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在“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社会,能被所效忠的君王尊称为人生一面镜子的恐怕只有一位,那就是唐代名相魏征。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导入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掌握文中一些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进一步积累文言知识。
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唐初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末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zhèng)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强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的谏言大多被唐太宗采纳。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
作者简介
太宗之世,忠直老臣,无有过魏征者。
——明·王船山 《读通鉴论》卷十一
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征。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背景介绍
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的局面。
后来,太宗日渐骄奢,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在这一年的3-7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
据说太宗看了这些奏疏,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表示将从谏改过。
解题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用以给皇帝提建议、献对策、报告情况、说明问题等。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其特点是文辞精炼、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文体知识
“讽、谏、谤、讥、说”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诽:背地里议论)
讥——微言讽刺指责别人的过失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文体知识
课文诵读
{0E3FDE45-AF77-4B5C-9715-49D594BDF05E}求木之长
浚
殷忧
谗邪
黜恶
谬赏
垂拱
壅蔽
塞源
载舟?
zhǎng
yīn
chán
chù
miù
gǒng
yōng
sè
zài
jùn
读文正音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思考题:
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比喻
第一段
排比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正
反
对比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第二段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以______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
用古人的论述以______的关系比______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设问
水和舟
民和君
取江山
守江山
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人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
胡越为一体
骨肉为行路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研读课文,理清文意
第三段
正己
安人
3.念高危
4.惧满溢
5.乐盘游(狩猎)
6.忧懈怠
7.虑雍蔽
8.惧谗邪
9.恩所加
10.罚所及
1.见可欲
2.将有作
思知足以自戒
思知止以安人
思谦冲而自牧
思江海以为度
思慎始而敬终
思虚心以纳下
思正身以黜恶
思无因喜以谬赏
思无以怒而滥刑
思三驱以为度
十思(由什么→想到什么)
正心
修身
治平
天下
第三段
3.听从善言
1.宏九德
2.选拔任用人才
智者尽其谋
除十思外, 还要
文武
并用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垂拱
而治
见可欲 将有作
戒奢侈
念高危??
惧满溢??
戒骄躁
虑壅蔽???
惧谗邪
戒轻信
乐盘游忧懈怠
戒纵欲
恩所加罚所及
戒赏罚不公
“十思”——“五戒”
思节制 思慎始
思谦冲 思容纳
思知足 思知止
思虚心 思正身
“积其德义”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要求
思恩赏 思刑罚
十思的具体内容
好处
人尽其能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谏太宗十思疏
固本思源
戒奢以俭
居安思危
壹
比喻论证
贰
总结历史
引出警告
克终盖寡
善始实繁
对比论证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叁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反面
正面
通篇只重一“思”字
——《古文观止》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思什么?
为什么思?
怎么思?结果如何?
魏大人教你写作文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莫谓谏臣空议论
①王珪谏太宗出美人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张玄素谏修乾阳殿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③孔颖达谏太宗“其容若虚”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④魏徵谏太宗止泰山封禅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⑤虞世南谏太宗勿纵情畋猎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⑥魏徵谏太宗纳谏“慎始”而难“敬终”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⑦魏徵劾小人权万纪、李仁发——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⑧太宗不识宇文士及谀谄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⑨魏徵谏太宗勿宠长乐公主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⑩太宗自悔误杀张蕴古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十思”的针对性
1.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考之于今,其风近坠……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
典型史实:王珪谏太宗出美人
太宗尝闲居与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之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 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太宗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今此妇人尚在左右,窃以圣心为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
