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3 15: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肥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
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处在大河流域的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列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
正确的是
A. B. C. D.
2.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
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
A.妇女 B.公民 C.外邦人 D.奴隶
3.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
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
D.拜占廷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4.以下属于古代美洲地区文明代表的是 ①马里文明 ②阿克苏姆文明 ③阿兹特克文明 ④印加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由此可知
A.阿拉伯帝国信奉基督教
B.阿拉伯人依靠基督教扩张
C.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
D.苏丹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
6.中世纪西欧的封臣效忠封君:“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
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
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最关键因素是
A.权力 B.封土 C.军队 D.宗教
7.中世纪,很多德意志、尼德兰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市镇发展成为自由城市。各个自由城
市都有自己的政府、法律、法庭、货币以及自己的军队。中世纪的自由城市
A.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B.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C.是导致封建割据的根源
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8.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等农
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也流入世界各地。这说
明新航路的开辟
A.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经济腾飞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促进新旧大陆经济高速发展
D.改善了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9.14世纪以来,欧洲在发现了“人”的基础上又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10.有学者指出,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这里“现代化”指的是
A.《大宪章》的颁布
B.议会制度的出现
C.君主立宪制确立
D.责任内阁制形成
11.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黑人男子遭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引发了
美国大批民众尤其是非洲裔民众的大规模抗议活动,种族歧视再度成为热点问题。追
溯1787年宪法,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是
A.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政体
B.黑人按3/5人口折算
C.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不承认奴隶制度的存在
12.英国最初的工厂大都建在河流和山谷附近,后来工厂开始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城镇迁移,
向各行各业扩展。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条件是
A.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珍妮机的问世
D.交通工具的革新
13.1871年3月18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妄图解除国民
自卫军的武装。工人群众发动起义,很快市民选举产生了自治政府。这个政府
A.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而建立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共产党宣言》思想的具体理论实践
D.提出了国际工人运动第一个战斗纲领
14.玻利瓦尔在书信中写道:“我被送到欧洲学习……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
伏尔泰等人。”由此可见,拉美独立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A.西、葡殖民者的压迫
B.拉美殖民地经济发展
C.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D.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15.亚洲的觉醒时期与以前民族解放运动相比,亚洲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的不同是
A.亚洲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B.亚洲地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亚洲国家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D.亚洲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摘编自《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 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
时 间 1750年 1800年 1850年
城市人口(%) 21.0% 27.5% 52.0%
农村人口(%) 79.0% 72.5% 48.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5分)说明“荷兰和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近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6分)
1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借古喻今”的含义及这样做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6分)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4分)
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英战争结束后的)1816年,为了抵制英国商品的倾销,保护本国工业,美国政府颁布了《关税法》,据此连续3年对棉纺织品征收了25%的关税,从而使本国轻工业特别是棉纺织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从19世纪20年代起,棉纺织业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也是世界上生产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在它的带动下,其他产业蓬勃兴起,特别是1843-1870年的“北方工业起飞”,铁路修建、重工业发展尤为迅速……1860年,美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国家。到1880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德两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摘编自[美]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史——从旧石器时代至今》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早期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19世纪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
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材料二 1914年6月,一战爆发。8月,北京政府颁布的《局外中立条规》,宣告中国恪守中立,一切事宜,均按国际公法办理。
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而致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8月中国正式对德宣战。中国随即收回德奥在华特权,掀起对协约国的修约谈判。
——摘编自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对中国政治、经济所产生的影响。(4分)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5 CBCDC 6—10 BADCC 11—15 BABCC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
16.(15分)
(1)原因:对黄金的追求。(2分)
影响: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3分)
含义:西、葡掠夺的贵重金属为英、荷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4分)
(2)原因: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或工业革命后大大加快);工业革命;圈地运动的推动。(6分)(每个要点3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7.(16分)
(1)含义:借古希腊、罗马文化抨击教会,创立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2分)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古希腊罗马文化具有人文主义精神;教会势力的强大。(4分,任意两点4分)
(2)意义:解放了人们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文化教育发展。(6分,任意三点6分)
(3)主要观点:自由、平等;相互制约。(4分)
18.(12分)
(1)特点:贸易保护意识强,棉纺织业发达。(4分)
(2)原因:美国政府的保护(颁布《关税法》);美国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阔;棉纺织业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便于采用新技术(任意4点得8分)
19.(12分)
(1)原因:美国希望参与争霸、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战争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8分)
(2)影响:政治: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爆发了五四运动。
经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