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同步练习(全新权威精品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公输》同步练习(全新权威精品资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18 10:0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典精炼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3134.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第17课 公输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文(xuān)____短(hè)____ 敝(yú) ____ (liáng) ____ 肉
( kāng) _____糟 犀(sì) _____ (mí) _____鹿 (fù) _____ 鱼
(zhì) _____兔 鼋(tuó)____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公输盘( ) 不说( )
胡不见( )我于王 臣之弟子禽滑( )厘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起于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献十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义固不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胡不见我于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公输盘不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九距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输盘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子何命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何罪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胡不见我于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为何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1)《公输》选自《____________》,墨子名_______,相传原为________国人,后长期住在_______国,是___________之际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2)课文中作者用“文轩”“锦绣”“粱肉”比楚国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比宋国贫穷弱小,资源匮乏。
7.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品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借子杀之 愿:希望
B.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C.吾义固不杀人 固:坚决
D.然胡不已乎 已:停止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以攻宋 扶苏以数谏故
B.子墨子闻之 辍耕之垄上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知而不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三、课外阅览室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①,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②,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③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到传》)
【注释】①三晋之兵:这里专指魏军。②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用急行军走百里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遭到失败(因与后续部队脱节)。③白:使……露出白木。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齐使田忌将而往 将:率兵
B.士卒亡者过半矣 亡:死亡
C.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约定
D.乃钻火烛之 烛:照亮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孙膑为取得战斗的胜利,采取了哪些好的做法?请归纳回答,并写出相
应的依据。(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 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14.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15.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
太 子 君 嗣 也 不 可 施 刑 刑 其 傅 公 子 虔 黥 其 师 公 孙 贾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轩 褐 舆 粱 糠 兕 麇 鲋 雉 鼍
2.bān yuè xiàn gǔ
3.(1)出发,动身(2)请允许我(3)善良坚持道义(4)胡,为什么;见,引见(5)明白事理。
4.(1)说,通“悦”,喜悦,高兴。(2)距,通“拒”,抵御,阻挡。(3)圉,通“御”,抵挡,(4)诎,通“屈”,理屈。
5.(1)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2)宋国有什么罪呢?
(3)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
(4)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6.(1)墨子·公输 翟 宋 鲁 春秋战国 墨家 非攻
(2)地大物博 敝舆 短褐 糠糟
7.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做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自己的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8.C【点拨】固:应解释为“本来”。
9.D【点拨】D项都是表转折,解释为“但”“却”;A项前句“以”解释为“拿”“用”,后句“以”解释为“因为”;B项前句“之”解释为“这件事”,后句“之”解释为“到”“往”;C项前句“于”解释为“在”,后句“于”解释为“对”。
10.C【点拨】公输盘并没有“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11.B【点拨】亡:逃亡。
12.(1)善于作战的人会顺应(或“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并向(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来引导它。
(2)孙膑估计(或“揣测”“计算”)庞涓的行程,晚上应该到达马陵。
13.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依据: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2)选择有利的地形进行伏击。依据: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14.C【点拨】“将法太子”的“将”字的意思与“晓雾将歇”的“将”字的意思都是“将要”。
15.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16.百姓认为(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有人敢移动(它)。
17.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