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 清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 清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13 11: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清明》这首古诗是小学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诗中前两句写出了清明节行旅之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诗情推向全篇高潮,使诗中行人的愁苦思绪一下转换为继续抖擞前行的奋争心态,景中言情,意蕴深远。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通过这首古诗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弘扬中华孝道。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魂”字,重点指导书写“魂”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正确读写“借问、牧童、酒家、何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会默写。
3.想象诗中画面,用添枝加叶的方式理解诗句。
4.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 2.用添枝加叶的方式理解诗句。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谁能来说一说第9课中《古诗三首》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一方面呢?谁能说一说这三首古诗分别指的是我国的哪一传统节日呢?那今天我们来学习《清明》这首古诗。(板书课题:清明)
【设计意图:用知识树的形式展示本单元中的四篇课文,体现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从单元主题导课,再次用知识树的形式展示第九课中的三首古诗,这三首古诗都是属于传统节日方面的。由传统文化具体到传统节日,由面到点。体现单元知识的整合性和联系性,紧扣单元主题,】
2.谁能说一说清明节是哪一天呢?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谁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清明节有扫墓,祭祀祖先的传统习俗,为下面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打下基础】
3.了解杜牧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学好诗歌,朗读很重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指名读)
【设计意图:在古诗中,教师将本课的生字用标音标注出来,让学生随文识字】
2.本课生字、新词我来读:
(欲、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 )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写?观察“魂”的书写结构,“魂”是左右结构,“云”要写的左上一些,“鬼”的长撇要插到“云”字下面,给“魂”组词。“欲”、“借”、“酒”、“何”、“牧”都是左右结构。齐读这些生字、词
【设计意图:在读文时解决本课的生字词,一方面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也是随文指导书写,强化记忆】
再读课文:
读准节奏: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
唱诗歌:
同学们,古代的诗歌是用来唱的,那下面让我们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跟随视频,一起唱一唱。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朗读诗歌,对朗读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次带着拼音读,要求读准字音,第二次读准节奏,第三次以唱歌的形式,为后面的背诵古诗打下基础】
想一想,你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学生听完歌曲心情是悲伤地)那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很悲伤呢?下面让我们进一步学习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在听完歌曲后,学生会感觉到很悲伤,为什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为下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埋下伏笔】
四、精读全诗、体会画面
请同学们小组内合作,学会用添枝加叶的方式译读诗歌,同桌之间说一说。(学生汇报)(清明时节雨纷纷——预设1:清明节这一天下着雨,预设2:清明节,天上下着雨。路上行人欲断魂——预设1:路上的行人很难过。预设2:赶路的人看起来很悲伤。借问酒家何处有——预设1:诗人想问一下哪里有卖酒的?牧童遥指杏花村——预设:牧童用手指向杏花深处的村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象画面,用加词的方式翻译古诗】
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内容,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下面我们来赏析这首古诗
五、反复朗读,升华感情
1.齐读古诗
2.在清明节这天,细雨绵绵,仿佛这雨就像一层薄纱一样落在每一寸土地上,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情景,齐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谁能用手表演一下“雨纷纷”?(指名展示雨纷纷的样子)全班展示雨纷纷的样子。(板书:雨纷纷)“雨纷纷”让我们感觉到了细雨绵绵,由“雨纷纷”你还能想到其他“纷纷”的情景吗?(预设1:大雪纷纷。预设2:眼泪纷纷地落下)“雪纷纷”是大雪,“泪纷纷”眼泪纷纷的落下来,清明节本来就让作者很伤感,又碰到这样细雨绵绵的天气,不禁让人难过的落下眼泪,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齐读“路上行人欲断魂”,“欲”是什么意思?“断”是什么意思?“魂”是什么意思?(预设:魂的字面意思是灵魂,但是本诗中指的是心情)(板书:欲断魂)这也是本诗的诗眼。作者思念去世亲人,肝肠寸断,仿佛灵魂要从身体里抽离,难过到极点,我们想一想日夜陪伴我们,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亲人,突然永远的离开我们了,我们的心情是否像诗人一样,悲伤到极点呢?我们现在的心情就是作者伤心到极点的心情。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每年都会放清明小长假呢?(预设:祭奠我们的祖先)清明节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感恩,弘扬孝道,我们国家正是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我们才能代代繁衍,生生不息。老师也希望你们也能做一个学会感恩的人。作者悲伤到极点,他会怎么做呢?齐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作者为什么想找个小酒馆?(板书:问酒家)在第三句中作者没有提到他问的是谁?很巧妙地在第四句中告诉我们答案,(板书:杏花村)遥的字 面意思是远,可在这里指的是杏花深处的村子,用手指的方向是我们能看到的。赏析这首故事后,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设计意图: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情境教学中,由现实生活中我们失去身边亲人的那种悲伤感受诗人“欲断魂”的心情,解决本课重点“欲断魂”升华学生的情感,学会感恩,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孝道。】
六、背诵古诗:小组内背一背
我会默写:学生默写,小组内互相检查
【设计意图: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会背写这首古诗,学生在课堂内完成背写,同桌之间互当小老师,检查默写情况】
七、课外延伸,总结
1.以“雨”为题,进行飞花令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歌?
3.唐诗宋词,我的爱课外积累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
八、作业
推荐阅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唐诗三百首》
板书设计: ??? ? ? ? ? ? ??
清明
雨纷纷
欲断魂
问酒家
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