 
475 
25 
÷ 
19 
+ 
[401+(227-153)]÷25 
我们都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典型例题: 173+57+43+27 
1. 加法的运算定律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 a-(b+c) 
反之: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a-(b+c)=a-b-c 
典型题目: 128-73-27   
 128-(28+63) 128-28+72 
我们都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2. 减法的性质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 
 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 
 分别相乘,再相加。 
(a+b)×c=a×c+b×c 或者 a×(b+c)=a×b+a×c     
典型题目: 25×32 75×101 
3. 乘法的运算定律 
我们都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我们都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被除数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 
 a÷b÷c= a÷(b×c) (b和c均不等于0) 
 反之: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依次除以这两个因数。 
 a÷(b×c)=a÷b÷c (b和c均不等于0)   
 典型题目: 1800÷25÷4 560÷28 
4. 除法的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 
 a-b-c=a-(b+c) a-b-c=a-c-b 
运算定律 
乘法:乘法交换律 a×b = b×a 
 乘法结合律 (a×b)×c = a×(b×c) 
 乘法分配律 (a+b)×c = a×c+b×c 
除法:除法性质 
 a÷b÷c = a÷(b×c) a÷b÷c = a÷c÷b 
利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一些。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113-56+44=113-(56+44) 
 21×99+1 = 21×100 
 (25+11)×4 = 25×4+11 
 25×16 = 25×4×4 
简单练习 
(×) 
(×) 
(×) 
(√)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一说分别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3.6+8.59+6.4=3.6+ +8.59 
(2)(25.8+7.5)+2.5= +( + ) 
(3)42×4×25= × ( × ) 
(4)(125+70)×8=8× +8× 
(5)(b+20)×3= × + × 
6.4 
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25.8 
7.5 
2.5 
加法结合律 
42 
4 
25 
乘法结合律 
125 
70 
乘法分配律 
b 
3 
20 
3 
乘法分配律 
中等练习 
1.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142+914+58+86 
(2)35×125×8 
(3)356-127-73 
(4)75×101 
=(142+58)+(914+86) 
=200+1000 
=1200 
=35×(125×8) 
=35×1000 
=35000 
=356-(127+73) 
=356-200 
=156 
=75×(100+1) 
=75×100+75×1 
=7500+75 
=7575 
 2. 新学期,四(1)班转来3名新同学,学校为他们买了3套新桌椅,每张桌子68元,每把椅子32元,请你帮学校算一算,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68+32)×3 
=100×3 
=300(元) 
答:一共需要花300元。 
你有几种解答方法?想一想怎样计算更简便? 
 3.育红小学四年级师生共204人,准备包车去春游,每人25元,带队老师带6000元够吗? 
 204×25 
=(200+4)×25 
=200×25+4×25 
=5100(元) 5100<6000 ,够 。 
拓展练习 
 1.用计算器计算“1235×49”时,发现键“4”坏了。如果还用这个计算器,你会怎样计算?请写出对应的算式。 
1235×7×7 
1235×20+1235×29 
1235×50-1235 
答案不唯一 
2. 巧算:36×111+888×8。 
 36×111+888×8 
=36×111+111×8×8 
=36×111+111×64 
=111×(36+64) 
=111×100 
=11100 
学习了运算定律要注意: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结合算式中具体数据的特点,合理利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一些。 
练习二十五,第6题。 
数学四年级下册(RJ) 教学课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