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 5欣赏曲《森林狂想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 5欣赏曲《森林狂想曲》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13 08:4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音社四年级下欣赏曲《森林狂想曲》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中以“八字教学”模式为引领。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各环节做到精心设计。课前思,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和教学目标的巧妙设计,重难点的把握和落实上,都做了精细的研究,在教学环节上也做到了层层递进,递进式的把难点进行分化理解。知识点的落实尽量与精讲相结合,学生在听视觉的效应下进行有效的引导。
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
2、熟悉主题,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4、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2、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难点:
在教师启发、指引下,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用具:
电子琴、视频、打击乐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分钟)
1.出示吴金黛的视频资料:{PPT1}
导言:
这位就是台湾自然音乐人吴金黛,她的团队有荒野探险家、自然录音专家、自然观察家、金曲奖制作人及音乐演奏者,他们全心全意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作品!制作过程耗时5年,深入全台山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大自然的声音近100种,新颖并充满创意的制作成专辑,呈现自然声音与音乐融合的最高境界!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音乐感受来自大自然的歌声。
二、欣赏《森林狂想曲》(7分钟){PPT2}
(一).初听:
1.师: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听了有什么样的联想?
生:优美的、清新的、柔和的、甜美的。。。。。。森林的美景
2.师:乐曲的开始部分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青蛙、鸟叫、虫鸣。。。。。。
3.师:这些声音都是自然界中真实的声音,音乐人把它加入到乐曲之中就是音效。有了音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我们才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就来分乐段欣赏这美妙的自然之声。
(二)复听:分别听赏1、2、3主题音乐(12分钟){PPT3}
1.第一主题音乐
师:听了这一主题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发挥
师:我们来唱唱这一主题旋律进一步体验一下这种意境美。请同学们用“啦”来小声跟唱。
师:这种感觉美么?我们继续来欣赏。
2.第二主题音乐
师:听了这一主题音乐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发挥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用 “噜”来体验一下这段的音乐意境。
师:你们做的太棒了!继续来欣赏吧。
3.第三主题音乐
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自由发挥
师:这位音乐人有了你们这群粉丝她一定特别高兴呀。我们就用 “啊”来唱唱这段音乐。
4.师:我们听着音乐看看这几个主题都出现了几次?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拿着笔记录下来。{PPT4}
生:121231 你们记得很对啊。这就是这首乐曲的曲式。
5.我们随着音乐也把小动物们的声音和动作加上,身临其境的感受大自然的音乐美。{PPT4}
播放前半部分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出现的动物的叫声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者叫声。也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声音或动作。
师:过渡语:你们做得很好,我们也学着音乐人来给这段音乐进行二次编创好么?请同学们拿起手里的学习单和手里的打击乐器,试试打击乐器怎么打击能发出动物的叫声?又怎么合理的加入到各个主题音乐中来。小组进行合作实践。时间五分钟。{PPT5}
(三)拓展实践(20分钟讨论5分钟 展演10分钟 说创意5分钟)
1.分小组进行二次编创活动。利用手中的打击乐器进行合理的演奏,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也可以进行小动物的动作模仿,还可以进行主题音乐的旋律演唱。
(老师巡视并做相应的指导,同时发现好的创意可给学生们做示范)
2.各组进行展示,请郭佳爱同学到前面给大家弹奏主旋律,大家配上自己的伴奏。其他组进行优点的点评。
3.找同学说出自己的创意。
4.请宁宁老师也来加入我们的音乐制作吧。一主题竖笛,二主题电子琴和口琴,三主题这三种乐器都加入,同学们别忘了自己手里的乐器也要跟上呀。
(四)结束全课。{PPT6}
师:这么美妙的音乐让我们沉浸于不舍之中。这几位自然音乐人就是秉承着保护生态环境的信念继续前行。
原作赏析《森林狂想曲》在森林中的演奏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