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典精炼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3134.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第19课 鱼我所欲也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所恶( ) 箪( )食 一豆羹( )
蹴( ) 苟( )得 不屑(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1)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通__________ 词义:_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通__________ 词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通__________ 词义:__________________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通__________ 词义:__________________
(4)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_通__________ 词义: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__________
(3)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_____________
(4)贤者能勿丧耳:__________________
(5)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___
(6)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为下列各句做适当的朗读停顿。
(1)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2)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
(3)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
(4)乡 为 身 死 而 不 受,今 为 官 室 之 美 为 之。
(5)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官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6.翻译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品屋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人皆有之/属予作文以记之
B.舍身而取义者也/环而攻之而不胜
C.故不为苟得也/既克,公问其故
D.贤者能勿丧耳/陈胜者,阳城人也
10.简答。
(1)孟子在文中阐明了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挺身而出?(请用原文回答)
三、课外阅览室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②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③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④,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趋:奔赴。④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1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之愿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国殷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王吊死问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18.请摘录原文中的语句,填写下表。
篇目
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鱼我所欲也》
《过零丁洋》
参考答案
1.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
2.(1)乡 向从前。(2)得 德 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欤语气助词。(3)辩 辨辨别。(4)辟 避 躲避。
3.(1)同时占有 (2)假如,假使(3)天性,天良(4)遗失,丢掉(5)祸患,灾难(6)助词
4.(1)所欲/有甚于生者。(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5)是/亦不可以已乎。
5.C【点拨】C项中“非独贤者有是心”的“是”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的“是”均为“这样”的意思。
6.(1)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能的人能不丧失罢了。(2)万钟这样的丰厚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
7.(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2)停止,放弃
8.(1)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2)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9.A
10.(1)舍生取义。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1.(1)降低身份,指谦卑(2)愿望(3)殷实富足(4)慰问
12.郭隗说:“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纳有才能的人,那就从(敬重)我开始,(我这样才能不高的人都受到礼遇)何况是比我有才能的人呢?他们又怎么会因为与燕国很远而不来投奔您呢!”
13.①招纳贤士。②与百姓同甘共苦。
14.示例:人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必须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
15.(1)苟且(2)厌恶(3)史册
16.(如果)二者不可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鱼而取得熊掌。(2)不仅仅是贤人有这样的心。
17.(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山河破碎/风飘絮。
18.
篇目
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取义
《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