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二 非洲蝗灾 2021届高考生物热点押题训练
材料:2019年年底至2020年初,起源于非洲东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的沙漠蝗灾爆发,此次沙漠蝗虫的爆发是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25年来最为严重的蝗虫灾害对于肯尼亚则是70年来规模最大的害虫威胁。根据2月10日FAO(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监测的蝗虫更新情况来看,沙漠蝗已蔓延至乌干达和坦桑尼亚,非洲之角的繁殖仍在继续,这将导致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的蝗虫进一步增加
目前受灾区域进一步扩大,非洲之角、沿红海海岸的两岸区域、亚洲西南部均作为重点区域,其中以非洲之角沙漠最为严重。FAO称非洲之角沙漠蝗在3月和4月将形成新的种群,对该区域的粮食安全和生计将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国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1.2020年东非地区蝗灾肆虐,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未见,面对蝗灾我国不仅派出专家还援助药械,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蝗虫的遗体残骸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
B.蝗灾被扑灭,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C.按能量传递效率来看,蝗虫捕食的庄稼只有10%~20%被同化
D.专家监控蝗虫灾情,需用标志重捕法测定蝗虫幼虫密度
2.近日,一篇名为《细数2020年成本:气候崩盘的一年》的报告罗列了发生在2020年的15个极端气候引发的灾害性事件,其中包含2020年2月爆发的东非蝗灾。研究发现,蝗虫成虫产卵于土壤中,虫卵在气温超过20摄氏度后快速孵化,从孵化成幼蝗到发育为成虫大约需要35天,幼蝗的翅不发达,在地表或矮草间跳跃,活动范围小;成虫的翅发达,善于飞翔。幼蝗和成虫大量取食植物的叶片,对农作物造成很大的危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蝗虫特定时期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一年中,蝗虫的种群密度受气候、食物的影响不大
C.卵、幼蝗、成虫分布呈现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使用性外激素防治蝗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法
3.2020年初,非洲蝗灾骤然而起,数量多达4000亿只。飞蝗产卵最适合的含水量范围为10%~18%。我国也曾饱受蝗灾危害,在我国生态学家的努力下,1950—1997年间中国累积净改造蝗区约367.8万公顷,使蝗区面积比建国时减少了70.6%,蝗灾在中国基本实现了可防可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蝗虫聚集时会分泌苯乙腈,其特殊的气味会对鸟类发出警告,苯乙腈属于化学信息
B.蝗虫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的
C.可通过拦洪蓄水、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改造蝗虫发生地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蝗灾
D.在蝗虫灾害大面积爆发时,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性信息素干扰蝗虫的交配等化学防治方法是控制蝗灾的有效措施
4.2020年一场历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三种主要的蝗灾害虫,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蝗虫的幼虫没有翅,只能在小范围内跳跃,叫做跳蝻。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加,蝗虫的体色会由散居型的绿色逐渐变为聚居型的黑褐色,黑褐色蝗虫体内能够合成具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从而避免天敌的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调查沙漠蝗虫的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时适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C.蝗虫体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蝗虫合成的有毒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5.2020年一场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020 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了沙漠蝗灾害预警。请回答:
(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它们之间由于存在_______而属于不同的物种。
(2)2020年肆掠非洲的蝗灾,其罪魁祸首是一.种栖息在沙漠中的短角蝗虫一一沙漠蝗。决定沙漠蝗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跳蝻为沙漠蝗的幼虫,在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经常采用_____________法。
(3)如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该食物网中包含了___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牧鸡位于第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若牧鸡的食物40%来自沙漠蝗.40%来自蜘蛛,其余来自蛙,那么牧鸡要增加20 g体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______________g。
?
