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光的反射
【自主预习探新知】
【新知初探】
一、光的反射现象
1.概念:光遇到桌面、水面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时,被物体表面______回来的现象。
2.应用:光的反射使我们能够看到________的物体。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几个基本概念(如图所示)
(1)法线:经过入射点并垂直于________的直线,如图中ON。
(2)入射角:________与_______的夹角,如图中∠i。
(3)反射角:________与_______的夹角,如图中∠r。
2.内容: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三、光路的可逆性
如图所示,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光被反射后会逆着原来的________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________。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两种反射的比较
镜面反射
漫反射
一束________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________地反射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入射的光线向着________反射出去
反射面________
反射面________
2.光污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大理石等光滑的表面时,会发生__________,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
【预习自测】
1.一束光斜射向平面镜,入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 ( )
A.30° B.60° C.90° D.120°
2.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 ( )
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
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合作探究破疑难】
【要点突破】
知识点1
光的反射定律
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图是张华组的同学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光路图,结合他们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探究时,为什么将纸板垂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不能够倾斜?
(2)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3)量角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4)张华组的同学在乙、丙两图中探究的问题各是什么?
(5)在实验探究中,张华组的同学多次改变入射角,重做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光的反射定律
(1)在叙述光的反射定律时能否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当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是90°还是0°,此时也发生反射了吗?
【归纳总结】
光的反射特点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定律可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典例】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C.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
D.入射角减小10°,反射角为40°
【针对训练】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5°角射向镜面,则入射角是________度,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_______度。
知识点2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自学教材第75页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比较,说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皮鞋上擦过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且越擦越亮,这是为什么?
3.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镜子和纸哪一个更亮一些?
【归纳总结】
(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我们看到物体的“亮”与“暗”,并不是由反射光的能力强弱决定的,而是由射入眼睛的光的多少决定的。
【典例】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暗处是水
【针对训练】
阳光斜照在投影机银幕上,下图能表示这种反射情况的是 ( )
A B C D
【达标检测】 (10分钟)
1.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入射角增加10°,则反射角也一定增加10°
B.若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若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60°
D.若入射光线垂直照射到镜面上,则反射角为90°
3.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外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他也一定看到你的眼睛,这说明反射现象 ( )
A.反射角=入射角
B.遵循反射定律
C.光路可逆
D.光沿直线传播
4.穿久了的皮鞋会失去光泽,这是由于鞋的表面变得粗糙,光射到它的表面会发生________,当擦过鞋油后,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光射到它的表面会发生________。
5.小明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
【分层演练提素能】
【基础巩固练】
1.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运动员在瞄准 B.太阳光下留下影子C.晨曦 D.人在平面镜中的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3.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E、F是两块粘起来的白色硬纸板,可绕接缝ON转动,垂直放在一块平面镜上。以下关于实验分析和总结不恰当的是 ( )
A.用E、F白色硬纸板便于呈现光路
B.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接缝ON向后旋转,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C.实验中以40°的入射角入射,测得反射角也是40°,则可总结出结论:光的反射中,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
D.如果让光线沿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一定沿着OE方向射出
4.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
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
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变亮
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变亮了
5.图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6.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猫光路的入射角是________度,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
7.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
【提能综合练】
8.小明和小红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个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同时发生了________。上课时,老师用红线遥控器对着墙壁调节电视机。请你在图中画出遥控方式中红外线传播的光路。
9.如图所示为一矿井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沿水平方向照亮矿井中的水平通道。
10.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样做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_____________。
(2)将入射光线EO远离法线时,则反射光线OF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
(4)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的度数为________。
(5)若把镜子换成白纸,无论在哪个方向看都能看到纸被照亮,但不会感到刺眼,这就是__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现象。
【拓展创新练】
11.晚上在台灯下写作业时,书桌上垫的玻璃板会反射出刺眼的光,影响学习。请写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每种方法运用的原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2节 光的反射
【自主预习·探新知】
[新知初探]
一、1.反射 2.不发光
二、1.(1)反射面 (2)入射光线 法线
(3)反射光线 法线
2.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等于
三、入射光 可逆
四、1.平行光 平行 四面八方 光滑 凹凸不平
2.镜面反射
[预习自测]
1.A 2.B
【合作探究·破疑难】
[要点突破]
知识点1
1.(1)为了便于找到反射光线。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如果纸板倾斜,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2)①显示光的传播径迹;②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探究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乙图探究的问题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丙图探究的问题是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
