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典精炼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3134.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第21课 曹刿论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 ) 又何间( )焉 牺牲玉帛( ) 小信未孚( )
下视其辙( ) 登轼( )而望之 望其旗靡( )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齐师伐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衣食所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信未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而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十年春,齐师伐我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小大之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一战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加点字“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5.翻译下列句子。
(1)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7.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_》,传说是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一体史书。
(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来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开始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品屋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____》,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_____________。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齐师败绩:___________________ 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______
公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览室
(2009年,浙江丽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不责僮婢(节选)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日:“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向取白衫且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潜觉其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奴以米易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终不扬其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guì jiàn bó fú zhé shì mǐ
2.(1)攻打(2)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有“养”的意思(4)为人所信服(5)第二次
3.(1)古义: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正义而献身 (2)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3)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4)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允许
4.C 【点拨】C项“以”译为“把”。
5.(1)打仗,靠的是勇气啊!
(2)看到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追击他们。
(3)猪、牛、羊等祭祀用品,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对神说实话。
6.今齐地/方千里。
7.(1)左传春秋左丘明编年 (2)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齐人三鼓后齐人辙乱旗靡时
8.左传 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9.大败 就 原因
10.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则士气低落,第三次则士气消失了。
11.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善于观察调查,不盲目追击。
12.一鼓作气辙乱旗靡
13.(1)先前,原先(刚才)(2)暗中(3)交换
14.(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
15.示例:(1)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2)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