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13 10:5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域,其决定性因素在于(  )
A.海军兵种增多
B.国家实力增强
C.海军士气高涨
D.海军战斗力提升
2.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对这两段互相矛盾的材料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A.反映了美国外交原则根本性转变
B.证实了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必然性
C.见证了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建交
D.预示了中美关系将有实质性的突破
3.1972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苏联
B.美国
C.日本
D.印度
4.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伴随着中国核工业和导弹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部队是(  )
A.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
5.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2012年跨进了航母时代。我国第一艘入列服役的航空母舰是(  )
A.山东舰
B.辽宁舰
C.福建舰
D.广东舰
6.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在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中国(  )
A.重返联合国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创办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7.2020年5月以来,非洲多国陆续在联合国等多个国际场合发声,力挺中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体现了中非兄弟般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开始于(  )
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8.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国的外交(  )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C.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9.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
A.加强中苏友好,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立国家的关系
C.但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计,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10.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图)。它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填空题
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入列。
12.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3.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三.材料题
14.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1)材料一中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该总统访华期间签订了什么文件?
材料四:
(4)哪一事件让乔冠华开怀大笑?“历史性的握手”之后,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交?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一系列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5.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族立,张爱萍任司今员兼政娄,人民海军从此诞生。70年来,从最初起又缆获的“万国牌”舰船,到购买仿制苏式舰艇,再到自行研制生产驱护舰、核潜艇、喷气式战机,岸基潜射航载机载等各式导弹、水陆两栖坦克等海军五大兵种急需的新型装备,中因海军装备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材料三: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加强各级党坦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从严抓好伍化战斗队思想、落实战斗力标准工作,把从严要求落实到部队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眼抓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满腔热忱为官兵办实事、解难事,把广大官兵积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我国海军装备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上所述,请谈谈你对我国国防建设有何好的建议?请再举出一例你所知道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四.解答题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18.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三件外交上的大事。
19.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三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而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后盾,也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国防力量。因而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域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实力增强。
故选:B。
2.据“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和“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可知,美国对中美关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预示了中美关系将有实质性的突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避开了日本政府,对日本来说这是“越顶外交”,震撼了日本,这使日本长期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对华政策走进了死胡同。在这种形势下,有政治远见并勇于行动的田中角荣出任首相后,明智地采取了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故1972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日本。
故选:C。
4.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前身是中国的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简称“二炮”。1966年,中国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战略导弹部队是人民解放军中以装备战略导弹武器系统为主体,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核反击的主要力量。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可世界并不太平。面对捍卫共和国安全的挑战,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心创建中国的战略核力量:1956年作出了重点发展导弹、原子弹等尖端武器的历史性决策;从1957年起,逐步组建了战略导弹的科研、训练、教学机构;1959年,我国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正式组建。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了。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标志着我国海军开始具备远洋作战能力。
故选:B。
6.“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中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故选:A。
7.中非兄弟般的深厚友谊开始于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故选:C。
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的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组织,在多边与双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故参加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反映出我国的外交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故选:D。
9.据所学知,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立国家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故选:B。
10.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图片中的会议时间“1954年”,据所学知,1954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周恩来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C项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是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的,B项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是尼克松访华的意义,A项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指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故ABC三项都可排除。
故选:D。
二.填空题
11.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大大增强了我国海军实力。
故答案为:
华东军区海军;辽宁舰。
12.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答案为:
×。
13.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故答案为:求同存异。
三.材料题
14.(1)据材料一“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结合所学可以知道,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据材料二“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中的作用说:‘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结合所学可以知道,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使中国赢得与会国的理解和尊重。
(3)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由敌对正常化.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据题干两幅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以知道,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只要围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等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3)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尼克松;《中美联合公报》。
(4)中国重返联合国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
(5)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或综合国力的增强。
15.(1)依据材料一“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可知,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依据材料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可知,注意题中的时间要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一时期我国对外关系取得的主要成就有: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本题属于发挥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方便出国旅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
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等方面解答。
故答案为:
(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
(2)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中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
(3)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方便出国旅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
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等。
16.(1)据材料一、二中图片可知我国海军装备发生的变化体现在从国外购买到自主研发制造;从装备较为落后到领先世界;海军装备和兵种更加多样化。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国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实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经济条件;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重视军队建设。
(3)上所述,请谈谈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建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善于创新,男于超越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2012年,“辽宁舰”航空母舰交接入列: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对业太地区提供服务;2017年,C919国产大飞机投入使用等。
故答案为:
(1)变化:从国外购买到自主研发制造;从装备较为落后到领先世界;海军装备和兵种更加多样化。
(2)“一五计划”的实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为国防现代化提供经济条件;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重视军队建设。
(3)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善于创新,男于超越等。成就:2012年,“辽宁舰”航空母舰交接入列: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对业太地区提供服务;2017年,C919国产大飞机投入使用等。
四.解答题
17.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答案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8.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故答案为:
中美建交,中日建交,中国重返联合国.
19.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决议驱逐台湾当局驻联大的代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总理的邀请访华.中美签署《上海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总理的邀请访华,两国政府发表《中日联合声明》,标志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故答案为:
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