(5)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2.(1)不能。因为这两个角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反射光线是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反射角指的是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此时反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反射角为0°。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此时也发生了反射。
[典例]B 解析: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A错误;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也为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故B正确;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90°-60°=30°,故C错误;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减小10°时,反射角也减小10°,大小为60°-10°=50°,故D错误。故选B。
[想一想]
解析: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要点点拨]
反射定律中的几个等量关系
在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或判断有关角度的大小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等量关系:(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角的改变量等于入射角的改变量;(3)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的2倍,也等于反射角的2倍;(4)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改变量等于入射角(或反射角)的改变量的2倍。
[针对训练]
55 110 解析:一束与平面镜成35°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35°=5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为5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55°+55°=110°。
知识点2
1.相同点:两种反射都是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不同点:(1)反射面不同;(2)光路图不同。
2.皮鞋表面看似光滑,实际上皮革本身凹凸不平,光照射时发生漫反射;擦上鞋油后,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可以使凹坑部分得到填充,使皮鞋表面更光滑,光照射时发生镜面反射,给人以更亮的视觉效果。
3.纸更亮一些。手电筒发出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光射向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几乎没有光线射向侧面,故看上去较暗,而光射向白纸时会发生漫反射,有光线射向侧面,所以从侧面看上去白纸更亮。
[典例]B 解析: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1)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2)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
[针对训练]
D 解析:当阳光射到投影机的银幕上时,因投影机的银幕表面不像镜面那样光滑,是粗糙的,所以会在表面发生漫反射,A、B选项中的表面是光滑的,A、B错误;而C选项中没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因为图中的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故C错误;只有D选项,表面凹凸不平,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正确。故选D。
[达标检测]
1.D 解析: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B、C选项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选项水中“倒影”是由光在水面反射形成的。
2.D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增加10°,则反射角也一定增加10°,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若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等于60°,反射角也等于60°;若入射光线垂直照射到镜面上,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0°,所以反射角应为0°。
3.C 解析:如果一个光路中的入射光线变成反射光线,则原来的反射光线就变成入射光线,这种现象就叫做光路的可逆性。因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同学的眼睛,不管这个镜子有多小,只要你在这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同学的眼睛,那么你的同学也会从镜中看到你的眼睛。故选C。
4.漫反射 镜面反射 解析: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拭,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5.(1)等于 (2)OE 解析:由实验探究数据可以看出,当入射角分别为30°、40°、50°时,反射角也依次为30°、40°、50°,故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是等于入射角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将沿题图中的OE方向射出。
【分层演练·提素能】
1.D 解析:运动员在瞄准、影子、晨曦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所以不符合题意;人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符合题意。
2.C 解析:在反射现象中,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并且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漫反射射出的光线会向四面八方反射,会使平行光线不平行了,故选C。
3.C 解析: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安装一个光屏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故A正确;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接缝ON向后旋转,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实验中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应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找出普遍存在的规律,然后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故C错误;如果将光源沿FO射入一条入射光线,会观察到反射光线会沿OE的方向射出,所以光路具有可逆性,故D正确。故选C。
4.B 解析:我们看到物体的亮暗是由射入人眼光线的多少决定的,我们看到平面镜中的像变亮,说明物体比原来亮了,即手电筒中的光反射到物体上,使物体反射的光通过镜子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增多,所以镜中的像也变亮。
5.光的反射 镜面 解析:“水中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从某一侧面看去,“蛋壳”比较耀眼,这是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6.30 可逆的 解析:小聪观察小猫,小猫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到小聪的眼睛中,所以小猫反射出的是入射光线,指向小聪的是反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所以∠1=∠2,∠1+∠2=60°,所以,∠1=∠2=30°。小猫反射的光线进入小聪的眼睛,小聪反射的光线进入小猫的眼睛,所以光路是可逆的。
7.80° 向右 解析:由“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可得入射角为90°-50°=40°。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4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当液面发生变化,下降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反射光斑将向右移到A的位置,如图所示:
8.漫反射 如图所示。
解析:小明和小红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个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红逐渐走进学校大厅的衣冠镜,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如图所示,作遥控器关于墙壁的对称点,连接红外线接收窗口与对称点,与墙壁的交点即反射点,连接遥控器和反射点即可。
解析:用直尺和量角器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过反射点垂直法线画出平面镜,如图所示。
10.(1)同一平面内 (2)远离 (3)可逆 (4)0° (5)漫 解析:(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随之增大,故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3)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当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0°,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5)平行光射向镜面,迎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说明光线比较集中,平行射出,这是镜面反射;把镜子换成白纸无论在哪个方向看都能看到纸被照亮,但不会感到刺眼,说明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是漫反射。
11.方法一:挪动台灯,直至感觉不刺眼为止。原理:光的镜面反射。方法二:在玻璃板上铺一层粗糙的纸板。原理:光的漫反射。 解析:发出刺眼的光是光在玻璃板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我们可以想办法变光滑的平面为粗糙的平面,变镜面反射为漫反射,也可以挪动台灯的位置,使反射光线恰好不进入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