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七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藏拉萨市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七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13 22:1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拉萨中学2021届高三第7次月考数学文科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卡中相应位置.
1. 复数
A. B. C. D.
2. 已知集合,则M的子集个数为
A.2 B. 4 C. 8 D.以上都不是
3.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A. B. C. D.
4.在中,已知是边上一点,若,,则
A. B. C. D.
5.经数学家证明:“在平面上画有一组间距为a的平行线,将一根长度为的针任意掷在这个平面上,此针与平行线中任一条相交的概率为(其中为圆周率)”.某试验者用一根长度为的针,在画有一组间距为平行线所在的平面上投掷了n次,其中有120次出现该针与平行线相交,并据此估算出的近似值为,则
A.300 B.400 C.500 D.600
6. 若,则
A. 4 B. 3 C. D.
7.王昌龄《从军行》中两句诗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中“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一个正三棱柱的侧视图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
A.8π B. C.9π D.
9.设函数的最大值为2,其图象相邻两个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为,且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B. 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C. 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D. 要得到的图象,只需将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
10.如图为函数的部分图象,则的解析式可能是
A. B. C. D.
11. 已知点M(-4,-2),抛物线,F为抛物线的焦点,为 抛物线的准线,P为抛物线上一点,过P作PQ,点Q为垂足,过P作抛物线的切线,与交于点R,则的最小值为
A. 1+ B. C. D. 5
12. 设x,y,z为正实数,且,则,,的大小关系不可能是
A. B.
C. D.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横线上.
13. 已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
14. 某人向正东方向走x km后,他向右转150°,然后朝新方向走3 km,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km,那么x的值为_____
15. 双曲线的左、右两支上各有一点A、B,点B在直线上的射影是点,若直线 AB 过右焦点, 则直线必定经过的定点的坐标为____
16. 对于给定的函数f(x)=ax-(x∈R,a>0,且a≠1),下面给出五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函数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②函数f(x)在R上不具有单调性;
③函数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④当0⑤当a>1时,函数f(|x|)的最大值是0.
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
作答.
必考题:共60分.
17. (12分) 已知数列为正项等比数列,;数列满足 ,

(1)求;
(2)求的前项和.
18.(12分)某篮球队在本赛季已结束的8场比赛中,队员甲得分统计的茎叶图如下:
(1)求甲在比赛中得分的平均数和方差;
(2)从甲比赛得分在20分以下的6场比赛中随机抽取2场进行失误分析,求抽到2场都不超过平均数的概率.
19. (12分) 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1,AB=,BC=2 . 平面ABCD,PA=1.
求证:BD面PAC;
(2)求点C到平面PBD的距离 .
20. (12分)(1)一动圆过定点A(1,0),且与定圆C:相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E的方程.
(2)直线经过点A且不与x轴重合,与轨迹E相交于P、Q两点,求的面积的最大值.
21. (12分) 已知函数 = x﹣lnx+a.
(1)若 对于x>0恒成立,求a的范围;
(2)求证: ﹤e .
(二)选考题:共10分. 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倾斜角为且过点.以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且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求的最大值.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
已知函数的最小值为2,,.
(1)求的值;
(2)若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同课章节目录