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最后一次演讲 课件(含音频)(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最后一次演讲 课件(含音频)(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3 09:33:33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演讲
讲演词
 
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演讲词的特点
演讲词就是在会议上进行演说用的讲话文稿,属于鼓动性强、艺术性明显、具有临场发挥特点的议论应用文。
社会性强
面对广大听众发表讲话,是一种社会活动,必须注意社会效果;
有声性强
写出来要讲给人听,应该能感动人,其语言、材料、形式、表达等各方面因素要服从演讲的特点;
临场性强
从听众的职业状况、思想修养、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实际出发,安排好演讲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目的性强,明确演讲目的。观点要正确,旗帜要鲜明,一打动听众,起到宣传和鼓动效果为目的;语言要生
动,具有感召力。
演讲词的分类
从演讲的要求和形式上来分,可以分为即兴演讲、专题演讲、报告演讲三种;
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政治演讲、学术演讲、宗教演讲和社会生活演讲等;
从场所的不同可分为集会演讲、课堂演讲、宴会演讲、法庭演讲和广播电视演讲等。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1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出版。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走近作者
李公朴,江苏人。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1946年1月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殴打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7月11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害。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调动200万军队准备进攻解放区,并加紧对国统区的法西斯统治,内战的阴云笼罩大地。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定了《停战协定》。2月10日,重庆各界举行庆祝大会,国民党特务前来捣乱,郭沫若、李公朴等60多人被打伤。3月17日,闻一多参加为“四烈士”举行的出殡公葬活动,参加游行、路祭,并在入殓典礼上致词。4月17日,闻一多任社长的《民主周刊》发表时事评论,严正批判蒋介石。
其后不久,国民党“悬赏250万元购买闻一多的头颅”。
闻一多不怕反动派恐吓,坚定地表示:“我留在昆明一天,就要战斗一天”。
背景资料
7月11日晚,反动派暗杀了杰出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闻一多带病主持李公朴的丧事。这时,闻一多的处境非常危险,许多消息表明,国民党特务下一个暗杀的对象就是闻一多,可闻一多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未予理睬,没有躲避。
7月15日上午,李公朴治丧委员会在云南大学召开大会,请李夫人报告李公朴遇难经过。闻一多准时参加会议。李夫人发言泣不成声,混入会场的特务却起哄扰乱,公开挑衅。为防止意外,事先约定闻一多不作讲演,但此时他难压怒火,拍案而起,即席发表演说,即“最后一次讲演”。
当天下午5时,闻一多在参加完“李公朴先生被害事件记者招待会”回家的路上即遭暗杀。
生字词
诬蔑(
)
屠杀(
)
恐怖(
)
挑拨离间(
)
召开(
)
卑鄙(
)
wūmiè

kǒng
bōjiàn
zhào

赋予(
)
卑污(
)


多音字

héng(
)
hèng(
)
蛮横
横竖

jiān(
)
jiàn(
)
间接
中间

tiāo(
)
tiǎo(
)
挑逗
挑担

zhào(
)
shào(
)
召公
召唤
第一部分(1-3段):高度赞扬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
第二部分(4-5段):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文章结构
整体感知:
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痛斥、揭露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1-3自然段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无罪而遭毒手
最卑劣、最无耻
暗杀
造谣污蔑
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
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举例论证)。
??
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思考:“我们有力量”。我们的力量在哪里?
?
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昆明青年学生,广大的市民。
热情地号召青年,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表明文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争精神。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