“十思”的针对性
2.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爱民犹子,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已来,意在奢纵,勿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典型史实:张玄素谏修乾阳殿
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宫乾阳殿以备巡幸,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太宗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且陛下初平东都,太上皇敕大殿高门并宜焚殿,陛下以瓦木可用,不宜焚灼,请赐于贫人。事虽不行,然天下翕然,讴歌至德。今若遵旧制,即是隋役复兴。五六年间,趋舍顿异,何以昭示子孙,光敷四海?”太宗叹曰:“我不思量,遂至于此。”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己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
典型史实:孔颖达谏太宗“其容若虚”
贞观三年,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孔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上,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非憔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夫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知……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凌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
4.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魏征评论:“陛下初践大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上达,咸思竭力,心无所隐。顷年以来,多所忽略。或外官充使,奏事入朝,思睹阙廷,将陈所见,欲言则颜色不接,欲请又恩礼不加。”
典型史实:魏征谏太宗止泰山封禅
贞观六年,匈奴克平,远夷入贡,符瑞日至,年谷丰登,岳牧等屡请封禅。……惟魏征以为不可。……对曰:“……陛下东封,万国咸萃,要荒之外,莫不奔驰。今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宁可引彼夷狄,以示虚弱?渴财以偿,未厌远人之望;加年给复,不偿百姓之劳。或遇水旱之灾,风雨之变,庸天邪议,悔不可追。岂独臣之诚恳,亦有舆人之论。”太宗称善,于是乃止。
5.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魏征评论:“陛下初登大位,高居深视,事惟清静,心无嗜欲,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数载之后,不能固志。虽无十旬之逸,或过三驱之礼。遂使盘游之娱见讥于百姓,鹰犬之贡远及于四夷。”
典型史实:虞世南谏太宗勿纵情畋猎
太宗颇好畋猎,虞世南上疏谏曰:“臣闻秋狝冬狩,盖惟恒典;射隼从禽,备乎前诰。伏惟陛下因听览之余辰,顺天道以杀伐……天弧星毕,所殪已多,颁禽赐获,皇恩亦溥。伏愿时息猎车,且韬长戟,不拒刍荛之请,降纳涓浍之流,袒裼徒博,任之群下,则贻范百王,永光万代。”
6.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导入使谏。三年以后,见谏者悦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也。”
典型史实:魏征评太宗纳谏“慎始”而难“敬终”
陛下初即位,论元律师死,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死,戴胄奏罪当徒,执之四五然后赦。谓胄曰:“弟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陛下恚曰:“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岁,乃称其意!”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是,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于受谏也。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魏征评论:“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惟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典型史实:魏征刻小人权万纪、李仁发
贞观五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侍御史李仁发俱以告讦谮毁,数蒙引见。遂任心弹射,肆其欺罔。给事中魏征正色而奏之曰:“权万纪、李仁发并是小人,不识大体。以谮毁为是,告讦为直。凡所弹射,皆非有罪。陛下掩其所短,收其一切,乃骋其奸计,附上罔下,多行无礼以取强直之名。诬房玄龄,斥退张亮,无所肃厉,徒损圣名。道路之人,皆兴谤议……陛下纵未能举善以崇德,岂可进奸而自损乎?”太宗欣然纳之,赐征绢五百匹。其万纪又奸状渐露,仁发亦解黜,万纪贬连州司马,朝廷咸相庆贺焉。
8.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魏征评论:“贞观之初,求贤若渴……近岁已来,由心好恶。……小人之性,好谗佞以为身谋。陛下不省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
典型史实:太宗不识宇文士及谀谄
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士及叩头谢曰:“南衙群官面折廷争,陛下尝不得举手,今臣幸左右,若不少有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解。
9.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魏征评论:“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之所以与天下为画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今之刑赏,未必尽然。或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
典型史实:魏征谏太宗勿宠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文德皇后所生也,贞观中将出降,敕有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奏言:“昔汉明帝欲封其子。帝曰:‘朕子岂得同于先帝子乎?可半楚、淮阳王。’前史以为美谈,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殊,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公主,理恐不可。实愿陛下思之。”
10.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魏征评论:“顷者责罚稍多,威怒微厉,或以供给不赡,或以人不从欲,皆非致治之所急,实乃骄奢之攸渐,是知贵不与骄期而骄自来,富不与奢期而奢自至,非徒语也。”
典型史实:太宗自悔误杀张蕴古
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鞠于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谓房玄龄曰:“公等食君之禄,须忧人之忧,事无巨细,咸当留意。今不问则不言,见事不谏争,何所辅弼?如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所司又不复奏,遂令决之,岂是道理?”
