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某国领导人访华时致辞:“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关系有过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对此,我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系停留在不正常和不自然的状态下,我们只能坦率地承认这个历史事实。”这一致辞( )
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进程
B.推动了美国对华由敌视到合作
C.促进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
D.实现了中国外交关系重大突破
2.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反美外交政策
C.反美抗苏外交政策
D.与第三世界联盟的政策
3.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
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B.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C.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D.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4.从开国大典到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中,我国武器装备经历了“‘万国牌’﹣﹣苏联引进﹣﹣自主研发”的过程。这说明我国军备发展( )
A.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B.自主科研能力增强
C.主要依靠引进技术
D.得到苏联全面支持
5.“必须高度重视战略前沿技术发展……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超前布局、超前谋划,加紧在一些重要领域形成独特优势。”“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表明我国军队、国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 )
①扩大军队规模②增加军队数量③加强军队改革和国防建设
④加快推进“科教兴国”战略⑤走科技强军之路。
A.②⑤
B.①⑤
C.③⑤
D.④⑤
6.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综合国力的提高
B.政府的重视
C.广大官兵的努力
D.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7.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是指( )
A.中国终于如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中国代表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大会的通过
D.中国申奥成功
8.习近平主席曾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表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
A.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9.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图)。它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应该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材料所体现的原则是( )
A.团结一致
B.互不结盟
C.自由平等
D.求同存异
二.填空题
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入列。
12.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3.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三.材料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族立,张爱萍任司今员兼政娄,人民海军从此诞生。70年来,从最初起又缆获的“万国牌”舰船,到购买仿制苏式舰艇,再到自行研制生产驱护舰、核潜艇、喷气式战机,岸基潜射航载机载等各式导弹、水陆两栖坦克等海军五大兵种急需的新型装备,中因海军装备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材料三: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加强各级党坦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从严抓好伍化战斗队思想、落实战斗力标准工作,把从严要求落实到部队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眼抓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满腔热忱为官兵办实事、解难事,把广大官兵积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我国海军装备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上所述,请谈谈你对我国国防建设有何好的建议?请再举出一例你所知道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在国际上有何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对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3)材料三反映的我国的外交成就有何重大意义?在这项成就取得的第二年,在中国外交史上另一件与美国有关的“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二: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三: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2)列举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3)根据材料三,分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四.解答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外交,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材料二“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根据你知道的史实,谈谈这一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有什么意义?
(3)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件大事。
(4)我国外交上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启示。
18.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三件外交上的大事。
19.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三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本题考查中日关系正常化。依据题干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系停留在不正常和不自然的状态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促进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故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2.据题干“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故选:A。
3.根据“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可知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ABC的内容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B。
4.从开国大典到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中,我国武器装备经历了“‘万国牌'﹣﹣苏联引进﹣﹣自主研发”的过程。这说明我国军备发展自主科研能力增强。注意题目强调了我国武器装备经历了“‘万国牌'﹣﹣苏联引进﹣﹣自主研发”的过程。
故选:B。
5.“必须高度重视战略前沿技术发展…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超前布局、超前谋划,加紧在一些重要领域形成独特优势。”“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表明我国军队、国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③加强军队改革和国防建设和⑤走科技强军之路。军队规模、军队数量和科教兴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C。
6.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综合国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为国防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资金支持。
故选:A。
7.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恢复新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B项符合题意;A项加入的时间是2001年;C项通过的时间是在1955年亚非会议;D项申奥成功的时间是2001年。由此可知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
故选:B。
8.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习近平主席曾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表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该原则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故选:A。
9.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图片中的会议时间“1954年”,据所学知,1954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周恩来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C项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是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的,B项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是尼克松访华的意义,A项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指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故ABC三项都可排除。
故选:D。
10.据题干“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应该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材料所体现的原则是求同存异。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故选:D。
二.填空题
11.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大大增强了我国海军实力。
故答案为:
华东军区海军;辽宁舰。
12.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答案为:
×。
13.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故答案为:求同存异。
三.材料题
14.(1)据材料一、二中图片可知我国海军装备发生的变化体现在从国外购买到自主研发制造;从装备较为落后到领先世界;海军装备和兵种更加多样化。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国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实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经济条件;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重视军队建设。
(3)上所述,请谈谈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建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善于创新,男于超越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2012年,“辽宁舰”航空母舰交接入列: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对业太地区提供服务;2017年,C919国产大飞机投入使用等。
故答案为:
(1)变化:从国外购买到自主研发制造;从装备较为落后到领先世界;海军装备和兵种更加多样化。
(2)“一五计划”的实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经济条件;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重视军队建设。
(3)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善于创新,男于超越等。成就:2012年,“辽宁舰”航空母舰交接入列: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对业太地区提供服务;2017年,C919国产大飞机投入使用等。
15.(1)据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可知,“这些原则”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由材料“……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可知,当时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不承认的外交政策。
(3)据材料三“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外交史上的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取得这一成就的第二年,中国外交史上另一件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是尼克松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由对抗到缓和,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综合以上材料,可知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相互存重主权,不干涉内政。
故答案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外交孤立政策(不承认新中国,不与中国建交)。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相互存重主权,不干涉内政。
16.(1)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2)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的事例有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类《联合公扳》,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根据材料三“”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可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体现在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方便出国旅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等。
故答案为:
(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2)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类《联合公扳》,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符合史实即可)
(3)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方便出国旅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等。(答出两点即可)
四.解答题
17.(1)依据材料一“外交,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国家实力,也要靠外交家的谋略。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分析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提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提出的背景是: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它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些原则现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被认为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3)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具体表现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外交上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启示是:①主权独立是国家外交的前提;②国家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发点;③综合国力是外交政策的后盾和保障;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建良好的和平环境;⑤我国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故答案为: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意义:这些原则现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被认为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3)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启示:①主权独立是国家外交的前提;②国家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发点;③综合国力是外交政策的后盾和保障;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建良好的和平环境;⑤我国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18.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故答案为:
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国重返联合国.
19.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决议驱逐台湾当局驻联大的代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总理的邀请访华.中美签署《上海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总理的邀请访华,两国政府发表《中日联合声明》,标志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故答案为: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