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3 09:29:4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成都杜甫草堂对联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说说杜甫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歌作品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著名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的一首。
公元 757 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等地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城。公元 758 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围攻邺城。唐肃宗害怕九位节度使"难相统属",因而不置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充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样,围攻邺城的二十万大军便陷于"进退无所禀"的无政府状态,以致"城久不下,上下解体"。第二年 3 月,反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
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石壕吏
杜甫
目录·
01
识全文
02
感诗情
03
近诗心
04
杜甫为什么没被抓去服兵役
识全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 朗读指导
整体感知
2. 认识诗体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春望》
《望岳》
从结构上米看,这三首诗的共同之处为:五字一句。两句押韵,“二三”节奏。
不同之处为:《春望》《望岳》为共8句,本诗共24句。
从内容上来讲,《望岳》和《春望》的内容都有大量写景,而本诗无景物指写,都在写人记事,是一首叙事诗。
整体感知
3. 疏通文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投宿。
逃跑。
多么。
整体感知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防守。
捎信回来。
最近。
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还在吃奶的孙子。
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
老妇。
整体感知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感诗情
1.自由诵读,感知内容。
边读边勾画: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石壕村
吏 老妇 作者(旁观者) 老翁(次要人物)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老妇前致词
登前途,与翁别
2.精读诗眼,感受民情。
再次读诗,说一说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老妇的境遇?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丧子之苦
——困窘之苦
——应征之苦
“吏呼一何怒”——补白石壕吏
全诗大多数语句都是老妇哭诉其"苦",把"吏呼"的内容补充出来。
史: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断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
老妪:空中更无人。
吏:
老妪:惟有乳下孙。
吏: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展炊。
汝家有男丁否
还有他人否?
其真无人耶?
孙母现何在?
汝家必征一人。
男生模仿差役的语气,女生模仿老妇的语气,进行分角色朗读。
明确∶《石壕吏》的内容看似多写老妇,实际上无一处不在写官吏的凶狠野蛮,也就是明写老妇,暗写官吏。这种方法叫"藏问于答"。
近诗心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当时社会本身是矛盾的。在当时的背景下,民不聊生。一方面,安史叛军烧杀捕掠,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另一方面,国难当头,唐朝统治者却昏庸无能,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要钱要人,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这两种矛盾,在当时的社会中尖锐地存在着。当时的人民虽然怨恨唐王朝,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走上前线支持平叛战争,保卫白已的故土家园。
因此,杜甫的“三吏”既揭示战争背景下百姓的苦难,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
如《新安吏》中的“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潼关史》中的“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等,
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如《新安史为中的“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中的“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等。
杜甫为什么没被抓去服兵役?
1、单从诗中文字看,杜甫当时是在这户人家投宿(当然也可以说是体察民情),夜晚有吏来抓人,老翁马上翻墙跑了,老妇去开的门,然后杜甫是在屋内听到的外面的对话,所以自始至终官吏应该都没有进屋,更不论抓杜甫了。
2、杜甫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提到自己∶"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说自己享有特权,既不服兵役,又没有交租纳税的负担。这是因为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死后加赠著作郎,从五品上,按唐制,一个人做了五品及以上的官,他的兄弟子孙都免征课役。写《石壕吏》的时候,杜甫还是个官,肯定不会被官吏捉拿,即使不是官,因为他祖上的庇佑,他也不会被捉拿。
因为其时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就任司功从军的路上,因为他也是官,所以官吏不抓他安史之乱迸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顿在鄜州,单独去投肃宗,半途为安史叛军抓获,押到长安。他面临紊乱的长安,听到官军再三溃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因为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从军。 唐肃宗乾元二年春,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围安庆绪于邺城,因为指挥不一致,为安庆绪所败,六十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郭子仪退守洛阳。朝廷紧迫征兵拉夫。这时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司功从军任所,因途中亲见而作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时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从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露宿风餐,赶往华州任所。此诗正是投宿石壕时所作。他的身份是华州司功从军,不会被抓。
《新安吏》中说唐军抓人应役都一再降低年龄标准,即使县小无丁,也要"次选中男行",为什么营中如此急抓人员,却放过了杜甫? 这与杜甫的身份应该有着密切关系。唐乾元元年(7 5 8年),杜甫任左拾遗,六月出为华州司功;是年冬天,间至东都;次年春,由东都回华州,途中作《三吏》.杜甫的唐官员身份不仅能够使他不被抓,还能让他从唐军获得相应的尊重——他是他们中的一员.《新安吏》中诗人"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并与之自如交谈;《潼关吏》中,诗人途径修筑防事的前线,询问官吏是否"修关还备胡",潼关吏于是邀请诗人下马查看,并恭敬地介绍防御工事∶"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至少在一般官吏面前,杜甫还是能说上话的.
总结:
讲解完毕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