“十思”的现实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制利欲,分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日渐安定。在此情况下,唐太宗渐渐放松了警惕,大兴土木,多次巡游、打猎。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
“十思”的现实意义
第一思、见到喜欢的东西,就思考用知足来自我克制,买那破私人飞机有啥用。
第二思、想要买房装修,就思考量入而出,别越来眼光越高,一堆贷款还不完还得吃土。
第三思、想要坐稳领导位子,就思考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天天嘚瑟早晚出事。
第四思、害怕骄傲自满,就要思考放低身段,海纳百川,人越成熟越低调。
第五思、想泡妞,就思考围猎架网,围三面留一面,别把人家姑娘逼得太紧。
“十思”的现实意义
第六思、想戒烟或者减肥怕坚持不住,就思考做事要善始善终,没那个决心干脆别开始。
第七思、担心没有真心朋友,就思考你跟朋友交往的时候,是不是能听得进去不好听的话。
第八思、怕被骗上当,就思考自己是不是端正态度,人不贪心不上当,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第九思、想收买人心,就思考别一时起劲用力过猛,以后你不大手大脚了,人家反而觉得你小气。
第十思、想骂人打架,就思考是不是只是一时冲动,想想后果值不值。当然了,思考明白了,还是觉得该出手,那就干他喵的,这玩意可以思考但是不能墨迹。
1、句式对仗,整散结合
2、音律和谐,富于节奏,平仄协调
3、用典与藻饰(比喻、排比)
骈
体
文
文本特色
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高明的劝谏艺术
①妙在思路上
②妙在论证上
③妙在目的上
④妙在语言上
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高明的劝谏艺术
①妙在思路上:魏征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而本文又意在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为此,作者反复申述论说。先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深入浅出;继以历史经验证之,说明德义的有无关乎人心向背和政权安危,振聋发聩; 再谈及具体做法, 指明实现理想政治的正确途径, 语重心长。先开门见山指出中心观点,再深入浅出分析“思”之重要性,而后具体阐述 “十思”。
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高明的劝谏艺术
②妙在论证上: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文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 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 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和“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同样, 魏征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文中正反对比论证, 增强了说服力。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一、二自然段, 如第二段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 触动唐太宗的心肠。
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高明的劝谏艺术
③妙在目的上:作为一个身居要职的高层官员, 为了使李唐王朝国泰民安,他表现出的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政治家清醒的头脑和对时事敏锐的洞察力,无一不令人敬仰。《谏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荣的“贞观之治”时期,魏征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到了唐太宗逐渐 滋长的贪图享乐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颜直谏。貌似无礼的忠心耿耿, 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高明的劝谏艺术
④妙在语言上:魏征在进谏时,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虽然知道唐太宗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没有因唐太宗对自己的赏识而得意忘形,仍是坚持一贯的谨言慎行。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为了劝谏唐太宗克服贪图享乐的思想,时刻都没有忘记唐太宗与自己的主仆、君臣关系,在文中称自己“下愚”,尊称皇帝为“明哲”,表明自己观点说“臣闻”(而非臣以为)。这些用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意委婉而又通达。此外,本文语言骈句散句结合,华美流畅,亦是一大特色之一。
鹞死怀中
有一次,唐太宗得了一只鹞,他很喜欢,就一直拿在手上把玩。结果远远的看到魏征来了,他怕魏征说他玩物丧志,就把鹞藏到怀里面。其实魏征已经看到了,但是他故意不说,而是借口要向太宗奏事,说了很久,等魏征走了以后,唐太宗一看,鹞已经闷死在怀里。
贞观优秀员工颁奖盛典
——暨凌烟阁24功臣评选表彰大会
主办方:大唐礼部
作业
二选一:
1、结合课文及相关历史知识,为魏征写一段颁奖词;
2、结合课文及相关历史知识,为魏征写一段获奖感言(发言稿)。
点化姓名成奇句
抓住特征是必须
名句歌词适当引
修辞主题要牢记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感动中国》人物 杜富国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感动中国》人物 邰丽华
获奖感言怎么写?
1、开场:(1)问好;(2)名字;(3)感谢。
2、内容:(1)归功-----今天的成绩是大家支持的结果;(2)经历-----过去不平凡、感动、难忘的经历回顾;
(3)感言-----发表三点感言;
3、结尾:(1)奉献----继续努力,做出更多奉献;
(2)感谢----最后感谢大家支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问好)
我是XXX,首先要感谢公司给了我这个展示自我与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名字与感谢)
作为一名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新员工,能够获得公司优秀员工称号,我很高兴,也非常激动。在此我想说,是公司领导关怀,是所有同仁对我的鼓励,是客户的支持,让我今天能站在这个领奖台,再次,我要向所有曾经帮助、支持过我的领导、同事、客户深深鞠上一躬,谢谢你们!(归功)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浴血奋战,我们相互鼓励,我们全力以赴。在我们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达成了XX公司XX分公司XXXX目标。我自己也成为了公司年终销售冠军。(过去的经历)今天,我有三个非常深刻的感受:第一、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会获得倍增的回收,并在公众面前被表现出来。第二、行动是成功之母,如果我们有好的想法,好的观念不去行动,不去实施,都是空想。第三、向不可能挑战,只要我们具有明确的目标与超强的行动力,没有达不成的目标。(发表三点感言)
我相信,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在新的一年,我们一定可以创造新的奇迹。(奉献)谢谢大家!(最后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