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童年的水墨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童年的水墨画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3 11:1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墨、染、碎、爽、浪、溅”等10个生字,指导学生写“染”字时,下面的“木”字横要长,撇捺要舒展。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3.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
4.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并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想象画面。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歌曲《童年》和教学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并准备练字本。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童年》。
师导语: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
2.学生齐读课题。师随机指导在“的”字后面稍作停顿。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4.解释什么是水墨画。
5.水墨画图片欣赏,引出本课要学习的三首诗。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歌曲的形式唤醒学生对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为本节课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1.播放诗歌所描述的画面内容,让学生观察并简单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教师适时小结,孩子们,图画上的孩子们生活得开心快乐吗?来,让我们一起聆听课文的朗读录音。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边听边想象画面。
3.学生自主借助拼音朗读课文,看看自己是否读准了生字和句子。
4.生字检查: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水墨画、染绿、蘑菇”等,引导学生带拼音自主拼读词语。
(2)指名朗读词语,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去拼音再读生字,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适时进行拼读强调。
(4)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5.再读诗歌,想一想三首诗歌分别都写了什么有趣的画面,与同桌进行交流。
6.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情况,教师适时归纳:三首诗歌分别描写了孩子们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戏水、在林中拾蘑菇的画面(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拾蘑菇)。
【设计意图】采取自主朗读和检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初步认识生字,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整体感知三首小诗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溪边》
1.课件出示《溪边》一诗,指名说说自己从这幅画面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从中都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碧绿的垂柳在溪水边随风飘荡,那长长的柳条像姑娘的辫子,非常漂亮。
师:诗人又是如何来描述垂柳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生: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垂柳,我觉得这样来写垂柳,把春天的垂柳写得更美。
师:除了运用了拟人手法外,诗歌第一句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溪水比作镜子,把山溪比作绿玉带,更具体地写出了溪水的平静和山溪的样子美。
师:(课件出示句子“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可以说成“人影被溪水染绿了”,还可以说成“溪水把人影染绿了”。我从中体会到了春天的溪水非常绿,非常清澈、干净,连人在水里的影子都变成绿色的了。
师:为什么说溪水染绿了人影呢?你觉得这里哪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里?同桌交流。
生:“染”字最好。这样把溪水当成人来写,就把溪水写活了。
2.随文识字,课件出示“染”字,教师指导书写,重点引导注意:“染”上面右半部分的“九”要写得略小,下面“木”的横画较长,要完全托住上半部分。
3.学生根据书写指导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
师:这样写就让人感觉溪水好像魔法师一样,特别神奇!大家一起来读出这美丽的景色吧!
4.过渡:在这样美好的自然画卷中,孩子们在干什么呢?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老师,我从“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了前面写溪水和人影是绿色的,这里写蜻蜓是红色的,颜色特别漂亮!
5.多么富有生机的画面啊!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景色的美丽,儿童的快乐。
6.过度: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人影碎了”体会由静到动的画面,再抓住“蹦跳”一词感受孩子钓到鱼后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溪边》,读出对春天溪边美景的喜爱及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读中感悟、想象体验、探究交流以及图文对照等多样化学习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四、动笔仿写句子,抒发情感
1.说说诗人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再同桌合作,模仿诗歌,试编诗句。
2.交流所编的诗句。
五、课堂小结
童年,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有太多值得我们回忆的美好场景,诗人是如何生动地描绘江上戏水图和林中采蘑菇图这两幅水墨画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诗歌,认真欣赏美妙的童年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