(4)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散居型蝗虫的体色会由绿色逐渐变为聚居型的黑褐色,蝗虫体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此时期黑褐色蝗虫体内开始合成具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从而避免天敌的捕食,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全力合作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和人道主义危机。
6.2020年初巴基斯坦、印度出现蝗灾,蝗虫数量多达4000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醒中国注意蝗灾的可能威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此次蝗灾的是沙漠飞蝗,它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形态,这里的散居型和群居型体现的是种群的_________特征。
(2)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便相互攻击,使彼此的后肢某部位受到强烈刺激,体内就会大量释放“集群信息素”5-羟色胺,并引起基因组表达发生改变,从而使散居型蝗虫个体表现出聚集行为并转化为群居型。种群密度加大后,5-羟色胺释放更多,种群密度进一步加大,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调节。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蝗虫分布状态的变化不能为蝗虫的进化提供原材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农业工作者在图中a点对应时间开始进行了农药防治,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蝗虫种群密度发生a→b变化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_________点对应时间开始引入了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
(4)草原上不同地段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___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7.2020年,一场罕见的蝗灾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毁坏大量草场、农田,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某地科学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草场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图可知,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可能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蝗虫种群密度足够大时才会导致危害,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巴基斯坦发生蝗灾时,有网友建议派10万“浙江鸭”前往增援,专家未予采纳。请推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合作来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危机。
(4) 造成此次灾害的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散居和群居体现的是种群的________特征。群居型蝗虫体内会产生对鸟类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这一过程说明信息传递在调节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粉红椋鸟号称“蝗虫收割机”,主要捕食________型蝗虫。若一只粉红椋鸟每天摄入蝗虫约180只(约含能量2 870 kJ),假设不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20%,且粪便量很少,则该鸟正常情况下从中获取的能量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74 kJ。
(5)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大量释放“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有感知该种信息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下列有关蝗灾防治的设想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 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
② 可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
③ 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从而使蝗虫无法集群
④ 可使用较高浓度的“集群信息素”代替农药来杀死蝗虫,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该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A正确;B、蝗灾被扑灭,农作物被保存,因此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并不会下降,B错误;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的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第二营养级不止有蝗虫,C错误;D、测定蝗虫幼虫密度需要采用样方法,D错误;故选:A。
2.答案:A
解析:当蝗虫是成虫时,活动能力强,应使用标志重捕法;当蝗虫是若虫时(跳蝻)活动能力弱,用样方法,A正确。
3.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苯乙腈是蝗虫分泌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分析题意可知,蝗虫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的,B正确;可通过拦洪蓄水、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方法减少蝗虫的产卵场,进而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性信息素干扰蝗虫交配的方法是生物防治,D错误。
4.答案:B
解析: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属于不同的物种,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跳蝻为蝗虫的幼虫,活动范围很小,因此在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适宜采用样方法,B错误;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加,蝗虫的体色会由散居型的绿色逐渐变为聚居型的黑褐色,蝗虫体色发生变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黑褐色蝗虫体内能够合成具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从而避免天敌的捕食,这种有毒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说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D正确。
5.答案:(1)生殖隔离
(2)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样方
(3)6 三、四 12800
(4)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5)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调节。(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之间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而属于不同的物种。(2)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沙漠蝗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由于跳蝻活动力弱,在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经常采用样方法。(3)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图中水稻和草为生产者,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其中牧鸡处于第三、四营养级。牧鸡要增加20g体重,来自沙漠蝗虫的有8g,来自蜘蛛的有8g,来自蛙的有4g,则“草(水稻)→沙漠蝗虫→牧鸡一狼”食物链最多需要水稻和草800g,“草(水稻)→沙漠蝗虫→蛙→牧鸡→狼”食物链最多需要水稻和草4000g,“草(水稻)→沙漠蝗虫→蜘蛛→牧鸡→狼”食物链最多需要水稻和草8000g。因此最多需要水稻和草12800g。(4)为了适应种群的变化,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蝗虫体色发生变化。合成具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从而避免天敌的捕食,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5)灭蝗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6.答案:(1)空间
(2)正反馈 发生变化的蝗虫只是表现型发生改变,遗传物质没有变化,无突变或基因重组
(3)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f
(4)镶嵌,间接
解析:(1)沙漠飞蝗的散居型和群居型体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2)种群密度加大后,5-羟色胺释放更多,种群密度进一步加大,这种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蝗虫分布状态的变化不能为蝗虫的进化提供原材料的理由是发生变化的蝗虫只是表现型发生改变,遗传物质没有变化无突变或基因重组。(3)由图可知,农业工作者在图中a点对应时间开始进行了农药防治,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蝗虫种群密度发生a→b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对应时间开始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4)草原上不同地段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通常呈镶嵌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具有一定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7.答案:(1) 不同种类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2) 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 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
(3) 生物防治见效缓慢;外来物种入侵;成本高(运输、饲料、管理等);浙江鸭和蝗虫的生活环境不同(合理即给分) 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 空间 降低 种间关系 散居 大于
(5) ①②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是研究不同种类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2)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图中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可能增加,说明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由曲线图分析可知,当蝗虫种群密度足够大时才会导致危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巴基斯坦发生蝗灾时,未予采纳引进10万浙江鸭”的建议,是因为“淅江鸭”的引进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因为生态环境的不同而浙江鸭被淘汰,且该生物防治的见效是比较缓慢,成本还很高。有关国家和机构合作来进行灭蝗减灾,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在于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4)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散居和群居体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群居型蝗虫体内会产生对鸟类有毒的氬氰酸,使得鸟类不敢捕食它们,进而导致其被乌类捕食的几率大大降低,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粉红椋乌号称“蝗虫收割机”,食量惊人,能够展开地毯式的搜索方式,吃到各种隐藏方式的蝗虫,其主要捕食的是散居型蝗虫。已知一只粉红椋鸟每天摄入蝗虫约180只(约含能量2870KJ),而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且粪便量很少,则该鸟正常情况下从中获取的能量值是肯定大于574KJ的。(5)①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集群信息素可以使得密度增大的蝗虫种群由散居转化为群居,因此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①正确;②已知集群信息素可以使得密度增大的蝗虫种群由散居转化为群居,因此可以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分散的蝗虫聚集在一起,②正确;③3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导致蝗虫不能产生相应的感觉受体,不能感受集群信息素,进而阻止蝗虫聚集,但是通过该技术防止蝗灾是不现实的,总不能将所有蝗虫的基因都敲除吧,还不如将实验用的蝗虫直接杀死,③错误;④集群信息素可以阻止蝗虫聚集,但是不能杀死蝗虫,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